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木蓮藤(活血止痛、袪風通絡)


■平凡
又名:薛荔,文頭果,饅頭郎,涼粉果,廣東王不留行,風不動
形態:本品係桑科常綠攀援藤本植物,薛荔之藤莖或果可供藥用。
性味功能:果實性甘,性平,果實具有通乳活血,補腎固精,消腫利濕。藤具有活血止痛,去風通絡等之功。
主治:果實治乳汁不通或不足,閉經,陽痿,遺精,乳糜尿,夜盲,藤治腰痛,風濕關節炎,跌打損傷,尿血,小兒瘦弱,急性肝炎,疝氣等症用量 15~ 16克。外用適量。
成分:果實含有肌醇,蘆丁,β─谷甾醇等。
驗方:
(1)治陽萎遺精。木蓮果實 15克,葎草 12克水煎服用連服 15天。
(2)治乳糜尿:薛荔鮮果 5個切片,水煎服用。
(3)治乳汁不適或不足:鮮文頭果 60克豬腳一隻,半酒水炖服,每日一劑。
(4)風濕關節痛,腰痛:風不動藤 15克水煎服用或加紅糖或加上徐長卿 10克水煎服用。
(5)治癰瘡腫毒:木蓮葉與鮮爵床各等分,用半酒水煎服用,另取鮮葉搗爛敷患處。
(6)治跌打損傷:木蓮,九節茶,大駁骨,朱砂根各 15克水煎服用。
(7)治夜盲:果實切片,炖豬肝服用。
(8)治小便不利,尿血:木蓮藤 30克甘草 6克水煎服用。
(9)治小兒瘦弱:風不動藤 30克炖雞肉服用。
(10)治急性肝炎:風不動藤 60克水煎服。
(11)疝氣痛:薛荔,三葉木通根各 30克,水煎炖雞蛋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29"中華日報醫藥網"

中醫的八綱辨證

■王鼎源
 八綱辨證就是把自我體查的症狀,體徵進行綜合分析,歸納為陰、陽、表、裡、寒、熱、虛、實,八類證候。表裡是表示病變的部位和病情輕重的綱領,寒熱是辨別疾病的綱領,虛實是辨別人體正氣強弱和病邪盛衰的綱領,陰陽是八綱的總綱,也就是表熱,實證屬陽證,寒、虛證屬陰證。
 八綱的臨床表現如下:
 表證:發熱、惡風寒、頭身酸痛,苔薄白,脈浮等症狀為主。也常見鼻塞、咳嗽、喉痛等證,多見於感冒,流行性感冒、傷寒、痢疾肝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初期症狀。
 裡證:是以臟腑的證候為主。裡證不惡風寒,脈象不浮,多有舌象的改變,多引起內臟的機能障礙或器質性病變。
 寒證:常見畏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蒼白、手足發冷、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斤潤滑、脈遲。多見能量代謝低下的疾病。
 熱證:多見發熱、喜涼、口渴喜冷飲,面紅目赤、小便赤短、大便燥結、舌紅、苔黃而乾燥、脈數。多見機能亢進的疾病。
 虛證:多見於久病,重病之後,病人身體虛弱,正氣不足。常見的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四個證候類型。
 實證:多見於發病的初期,病勢較急,其範圍也很廣,但不外邪閉經絡,或內結臟腑,或氣滯、或血瘀、痰、水腫、蟲積等。表現多見呼吸氣粗、胸脅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大便秘結或濕熱下痢,小便不通或淋瀝澀痛,脈實有力等邪氣亢盛的症狀。胸痛常見肺炎、胸膜炎、氣胸、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等。腹痛常見腹部器官的急慢性炎症、潰瘍、梗阻血栓、穿孔、扭轉、黏連、寄生蟲等。
 陰證:是體內陽氣虛衰,陰氣偏盛的證候。其病屬陰、屬虛。機體反應多呈衰退的表現。
 陽證:是體內陽氣亢盛,正氣未虛的證候。其病屬熱、屬實。機體多呈亢盛的表現。
 

本文轉載自2010/11/29"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29日 星期一

耳溫槍

前言
耳溫槍為一般民眾常使用的醫療儀器之一,操作方法簡便並能快速得到數據,所以逐漸取代了舊式水銀體溫計的使用。為在耳溫槍量測中得到較為準確的數據,需要正確的儀器操作、清潔、儲存及定期校正。

耳溫槍的原理與規格
在人體中,下視丘是控制人們體溫的中樞,在結構上它很接近耳膜,且得到頸動脈血液的充分供應,人體體溫以紅外線型式(熱輻射)發出後,利用耳溫槍偵測耳膜所產生的紅外線溫度,此溫度使耳溫槍感測器產生電訊號,經由放大、處理及訊號轉換,最後顯示溫度。一般的耳溫槍功能性規格包含:溫度測量範圍、操作及儲存環境、解析度、準確度。

儀器操作清潔、儲存及定期校正
影響耳溫槍量測準確度因素,除了儀器本身所使用的元件及產品設計外,亦與以下使用者因素有關:
1. 民眾在使用前,應詳閱原廠使用說明書並遵照指示使用,務必熟悉正確的儀器操作。
2. 測量前應盡量清除耳道內異物或耳垢。
3. 由於人的耳道為彎曲狀,因此耳溫槍偵測頭要對準耳膜,可在量測前將耳朵輕輕向上提起再向後拉,以便偵測頭與耳膜呈一直線。
4. 量測前應注意周遭溫濕度是否符合原廠所建議之操作環境,平時存放耳溫槍時,亦應符合原廠所建議之儲存環境。
5. 有槍套設計的耳溫槍,必須加上原廠槍套才能使用,但必須注意槍套不能有破損。無槍套設計的耳溫槍,使用前應以原廠所建議的方式清潔,在清潔完畢後,可能會使溫度略微降低。需待數分鐘後才可使用。
6. 耳溫槍使用一段時間後,請依原廠所建議的校正週期或使用次數送回原廠校正。

請注意,耳溫槍量測的溫度值僅供民眾參考,不可作為判斷是否就診的唯一依據,如身體有任何不適,應立即至各醫療院所進行確診。

本文轉載自2010/11/30"藥物資訊網"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芍藥(養血斂陰、柔肝止痛)


■孔弟子
別名:白勺、杭勺、川勺、毫勺、將離、梨食、白朮、餘容、鋋、白老名金勺藥,赤者名木勺藥。
藥用部分:芍藥花根可入藥。白芍在生長三、四年後收穫,春、秋兩季採挖、除去地上莖曲及泥土,按「煮芍」、「刨皮」、「乾燥」三個步驟進行。說來很費篇幅非一般家庭可為應由中藥行作業,故從簡僅介說其藥效等。
藥效:芍藥味酸、苦、性微寒,有養血斂陰、柔肝止痛之功。方例:
(1)月經不調、痛經:配當歸、熟地黃、香附各三錢、川芎一錢、水煎服。
(2)治痢疾腹痛:配生甘草一‧五錢,黃芩三錢,水煎服。
(3)肝旺頭痛、目花頭暈:配桑葉、菊花、 藤?nbsp;B生地黃各三錢、水煎服。
(4)腹中虛痛:白芍藥三錢,炙甘草一錢,夏月加黃芩五分、惡寒加肉桂一錢:冬月大寒再加玉桂一錢,水二盞,煎一盞半、溫服。
(5)腳氣腫氣:白芍藥六兩、甘草一兩為末,白湯點服。
(6)衄血不止:赤芍藥為末,水服二錢匕。
(7)衄血咯血:白芍藥一兩、犀牛末二錢半為末、新水服一錢匕、血止為限。
(8)崩中帶血、小腹痛甚者、芍藥一兩炒黃色、葉六兩微炒,每服二兩水一升、煎六合,入酒五合,再煎七合、空心分為兩服、亦可為末、酒服二錢。
(9)經水不止:升芍藥、香附子、熱艾葉各一錢半、水煎服之。
(10)血崩帶下:赤芍藥、香附子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鹽一捻、水一盞、煎七分、溫服、日二服,十服見效。
(11)赤白帶下:年深月久不瘥者,取白芍藥三兩、乾薑半兩、剉熬令黃、搗末、空心水飲服二錢匕,日再服。
(12)金瘡血出:白芍藥一兩,熬黃為末、酒或米飲服二錢,漸加之,仍以末敷瘡上,即止。
(13)魚骨哽咽:白芍藥嚼細嚥汁。

本文轉載自2010/11/28"中華日報醫藥網"

人中穴為何能急救

■王中
 人中穴稱上溝子穴、水溝穴,民間又稱其為救命穴,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當人中風、中暑、中毒、跌仆、過敏以及手術麻醉過程中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時,醫生用食中兩指端置於拇指面,以增強拇指的壓力,用拇指端按於唇溝的中上處頂推,行強刺激。因是逆督脈的循行方向施行,故又叫逆式刺激法。以每分鐘推二十到四十次為宜,患者很快可以蘇醒過來,起死回生。
 人中穴在鼻溝處,即任脈與督脈交界處,因任脈能總任一身之陰經,有「陰脈之海」的稱號;而督脈能總督一身之陽經,有「陽脈之海」的稱號,所以人中穴又被人稱為「陰陽界」。
 中醫認為昏迷不醒乃氣機阻滯,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陰陽運動逆其規律所致。「溝子穴」的「溝」含有溝通之義。刺激溝子穴,取其溝通陰陽,溝通內外,臟腑經絡的功用。如今,現代醫學的實驗研究也對人中穴的急救作用作出了科學的回答。
  1、刺激人中穴,可以升高血壓,在危急情況下,升高血壓可以保証機體各個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維持生命活力。而節律性,連續弱性或強性刺激人中,都能使動脈血壓升高。
  2、刺激人中穴位,可影響人的呼吸活動,如連續弱性刺激人中,可以使呼吸持續性興奮,連續強性刺激人中,可以引起吸氣持續性抑制,適當地給予節律性刺激,則有利於節律性呼吸活動的運行。
 人中穴的特有救治作用,是通過改善機體心血管活動和呼吸活動而實現的,而刺激承漿、印堂、內官等穴位時,不會出現上述這兩面反應,這說明人中穴具有其特異性。
 運用人中穴救治昏厥急症,此法是簡單易掌握的應急性急救措施,在缺少醫藥的情況下,實為救命之法寶。但事後還應及時與醫院聯繫,進一步搶救或服藥調理,以免延誤病情。
 
本文轉載自2010/11/27"中華日報醫藥網"

被忽視的必需營養素-膽素

■張仙平
 您有多久沒吃蛋了?或者您是不是每次吃蛋時總是不吃蛋黃,只吃蛋白?當然更別說吃內臟類食物了。
 最近在國科會、衛生署、台灣營養學會、輔仁大學及中山醫學大學聯合舉辦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與健康政策飲食,生化與基因實證營養學之應用」研討會中,豐富存在於蛋黃及內臟類食物的營養素 -膽素,因為它在人體的重要角色而被熱烈討論,並提醒大家要注意攝取量是否足夠,以維護健康。
 膽素的重要
 膽素是人體合成細胞膜及腦神經傳導物質的重要成分,膽素對胎兒及新生兒的腦部認知能力的發育,以及將來的學習力、注意力及記憶力都會造成終身的影響。
 膽素攝取量低的婦女,產下神經管缺陷嬰兒的危險是膽素攝取量高的婦女的 4倍;孕婦的血清膽素濃度高者,其胎兒發生神經管缺陷的機率較低;又母乳中含有豐富的膽素,因此懷孕及哺餵母乳期間,攝取足夠的膽素是非常重要。
 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和其他型態失智症病人,被認為是因為膽素不足,造成其腦神經傳導物質功能不正常所致,因此補充膽素被認為有延緩腦部老化的作用。
 膽素參與人體脂蛋白的運送及代謝,所以當膽素攝取不足時,脂質及膽固醇便會堆積於肝臟,造成脂肪肝、肝功能不正常及肝細胞壞死的情形。
 膽素缺乏時會造成血清同半胱胺酸上升,血清同半胱胺酸濃度高被認為與心血管疾病有關係;飲食富含膽素和甜菜鹼的人,其血液發炎標誌物濃度較低,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標誌物;飲食膽素不足的人,其 DNA損傷增加,且淋巴細胞有凋零的情形;飲食攝取較多膽素的女性,可以降低 24%乳癌危險;因此膽素被認為與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有相關性。
 膽素含量較高的食物
 孕乳婦、嬰幼兒、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及停經婦女,膽素需求量較高;因為人體合成膽素時必須有雌激素幫忙,所以對停經婦女而言,膽素是其必需營養素。
 食物中的甜菜鹼也是膽素的來源,因此平日飲食我們可以注意選擇富含膽素或甜菜鹼的食物,來預防膽素攝取不足。膽素含量高的食物有內臟類(肝、腎)、蛋黃、培根、黃豆及豬肉;甜菜鹼含量高的食物有麥麩、麥芽、菠菜、全麥製品及甜菜。
 許多人因為擔心血膽固醇過高或血脂肪異常,而不吃蛋黃及內臟類食物,因此較容易有膽素不足的情形發生;這次研討會的專家提醒我們,其實不需要將內臟類及蛋黃完全排除在平日飲食之外,特別是孕乳婦、嬰幼兒及老年人;偶爾也應讓蛋黃及內臟類食物出現在我們的食物選項中,以預防膽素攝取不足。

本文轉載自2010/11/27"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27日 星期六

海鳳藤(去風除濕,通絡止痛)


■平實
別名:蒟醬,酒餅藤,石南藤,廿四症,上樹風,大風藤
性味功用:味辛,性溫,具有去風除濕,通絡止痛。
主治:治風濕關節痛,風寒骨痛,小兒麻痺,月內風,膝腰弱無力,肌肉萎縮,風寒感冒,咳嗽身痛,跌打損傷,慢性腎痛,耳爛等症: 6克~ 30克,外用適量
方例:
1.治風寒骨痛:海風藤 30克,桑寄生 15克水煎服用或風藤,狗脊,對面花頭各 10克,松節,骨碎補,續斷各 12克,楦梧根 15克炖排骨服用。或海風藤根,毛麝香各適旺水煎湯浴洗患處。
2.治月內風:石南藤,黃金桂各 15克,肉蔙菪,川牛藤,川續斷各 10克,半酒水煎服用。或風藤,楦梧根各 15克半酒水煎服用。
3.風寒感冒,咳嗽身痛:山蒟 30克水煎服用或蟛蜞菊,崗梅根,鉤藤,魚腥草,忍冬藤各 16克水煎服用或鮮土甘草,魚腥草各 30克,薄荷,海風藤各 6克水煎服用。
4.治慢性胃痛:海風藤根 6克,高良薑,海烏賊骨各 10克,花椒 30克共研細末,飯后服 2克,每日三次。
5.跌打損傷:山蒟葉(鮮品)搗爛,炒熱,加少許米酒,先擦患處取渣外敷之。或海風藤,蝦仔草(鮮品)各 30克水煎服用或取渣搗爛外敷。
6.小兒麻痺:海風藤適量水煎浴洗全身,約 30天見效,或加麝香辛 15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26"中華日報醫藥網"

柿子 補虛勞 益健康

記者戴淑芳/專題報導
 近來正是柿子當令時節,古醫書認為,柿子能補虛勞、消熱去煩、止渴生津、潤肺化痰、治療熱咳,是有益健康的蔬果。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 「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甲,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柿子味甘性寒,能消熱去煩、止渴生津、潤肺化痰、治療熱咳」。
 每 100g生柿富含水分,約佔 81%、鉀 150mg及豐富纖維與果膠,能清熱解毒,對於降低血壓、緩解痔瘡、改善便秘、保持腸道正常菌群生長等有很好的作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申一中表示,多食用當季的蔬果,不但價格便宜,也特別好吃,然對身體的健康更有幫助,柿子也是其中之一。
 生柿可通耳鼻氣、治腸澼不足、壓胃間熱、止口乾,而農民曆上記載,柿子和螃蟹同食會中毒,主要是指螃蟹與柿子都屬性寒,不是很好消化,腸胃不好的人最好不要同時食用,更不要吃太多,以免引起腸胃的不適。
 白柿大致有消除疲勞、生津止渴、化痰止咳、幫助腸胃蠕動、治療痔瘡便血、口腔黏膜潰破等功效,其中袪黑斑的功效,柿霜則是柿子乾燥後滲出的白色結晶,味道很甘甜,有很好的化痰止咳功效。
 臨床上,胃酸過多常噯氣打嗝,或不明原因打嗝不止者,用柿蒂用水煎湯來服用,常有不錯的療效。

本文轉載自2010/11/26"中華日報醫藥網"

性寒 柿子螃蟹不能同食

記者戴淑芳/專題報導
 柿子味美可口,兼具營養與藥用價值,不過,柿子雖好,但吃時也有禁忌。
 柿子品種多,約可略分為澀柿和甜柿兩類,澀柿必須在採摘後先經人工脫澀方可食用,甜柿則可直接食用。營養師楊有光表示,引起澀柿澀味的物質基礎是鞣酸(又稱單寧酸)。
 一般而言,在中醫學中,螃蟹與柿子都屬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含高蛋白的蟹、魚、蝦在鞣酸的作用下,很易凝固成塊,即胃柿石。
 楊有光指出,在空腹情況下,鞣酸及果膠會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塊,如果這些硬塊不能通過幽門到達小腸,就會滯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一旦愈積愈大,就會引發腹痛、嘔吐等消化道症狀,甚至開刀取出。所以消化不良和空腹,都不適合吃柿子。
 同時,楊有光表示,柿子中含碳水化合物很多,每 100克柿子中含 10.8克醣類,其中主要是蔗糖、葡萄糖及果糖,吃後很易被吸收,使血糖升高,對於需要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且因甜份高,易有飽腹感,會影響食慾,在非空腹的情況下,吃柿子也不宜過量,且吃完最好漱口,避免蛀牙。
 
本文轉載自2010/11/26"中華日報醫藥網"

柿子營養 可生食也可入菜

記者戴淑芳/專題報導
 柿子的營養豐富,尤其是甜柿富含β -胡蘿蔔素、維生素 A 及 C,並含有豐富的鉀、磷、鐵等礦物質,且果實及其加工品還具藥用價值,可生食也可入菜。
 營養師賴怡君表示,根據食品工業研究所編印的「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份資料庫」指出,成熟的柿子中含碳水化合物 17.2%、蛋白質 0.5%、脂肪 0.2%、粗纖維 4.7%以及胡蘿蔔素、鈣、磷、鐵等元素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 C比一般水果高 1-2倍,膳食纖維含量極高,可降低膽固醇、刺激腸胃蠕動。
 賴怡君表示,柿子雖好,但不能多吃,也不能空腹時吃,建議去皮吃,以免影響鐵質吸收,或遇蛋白質食物時容易凝結,引致腹痛或腹瀉。
 柿子不僅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其果實及其加工品還具藥用價值。柿餅中含有甘露糖醇、蔗糖、葡萄糖和木密醇。柿餅亦有降壓、潤腸清熱作用。柿餅上的白霜稱作柿霜,對於咽喉乾痛、口瘡、口角炎皆有改善作用。
 賴怡君表示,選擇顏色較紅的、成熟的柿子,可立即品鮮,也可以用柿乾入菜,如「柿乾花菇雞盅」就是用柿乾 200g、花菇 100g用熱水泡軟切塊、紅蘿蔔 200g去皮切塊、土雞半隻洗淨後,切塊狀,所有材料置入鍋中,水蓋過食材,以大火煲約 20分鐘,轉小火至肉軟嫩,用冰糖、鹽調味即可。

本文轉載自2010/11/26"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

蛇藥草(殺蟲止癢、通經止痛)


■平淡
又稱:臭杏,臭川芎,土荊芥、鉤蟲草,殺蟲芥,臭草,臭藜藿,狗咬癀,鵝腳草。
成分:全草含有揮發油,其成分驅蛔素,雙松香,芹酮,L松香芹酮, DIa,蒎烯,黃樟油素,三 ?皇 ?等,葉含有山奈酚, 7,鼠李糖 ?,土荊芥 ?,有機酸,草酸等等。
性味功能與主治:味辛,苦,性溫,有小毒,具有去風消腫,殺蟲止癢,通經止痛。內服用於驅鉤蟲,蛔蟲,蟯蟲,風濕關節痛,腰骨閃挫,頭痛,脫肛,子宮下垂,坐骨神經痛,外用溫疹,毒蛇咬傷,跌打瘀痛,皮膚過敏,腳癬,殺蛆蟲,頭虱,搔癢。常用量 3~ 8克,研末或製丸入藥,外用適量洗患處。凡患神經衰弱,心臟病,腎病及孕婦等都禁用之。
方例:
(1)治鉤蟲,蛔蟲,蟯蟲者:臭杏全草 6克水煎服用或研末酌加糖與米糊成丸,如綠豆大,每次用開送服 2克,早晚各一次或土荊芥全草 3~ 6克水煎服用。
(2)治頭痛:臭川芎,茵陳高,土煙頭,艾草頭各 15克水煎服。
(3)治脫肛,子宮下垂:鮮土荊芥適量水煎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次。
(4)治風濕關節痛:土荊芥根(鮮品) 15克炖排骨服用。
(5)治皮膚濕疹,腳癬,搔癢,鮮臭杏全草適量水煎洗患處。
(6)治坐骨神經痛:臭川芎根適量炖豬尾銅骨服用。
(7)治高血壓:蛇藥草晒乾製成枕頭可降血壓。
(8)皮膚過敏:臭杏根炖瘦肉服用,枝葉煎水洗患處。
(9)治跌打瘀痛,腰骨閃挫:土荊芥,尖尾峰,艾葉各適量搗爛炒米酒敷患處,
(10)治毒蛇咬傷:臭杏葉或頭搗爛搗敷患處。
(11)治坐骨神經疼痛:臭杏、終石藤,雞血藤,伸筋藤,忍冬藤各 15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25"中華日報醫藥網"

玫瑰花茶 開鬱解悶、解除緊張

■王鼎源
 憂鬱症是一種身心的疾病,會影響情緒、生理功能、食慾、睡眠、性慾等,甚至影響到思考模式,以及對自己的觀感。
 憂鬱症多是因為七情不舒、氣機鬱滯,久之引用臟腑氣機不合,引發一連串的情緒低落情形,主要的病因有肝氣鬱結、氣鬱化火、痰氣鬱結、陰虛火旺等。以中醫的藥方或是藥膳長期治療,並且重視心理健康,生活功力與情緒適當的發洩,則可幫助病患逐漸遠離憂鬱症的陰影。
 玫瑰花茶
 作法:紅茶包 1袋、玫瑰花 5朵、鉤藤 1錢、冰糖適量,鉤藤先盛入磁內加 1/3杯沸水沖泡,覆蓋燜約 15分鐘後,續將茶袋、玫瑰花、冰糖加入杯內,再以沸水沖泡至滿杯為止,覆蓋燜約 5分鐘即可飲用。
 效能:玫瑰花茶能開鬱解悶、促進氣血循環、潤澤膚色、養顏悅容。對上班族而言,身處在工作競爭壓力大,人際關係緊張、情緒紓發管道少的環境中,沖泡玫瑰花茶喝飲,能令人解除緊張、放鬆心情、掃除鬱卒,而且能促進新陳代謝、保養身心,值得一試,而且經濟實惠。
 鉤藤有明顯的降血壓、鎮靜、抗驚悸、止怒的作用。例如盛怒之後,傷心過度,受到極大的驚嚇或情感飽受刺激的人都可嚐試。甚至深受失眠、耳鳴、心悸之苦的人,都可藉以來調和情志。
 這一道茶方,十分適合都會族群,而且可以直接取玫瑰花和鉤藤煎茶或沖泡,未必要加茶袋或糖水,效果更顯著,對某些不嘗茶品的人而言,可自行斟酌。
 肝氣不順、有肝病史者,或者婦女生理期間情緒起伏不定者,或是有輕度貧血,有口臭者,面色蒼白無血色者,喝玫瑰花茶都能獲得改善。因鉤藤有降血壓的效果,心臟虛弱者不宜貪多,適量,減半即可。

本文轉載自2010/11/25"中華日報醫藥網"

牡丹 清熱涼血


■孔弟子
別名:富貴花、百兩金、洛陽花、花王、鹿韭、唐花、鼠姑、木芍藥。
藥用部分:牡丹之根皮可入藥,於秋季寒露前後採挖,洗淨泥土、去掉鬆根、剝下根皮、曬乾、用竹刀或碎瓦片刮去外皮,即成刮丹皮(粉丹皮)。用量在三錢到二兩。
藥效:牡丹味辛、性寒、有除時氣頭痛、除癥堅瘀血、寒熱中風、清熱、涼血之功。
方例:
(1)頹疝偏墜:氣脹不能動者、牡丹皮、防風等分為末、酒服二錢,甚效。
(2)婦女惡血:牡丹皮半兩、乾漆燒煙盡,半兩,水二碗,煎一碗服。
(3)傷損瘀血:牡丹皮二兩,虻蟲二十一枚,熬過同搗末,每日溫服方寸匕、血當化為水下。
(4)金瘡內漏:牛丹皮為末,水服三手指撮,立水出血也。
(5)下部生瘡:已決洞者,牡丹末湯服方寸匕,日三服。
(6)解中蠱毒,牡丹根擣末服一錢七,日三服。
(7)治闌尾炎初起:右下腹痛、便閉:配大黃、冬瓜子、桃仁各三錢、桂枝一錢、水煎服。
(8)經閉腹痛:配當歸,川牛膝各三錢,桂枝一錢,水煎服。
(9)虛勞夜熱:配地骨皮,青蒿、知母各三錢,水煎服。

本文轉載自2010/11/24"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冬天呷補 6帖養生藥膳抗流感

記者林偉民/仁德報導
 立冬之後天氣轉涼,很多人習慣藉此時機進補一番,嘉南療養院中醫科醫師戴步雲昨天建議要注意保暖工作外,也提供 6帖養生、增強免疫力的處方藥膳供民眾參考,他建議必要時可請教中醫師何種處方適合自己體質,才不致補過頭。
 戴步雲提供的藥膳主要是針對流行性感冒,一年 4季都可服用,主要適用症狀為發熱、微惡風寒及頭痛、咳嗽,口渴等感冒症狀。
1.雙花流感飲
配方:金銀花、連翹、黃芩、藿香、大黃、菊花、滑石各 10克,荊芥穗、薄荷葉各 5克,石菖蒲、木通各 7克,神曲、白豆蔻各 6克,紅糖 30克。
功效:清熱解毒,解表,發汗,鎮痛。適用於流行性感冒及頭痛、頭暈、發熱等。
製作:將上述 13種中藥裝入紗布袋內,放入沙鍋,加水和紅糖,煮熬 45分鐘即可。
2.防風流感飲
配方:防風、蒼朮、白芷、川芎、黃芩各 9克,羌活 6克,細辛 3克,生地黃 18克.紅糖 30克。
功效:清熱解毒,解表,發汗,鎮痛。流行性感冒及發熱,惡寒,心中煩躁等。
製作:將上述 8種中藥用紗布袋裝好,放入砂鍋內,加水和紅糖,煎熬 60分鐘即可。
3.黃芩飲
配方:黃苓、白糖各 15克。
功效:清熱瀉火,燥濕,解毒。適用於流行性感冒及肺熱咳嗽,內熱亢盛,吐血,咯血等。
製作: 1.將黃芩洗淨,潤透,切片。
2.將黃芩苓,白糖放燉鍋內,煮 25分鐘即可。
4.黃芩燉雪梨
配方:黃苓、白糖各 15克,雪梨 2只。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瀉火,吐血。止血流行性感冒及肺熱咳嗽,內熱亢盛,吐血咳血等。
製作: 1.將黃芩洗淨,潤透、切片。雪梨去皮去核切成 2厘米見方小丁。
2.將黃芩、雪梨、白糖放入鍋內,加水燉 30分鐘即可。
5.黃苓炒苦瓜
配方:黃苓 20克,苦瓜 300克,大蔥、薑各 5克,鹽 3克,雞精 2克,素油 10毫升。
功效:清熱解毒,燥濕瀉火,止血。適用於于流行性感冒及肺熱咳嗽,內熱亢盛,吐血,咳血等。
製作: 1.洗淨黃芩,加清水煮 25分鐘,過濾、去渣、留汁液,苦瓜切片蔥、薑切絲。
2.將炒鍋內加入素油,燒七分熱時放入蔥、薑爆出香味,然後放入黃芩液、苦瓜、鹽、雞
精,翻炒 3至 5分鐘即可。
六、石菖蒲飲
配方:石菖蒲、白糖各 15克。
功效:散風去濕、活血、理氣、開竅。適用於流行性感冒及熱病神昏,風寒濕痹、胃痛、腹痛等。
製作: 1.將石菖蒲洗淨、浸泡、潤透、切片。
2.將石菖蒲片、白糖一起放入鍋內,加水煮 30分鐘即可。

本文轉載自2010/11/23"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臭屎薑(消瘀通經,開胃化食)


■平淡
又稱:莪朮,莪述,蓬莪茂,廣莪朮,山黃薑,黑心薑
性味:味苦辛,性溫,入肝經血分
功能:消瘀通經,消積止痛,行氣破血,開胃化食,解毒抗癌等之效
主治:月經不調,癥瘕積聚,心腹諸痛,脇下脹痛,肝脾腫大,消化不良,血瘀閉經,跌打腫痛,子宮頸癌,外陰癌,皮膚癌,腹痛,積塊等症,用量 5~ 10克,凡氣血兩虛,脾胃虛弱而積滯,孕婦及月信過多者,不宜使用之。
應用:本品為破瘀行氣,治積聚症瘕之常用藥之一。
製法:
(1)根如生薑,莪生根下,如卵不齊,堅硬難搗,灰火煨透,而乘熱搗之(入氣分)。
(2)或用醋或酒磨之或煮熟用。
處方:
(1)治腹脹,積塊:臭屎薑,三積草各 6克,青皮 10克,麥門冬或大麥芽 15克水煎服用。
(2)脘脹腹痛,脇下脹痛,肝脾腫大:莪積逐瘀潟:臭屎薑,三稜草,紅花,黨參,黃耆,當歸,陳皮各 10克,丹參 15克,鱉甲 20克(先煎)炮山甲 15克水煎服用或陳皮,莪朮,半夏各 6克,茯苓 15克,甘草 3克水煎服用。
(3)消化不良:禾胃散:莪述,陳皮,厚朴,甘草各 6克,蒼朮 15克水煎服用或橘皮竹茹湯:臭屎薑,竹菇,黨參,生薑各 16克,甘草 3克,大棗 6枚水煎服。
(4)血瘀閉經,月信不調:莪述,三稜草,馬鞭草,香附子各 10克水煎服用,或服莪述散:蓬莪朮,白芍各 10克,當歸,熟地黃各 15克,川芎,白芷,小茴草,甘草各 3克水煎服用。
(5)胸脇脹痛:廣莪朮,三七香附子各 12克水煎服用。
(6)胃脹痛,腸鳴:臭屎薑,川朴各 10克,木香 6克水煎服用。或莪朮,谷芽,大麥芽,青皮,陳皮檳榔各 10克或臭屎薑,黨參,黃耆,白朮各 10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22"中華日報醫藥網"

■平實
又名:黃薑、薑黃、黑心薑、臭屎薑、莪朮、逢莪朮。
生長環境:野生於溪邊、林邊、山坡等陰濕之處或栽培。
形態:係薑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萼白色、花冠黃色、唇瓣黃色。花果期 7月至 12月。
藥用部分:根莖。
採集加工:秋天採挖、洗淨、去鬚、切片、曬乾使用。
功用:消積散瘀、行氣破血、止痛通經、消炎化石、抗腫瘤之效。
用法:
1.冠心病心痛:山黃薑根莖(微炒)當歸各 30克、木香、烏藥(微炒)各 15克,共為研末,每次服 6克,水煎吳茱萸調醋服用或薑黃、赤芍、丹參、川芎、延胡索各 10克水煎服用。
2.胃炎、膽囊炎:薑黃 4克、黃連 2克、肉桂 1克、延胡索 5克、廣鬱金 5克、茵陳蒿 6克水煎服用。
3.牙痛:薑黃、細辛、白芷各等量研細粉,擦 2、 3次,以鹽湯漱口。
4.產後瘀血:薑黃、玉桂心等共研為末,以米酒服 3克,血下即瘀。
5.腎結石:山黃薑葉、康復力葉、化石樹各 8片水煎服用。
6.跌打扭傷:山黃薑(鮮)適量打碎加米酒塗患處或水煎服。
7.消化不良、胸腹脹痛:薑黃、三稜各 6克、青皮 10克,麥芽 15克水煎服用。
8.黃疸尿赤:薑黃、茵陳蒿、梔子、枳殼各 10克水煎服。
本文載自2013/04/27"中華醫藥網"

體虛胃弱 應忌寒涼瓜菜

 ■王郭丹鳳 
 寒涼瓜菜水果:大病之後及體虛胃弱者,應忌寒涼瓜菜,如苦瓜、黃瓜、絲瓜、萵苣、茭白等。 ?子最寒,凡外感鳳寒(包括鼻炎),脾胃虛寒,痰多,瀉痢等都應忌食。橘、柑之類易生痰聚濕,凡受寒咳嗽或長年咳嗽痰多而清稀者均不宜食。
 油膩粘滑食物:肥肉,食用油及含油質多的果仁(花生、核桃、杏仁)有滑腸通便作用。平素大便潮濕不成形,受涼就易腹瀉者,要少吃油膩。粘滯食物難以消化,消化功能不好的病人要注意忌食,糯米最粘膩,糯米及其製品(湯圓、粽子等)過食會令人脹悶、腹瀉、嘔吐、風濕疼痛病人最忌油膩及粘滯食品。
 澱粉食品:多數味甘,如甘薯、山藥、蓮子、菱角、栗子等,多食易引起腹脹便秘,平常有胸腹脹悶,大便乾結的人要少吃這類食品;其中甘薯及熟栗子尤易滯氣。此外芋頭、荸薺、豆類等有腹脹者亦不宜多食。
 發物:是指容易引發舊病,或使某些病加重,甚至引起動風症狀(感染擴散、風疹、抽搐、眩暈等)的食物,這類食物在生瘡、出血目疾、哮喘、產後病後,黃疸等症狀下應忌食。除酒、辣椒外,動物性食物之公雞、鵝肉、豬頭肉、狗肉、蝦、蟹、鯉魚、鰱魚、鰻等有較明顯的動風發病作用。植物性食物之筍乾、香椿、芥菜、油菜、茄子、南瓜、香菇及多數辛辣蔬菜也有一定的發性。當然不是每一個病人吃了上述食物就會病情發作或加重,還要視個人對其是否過敏而定。
 
本文轉載自2010/11/22"中華日報醫藥網"

穴位埋線治失眠


 合歡皮,夜交藤,茯神,酸棗仁,遠志,百合為常見治療失眠中藥。

 「陳醫師,我很久都睡不好了,怎麼辦?」長期失眠,使得老黎面有倦容,無精打采,雙眼浮腫,沒有體力工作!社會的變遷,由單純的農業社會,變成複雜的工商社會,壓力變大了,事情變多了,身體的負荷量增多了,焦慮、恐慌、躁鬱、失眠 .....等等身心症狀紛紛出現了!
 睡眠最主要的作用是針對大腦的修補和復原的需要。腦部是人類千萬種複雜身心活動的指揮中樞,在日間清醒時忙得不可開交,難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因此睡眠責無旁貸的使命就是為了大腦有休息的機會,還有處理白天被灌進來的許多無用的訊息和記憶,一方面調節和重組人們的情緒行為和認知記憶,一方面讓身體獲得充分的休息,對於身體有病的人來說,是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大多數成年人的睡眠時數是六至八小時左,右少數人則是三至五小時左右,最近研究顯示,人類的睡眠需求,實際上更長,平均睡眠時數是九時十五分,所以人類更應睡眠的重要性,國際睡眠醫學學會將睡眠涵蓋為兩大狀態:一非快速動眼期,二快速動眼期(做夢期)睡眠期依序分類為五個期: (1)入睡期睡眠(第一階段) (2)淺睡期睡眠(第二階段) (3)熟睡期睡眠(第三階段) (4)深睡期睡眠(第四階段) (5)快速動眼期(做夢期)。
 正常人每晚會固定幾次睡眠週期,從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到深睡期;再度從深睡期、熟睡期、淺睡期到入睡期,平均每晚會有四回至六回的睡眠週期,每回睡眠週期的時間因人而異,正常人大多數都介於九十分鐘到一二○分鐘。
 中醫調理睡眠首重寧心安神,常用甘麥大棗湯,心脾血虛則以歸脾湯為主,心陰虛有火以天王補心丹為主,雜念紛飛無法入眠以酸棗仁湯為主,心慌易驚以溫腮湯加減,夜口渴咽乾以知柏地黃丸加減,肝氣鬱滯煩躁易怒以加味逍遙散為主,配合加減龍骨,牡犡,遠志,茯神,合歡皮,夜交藤,黃連,阿膠等,針灸以安眠,神門,內關,風池,百會,太沖,膻中等為主,若是嚴重失眠,依賴西藥,則可配合穴位埋線,持續刺激穴道,加強療效,臨床評估,可有效改善嚴重睡眠障礙!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


本文轉載自2010/11/22"中華日報醫藥網"

上班族久坐不動 氣血不順易落枕


中醫治療「落枕」,常在肩頸部相關穴位實施針灸或推拿紓解症狀。(記者翁順利攝)
 民眾常因睡眠時頭部姿勢不良而落枕,中醫命名「失枕」,以冬、春兩季多見,原因是季節變換,人體氣血不順暢所致。
 落枕並非都是在睡眠後發病,尤其臨床上不少久坐不動的上班族患者,長時間固定在電腦前,肩膀常常不自主的用力,長時間下來也很容易落枕。
 中醫對造成落枕的病因,一為勞損:睡眠時頭部姿勢不良或墊枕過高,或長時間側頭看東西、低頭看書,肌肉、韌帶因較長時間的牽拉,使軟組織損傷,局部出現氣機不利,而出現疼痛或活動功能障礙。二為感受風寒:睡眠時未妥善保暖或工作時長時間坐於冷氣口,項背受寒,風寒通過腠理,寒凝經脈,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故肌肉緊張疼痛。三為體虛:身體氣血虛弱,會更容易發生落枕的情況,血虛無法營養筋肉,肌肉長時間失於濡養也會加重病情,常反覆發作,日久不癒。
 中醫對落枕的治療,除了局部推拿,可搭配針灸,在風池、肩井、肩中俞、陽陵泉、後谿、落枕穴等穴位施針,並加上熱敷緩解症狀。若反覆性的落枕,需考慮到體虛的可能性,用中藥調整體質。
 發生落枕後,局部肌肉緊繃,較不建議直接按壓局部痛點,否則會加重疼痛,可按摩肌肉的起始點或終點,如:風池、完骨、巨骨等穴位,再使用濕毛巾熱敷患部,初步緩解局部的不適。
 平時的自我保健,需注意姿勢端正,放鬆肩膀、收下巴,每坐半小時應起來活動。睡覺時挑選適合的枕頭,讓頸部保持放鬆的姿勢。睡前可圍上圍巾保暖,電風扇、冷氣不要直接吹向頸部,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運動、飲食習慣,可有效降低落枕的發生。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顏志安提供,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4/04/12"中華日報醫藥網"


落枕的手法理筋

 落枕其實是頸部傷筋,即頸項肌肉、肌腱、筋膜的急性扭傷、勞損所致,或是由於外感風寒濕邪,頸部肌肉,筋腱氣血凝滯,經絡痺阻而發,是常見的傷筋之疾,也可通過自療而癒。
 一般是在睡眠醒來即覺頸部出現疼痛,頭常偏歪向患側,不敢活動,不能自由旋轉後顧;如要後看時,須整個軀幹向後轉動。用手觸摸頸部、肩部時,覺患部側頸肩部肌肉強硬、緊張,如條索狀,壓之覺疼痛。若用鏡子照頭面,發現頸微前傾,頭向患側歪斜,下頦歪向腱側,這就是落枕。
 手法理筋的治療:
  (一 )點壓按摩:用拇指及食指(或中指)輪換點壓按摩壓痛點、風池穴(在頸髮際雙側凹陷處),天柱穴(頸中間肌肉豐厚處),反覆多次,連續約二分鐘。
  (二 )捏拿法:用手掌根與合擺的五指相對,進行捏拿頸部及雙肩的肌肉(即頸項肌、崗上肌、胸鎖乳頭肌、斜方肌、棱形肌等),反覆進行約三分鐘。
  (三 )滾法:手握空拳,以 4指(即食、中、無名、小指的第一指關節突起部著力附在頸肌部位上,腕部放鬆作均勻的前後往返擺動,使拳作來往滾動約一分鐘,再用手掌小魚際肌肉和第 3、 4、 5指關節作滾法,理筋一分鐘。
  (四 )拍打扣擊法:用手指或掌或小魚際肌作拍打扣擊頸肩部,理筋約一分鐘。
  (五 )自己旋轉屈伸頸項數次,慢慢放鬆。


本文轉載自2010/11/21"中華日報醫藥網"

蕗藤(殺蟲、防蟲)


文圖/胡德欽
別名:魚藤、毒藤、台灣魚藤、台灣崖豆藤。
形態:豆科灌木狀大藤本、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葉片長橢圓狀倒披針形,先端突尖,全緣,總狀花序,淡紫紅色,漸變為白色,莢果球形或長橢圓形,種子一至三粒,扁圓形。
性味:根、莖:味苦、辛、性熱、有毒。
功效:根及莖:可提製農用殺蟲劑,搗汁取用作蔬菜害蟲之除蟲劑,外用洗滌或塗皮膚病,毒蟲咬傷。有毒不宜作內服用。根可用毒魚。
中毒症狀:誤食者會出現消化及神經系統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痛、呼吸緩慢,陣發性痙姅,嚴重著昏迷,呼吸痳痺、心力衰竭而死,如有出現以上症狀時,請立即送醫治療。
分布情形:蕗藤為台灣固有植物,分布全省,海拔 1000公尺以下,林綠、路旁,山坡向陽等地方,過去農藥製劑尚未發達以前,為農業防蟲,殺蟲及河川毒魚,扮演過重要角色,現今已鮮少使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21"中華日報醫藥網"

電腦族多養肝

■王中
 「久視傷肝,久坐傷骨」。電腦一族長期坐在電腦前,眼睛盯看屏幕,長時間如此將出現頭昏、頭痛的現象。如果肝氣不舒,人的固身氣血運行便會紊亂。出現高血壓、消化系統紊亂等疾病,婦女還會出現月經不調的症狀。所以說,電腦一族養生要從養「肝」開始。
 首先,要注意飲食調養,多吃些韭菜等溫補陽氣的食物。常食韭菜,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此外,蔥、蒜也是益肝養陽的佳品。大棗性平味甘,養肝健脾,還可適當吃些蕎麥、薺菜、菠菜、芹菜、菊花菜、萬華、茄子、馬蹄、黃瓜、蘑菇等,這些食物均性涼味甘,可潤肝明目。適時服用銀耳之類的滋補品,能潤肺生津,益陰養肝。同時,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肝脾兩臟,對防病保健大有裨益。下面再介紹兩種養肝粥,電腦族朋友不妨一試。
 枸杞粥:枸子杞三十克,大米六十克,先將大米煮成半熟,然後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此粥適合那些經常頭暈目澀、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等症的人。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則有保肝護肝,促使肝細胞再生的良效。
 豬肝綠豆粥:新鮮豬肝一百克,綠豆六十克,大米一百克,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綠豆、大米洗淨加水同煮,大火燒沸後再改用小火慢炖,煮至八分熟後,再將切片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後再加調味品。此粥補肝養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可使人容光煥發,特別適合那些面蠟黃、親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本文轉載自2010/11/21"中華日報醫藥網"

疏肝理氣清利濕熱祛瘀化痰治脂肪肝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表示,台灣成人脂肪肝盛行率約 3至 5成,中醫認為脂肪肝的病因是「痰」與「瘀」堆積體內所導致,治療方式包括疏肝理氣、清利濕熱及祛瘀化痰。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中醫科醫師黃雪雅表示,脂肪肝成因是肝臟囤積太多脂肪所造成,肥胖可說是脂肪肝最常見原因。此外,高血脂症、飲酒過度、糖尿病、或部分藥物(如類固醇)等也是引起脂肪肝常見因素。
 黃雪雅表示,中醫認為脂肪肝的病因是「痰」與「瘀」積聚在肝臟的結果。「痰」是指病理性的代謝產物,例如過度飲酒、飲食過多、油膩過重,或人體因疾病(如糖尿病)導致體內脂肪代謝異常,或是不當的節食,都可能造成脂肪在肝臟中不正常堆積,進而導致肝臟血流障礙,出現「瘀」的現象。
 她說,這些現象造成肝臟無法代謝體內脂肪,使得「痰」與「瘀」互結,造成病情更趨惡化。台灣地區氣候多濕多熱,民眾的飲食習慣會造成「濕熱」體質,也使得病情容易反覆。
 黃雪雅指出,脂肪肝的中醫治療原則分 3部分。其中,「疏肝理氣」常見於壓力過大的上班族,可見胸口鬱悶,右上腹悶痛,容易腹脹,即是肝氣鬱滯的表現,可用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來治療。
 「清利濕熱」常見於過度飲酒或愛吃生冷冰品的病患。可見到「濕」症,如疲倦、噁心、食慾不振、大便黏膩的症狀;「熱」症,如口乾口苦、口臭嘴破、煩躁易怒、小便黃的症狀,可用甘露消毒丹來治療。
 「祛瘀化痰」則是濕在體內聚集進而化生為痰,導致血脈不通,甚至出現肝功能異常升高的現象,所以祛瘀化痰是脂肪肝的治療重點。可用二陳湯、導痰湯、血腑逐瘀湯來治療。
 此外,她說,像枸杞子、茵陳蒿、何首烏、澤瀉、山楂、決明子、大黃等中藥都對體內脂肪代謝清除有直接或間接幫助;建議有脂肪肝問題的民眾少吃多運動,嚴格控制體重,並可由醫師處方給予幫助活血化瘀、祛痰化濕等中藥,定期服用就可協助患者輕鬆控制病情。(中央社)


本文轉載自2010/11/21"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獨茅根(消腫調經、去濕散瘀)


■平淡
別名:仙茅參,冬蟲草,小地棕根,茅瓜子,大仙茅,大地棕,假檳榔樹,野棕,大葉仙茅,船仔草,岩棕,松蘭,竹靈芝,仙茅。
成分:獨茅根含有絲蘭皂 ?元,仙茅 ?,石蒜鹼,黏液質與樹脂,鞣質,澱粉,新化合物仙茅素A與地衣粉糖 ?。
藥理:
(1)有抗菌功能。
(2)抗腫瘤作用。
(3)有安神作用。
(4)有增強免疫功能。
採集:秋冬採挖根莖,除去根鬚,晒乾或蒸後晒乾使用。
品質:葉如茅而稍為闊些,根如小指,黃白多涎。
性味:味辛,性熱有小毒,慎用,孕婦不宜使用。
功用:
(1)助命火,益陽道,明耳目,補虛勞。
(2)溫腎固精,潤肺化痰,補虛,去濕,行血,散瘀,消腫,調經等之效。
主治:腎虛咳嗽,遺精,白帶,白濁,崩漏,腰膝酸軟,寒濕痺痛,胃腹冷痛,陽萎,小便失禁,骨痛,跌打損傷,癰疸,瘰症,更年期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婦女月信不順等症,凡相火盛者忌用,不宜長服,中毒症狀是舌腫脹,可用大黃,六明粉水煎服。
炮製:竹刀去皮切,糯米泔浸去赤汁,出毒用。
配伍:忌鐵。
應用:
(1)治腎虛腰痛:仙茅 10克,淫羊藿 15克,枸杞,菟絲子各 12克水煎服用。
(2)陽萎:仙茅、淫羊藿,枸杞子,沙苑子,五味子,山茱萸各 12克,水煎服用或金櫻子,益智仁,獨茅根,覆盆子,狗脊,牡蠣,茯苓各 15克,熟地,生地各 10克,龍骨 30克水煎服用。
(3)膝腰酸軟:仙茅,熟地,山茱萸,淮山,茯苓,澤瀉,丹皮各適量製為丸,每次服用 9克每日二次。
(4)早洩:仙茅參,山茱萸,淮山,茯苓各 15克,熟地 30克,炙甘草 6克水煎服用。
(5)崩漏,月信不順:仙茅,山茱萸,熟地,升麻,阿膠各 15克益母草 30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20"中華日報醫藥網"

袪風濕藥舒筋通絡、止痛、強筋骨

■王鼎源
 袪風濕藥主要用來袪除肌肉、關節、經絡的風濕之邪,使邪去而通路暢通,氣血運行通暢而解除疼痛。本類藥中的某些藥同時還有舒筋通絡、止痛、強筋骨的作用,則既除外邪,又對症治療,一舉兩得。針對風濕症的部位、性質等具體情況,如病在表,病久入絡,寒濕偏盛,濕鬱化熱,氣血不足、肝腎虧虛等,袪風濕藥常和袪風解表藥,活血通絡藥、溫經散寒藥、清熱化濕藥、益氣養血藥、補肝強腎藥等配伍使用,以標本兼治,增強療效。
 獨活:治療下半身風濕為特長。見腰腿疼痛,兩足肌肉萎縮,不能行走,辨症屬於寒濕者,常將本品視為要藥,以用其辛溫苦燥之性袪風濕而止痛,無問新久之痺症,均可使用。
 威靈仙:味辛鹹,有毒,藥性善走止痛作用較強。民間常用作治諸骨 (魚骨 )咽喉。使用方法是用本品煎湯、慢慢咽下(半小時左右),能軟化骨刺,解除咽喉梗阻。如煎湯時加入米醋、砂糖適量(以口感舒適,能下咽為宜)則療效更好。
 防己:味苦辛,善能袪風止痛,因其性寒故最適宜於濕熱痺痛,如寒濕者,當與溫經止痛的肉桂、附子等配伍。本品還能利水,常用於水腫、腹水、腳氣感染的浮腫,經不同配伍,寶症、虛症均可使用。
 秦艽:味苦辛、性微寒、袪風濕、舒筋絡,凡風濕痺痛無問病之新久或症偏寒熱,均可配伍。但因其藥性微寒,故以發熱、關節紅腫等熱症者尤為適宜。
 豬簽草:袪風濕、通經絡,能治濕疹,清熱解毒,用於癰腫瘡毒或皮膚濕疹搔癢,多生用,內服煎湯或煎湯外用薰洗,鮮品搗敷均可。本品能安神降血壓,用於高血壓病,可單用本品煎汁內服。
 桑寄生:藥性沒有明顯的寒溫偏頗,寒症熱症均宜。臨床除用於袪風濕、舒筋絡、治療風濕痺痛外,更長於補肝腎、強筋骨,用於虛症(肝腎虛)的腰膝酸痛,常與其他補腎、袪風濕藥同用。本品又常用於安胎,治孕婦肝腎虛損、衝任不固的胎動不安、胎漏下血,與阿膠、杜仲等配伍。

 
本文轉載自2010/11/2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20日 星期六

纖維石膏(清熱降火、除煩止渴)


■平凡
又名:石膏、寒水石、凝水石
來源:本品係一種含有硫酸鈣之礦物
性能:性味味甘辛而淡,性寒體重而降,入胃,肺,三焦三經。
功能:
(1)寒能清熱瀉火。
(2)辛能發汗解肌。
(3)甘能緩脾益氣,生津止渴之效。
主治:
(1)治傷寒鬱結,無汗,陽明頭痛,發熱惡寒,日晡潮熱(註下午四~六點),肌肉壯熱,小便赤濁,大渴引飲,中暑自汗,舌胎厚無津,牙齒痛。
(2)又胃主肌肉,肺主皮毛,為發斑發疹。
(3)肺炎,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
(4)流行性感冒小兒麻疹,婦女性情焦躁,惡心,嘔吐,無乳,少乳,火油燙傷,高血壓,便秘,心煩,尿赤,水腫,濕疹肺熱喘咳等等。
用量:石膏宜用重量,量少無效,內服至少 20克~ 30克,在溫熱病去實熱,用量尤多,成人用 60~ 120克,幼兒也用 30克左右,通常清熱消炎量較小,凡胃弱無濕熱者禁用。
炮製及配伍:
(1)研細甘草調用。
(2)近人因其寒或用火煅就不傷胃。
(3)味淡難出,若入煎劑,需先煮數十沸。配伍:雞卵為忌巴豆與銑。
用法:
(1)治肺炎,流行性腦膜炎,乙型腦炎,生石膏 60克(打碎先煎)知母 15克,甘草,粳米各 10克水煎服用。
(2)外熱不退:石膏 30克,青蒿,麥門冬,知母各 15克,鱉甲,牛七,橘紅,小環敘,金銀花,南豆花各 10克水煎服用。
(3)高熱,煩燥:大渴,大汗,口乾:生石膏 60克(打碎先煎)知母,鱉甲,地骨皮各 30克水煎服用。
(4)皮下出血:生石膏 60克(打碎先煎)知母,連翹,玄參各 15克,生地 25克,黃連,丹皮,黃芩,丹皮,桔梗各 10克,犀角 1克(研末沖更好),甘草 6克水煎服用。
(5)心胸煩悶,舌紅少苔,生石膏(打碎先煎),竹葉心 15克,麥門冬,法夏,粳米各 10克,黨參 12克,炙甘草 5克水煎服用或生石膏(打碎先煎) 30克,生地 25克,玄參 30克,麥門冬 20克水煎服用。
(6)流行性感冒:生石膏 30克(打碎先煎),麻黃,杏仁,各 15克,桂枝,炙甘草、生薑各 10克,大棗 6粒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19"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龍眼補腦 益智仁健胃

■王郭丹鳳 
 龍眼挑選應果梗新鮮、果皮有亮澤為宜。果粒大小與甜度沒關,大的不一定比較甜。
 中醫認為龍眼有開胃益脾,補虛長智之效,因此對於用腦過多,思慮過度,或者是晚上失眠、記憶力減退、頭暈耳鳴、心悸怔忡、精神不能集中的人是理想食品。
 龍眼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及蛋白質等,含鐵量也較高,可在提高熱能、補充營養的同時,又能促進血紅蛋白質再生以補血。實驗研究發現,龍眼肉除對全身有補益作用外,對腦細胞特別有益,能增強記憶、消除疲勞。
 龍圓含有大量的鐵、鉀等元素,能治療因貧血造成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亦可治療尼克酸缺乏造成的皮膚炎、腹瀉、痴呆等。
 龍圓可減輕子宮收縮及下垂感,對於加速代謝的孕婦及胎兒的發育有利,具有安胎作用;龍眼肉也可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
 很多人吃龍眼的時候,都會有一些疑慮,認為龍眼(尤其是龍眼乾)吃太多的話,會上火而引起口乾舌燥,甚至流鼻血等太過「燥熱」的現象。若是單獨使用龍眼乾作為長期滋養調理時,是會產生這種情形。但只要將龍眼肉放在瓷盤上,在煮飯時,順便在飯上面蒸過,就可以改善燥熱上火的情形。
 有人將中藥的益智仁當作「固腦」、「增強記憶」的祕方,其實益智仁在中藥書籍上記載的功用是「溫中進食,治嘔吐瀉泄」,換句話說,是一種健胃整腸的中藥。所以若想要補腦的話,吃益智仁就不對了。
 龍眼乾偏溫,吃多了會助熱生火,不可過量,長期食用時,每天的用量不超過 5錢為準,分早、晚兩次服用,以免吃太多會影響胃腸的消化,導致肚子脹悶不舒服。孕婦也不宜過食,因為會助熱動血,有礙胎氣。
 龍眼紅棗水:龍眼乾 20個、紅棗 5個、當歸 4公克、何首烏 6公克。將所有材料以清水煎或飲料飲用。對產後血虛、復原體力有幫助。

本文轉載自2010/11/17"中華日報醫藥網"

補冬 學柯林頓以Omega-3脂肪酸進補 不怕胖

又到了補冬時節,營養專家今天說,不妨效法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多吃魚多喝魚湯,搭配芝麻飯、深綠色蔬菜及核桃堅果,以 Omega-3脂肪酸來輕鬆補冬,不塞血管,更不易發胖。
 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進崑指出,柯林頓曾經因心血管疾病動過手術,在女兒雀兒喜的婚禮上亮相時,成功減重 10公斤,所使用飲食法是幾乎以蔬果和豆類等植物為主食,除了魚類之外,不吃肉類和奶製品,因為魚類的 Omega-3脂肪酸含量高,肉類則是 Omega-6脂肪酸含量高。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黃士懿指出,人類必需脂肪酸主要有 Omega-3和 Omega-6,理想的均衡比例是 1比 1。由於人們肉食攝取量增加,以及普遍使用大豆油、葵花油,使得比例變成 1比 20。 Omega-3吃得夠不夠,與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發炎、憂鬱症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在 Omega-3脂肪酸家族中,最為人所知的是 EPA以及 DHA,許多魚油產品也以 EPA、 DHA高含量作為訴求。有人估計, 1公克的 DHA和 EPA相當於 3兩鮭魚,或 10兩吳郭魚,或 11兩鱈魚,或 13兩虱目魚, 1兩魚類相當於 1張撲克牌大小(厚度正常),大約是營養學者所說的 1份。
 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建議民眾,每天攝取這麼多魚有難度,不妨平常心看待。每天 5份的蛋白質食物中,魚肉占 2份就很多了,不只鮭魚,沙丁魚也行,補冬時喝魚湯,魚肚下的脂肪與魚湯上的浮油,可以安心喝下去。
 她說,米飯灑芝麻、橄欖油拌沙拉、苦茶油麵線,常吃核桃、無花果、腰果和杏仁等,也是 Omega-3脂肪酸來源,再加上深綠色蔬菜促進人體合成必需脂肪酸,不知不覺中,就能吃到好脂肪。(中央社)

本文轉載自2010/11/17"中華日報醫藥網"

橙汁煮番薯葡萄乾 色美味豐富營養



■田芬穗
 平日飲食上少肉多菜,由蔬菜中已攝取了所含的足量膳食纖維(防便秘、降膽固醇、妨礙糖、脂質吸收而助減肥),因此以膳纖豐富的番薯(富加熱也不易流失,增免疫力的維他命C,防老化的胡蘿蔔素、防高血壓的鉀)製甜點時,若想讓口感更細些,不須要留下膳食纖維極豐富而口感較粗的皮也無妨。以富柑橘香、維他命C的橙汁、檸檬汁和番薯一起煮,融入了天然酸甜好滋味,最後加點補血的葡萄乾,就成一道色美味豐且好口感的營養甜點。
材料(四人份):
番薯(細長形)二至三條(四○○克) 葡萄乾二大匙 柳橙汁(百分之百純汁)一杯 檸檬汁一大匙 砂糖二至三大匙 奶油一大匙
作法:
一、製作落蓋─將鋁箔紙或廚房紙巾剪得比原本鍋蓋小些,代替鍋蓋直接蓋在食材上;得以防煮汁蒸發,所有食材也可均勻入味,且不易鬆散。
二、番薯橫切成一公分厚的圓片,若太粗的部位,將圓片直切為二,呈半圓形。然後將皮削掉,放入足量的清水裡,略泡後撈起,以去澀味,瀝掉水份,放入鍋裡(若有琺瑯鍋的話,放入其間最理想,鍋子不易被較酸的果汁酸蝕)。
三、接著將柳橙汁、檸檬汁、砂糖、奶油依序放入鍋,拌勻後,蓋上(一)的落蓋,然後開火煮,煮滾後緊接著轉小火,煮約三十分鐘。
四、待番薯煮軟,再撒葡萄乾入其間拌勻,繼續煮至煮汁收乾即成。
 △削下的番薯皮則可煮味噌湯或油炸當高纖點心。

本文轉載自2010/11/17"中華日報醫藥網"

竹柏(消腫止血、袪風除濕)


文圖∕胡德欽
別名:桫衫、山杉、青柏木、羅漢柴。
形態:羅漢松科常綠喬木、葉交互對生或近對生,排成二列,葉片長卵形或橢圓形,先端漸窄,基部楔形,樹幹多分枝,雌雄異株,雄球花穗狀,單生葉腋,種子球形。
性味:味淡、性平。
功效:止血、消腫、袪風、除濕、治骨折、外傷出血、風濕痺痛。
用法:
一、鮮竹柏葉適量,煎水沐浴,治風濕骨痛。
二、鮮竹柏葉搗爛外敷,治骨折、外傷出血。

本文轉載自2010/11/16"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蠔(濇腸、補水、固精)


■平凡
 別名:蚵仔、褶牡蠣、牡蠣
 一、性味:味鹹濇性微寒
 二、功能:止咳化痰,止瀉歛汗,固腸固精,止渴利濕
 三、主治:高血壓,遺精,肺結核,疝瘕,高血脂,盧勞煩熱,溫瘧,赤痢,瘰 ?,崩漏,白帶,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胃酸過多,頸淋巴結炎,甲狀腺瘤,肝脾腫大,心煩,易怒,頭暈,失眠,心悸,肝腎陰虛有胸腹動悸,體虛多汗,胃脘痛等症用量入湯劑常用 5~ 30克,治瘰 ?90~ 120克,先煎粉劑每次用 4~ 5克至 6克沖服用。內服宜先煎。
方例: (1)治虛汗 (結核盜汗或體弱自汗 ): ?蠔貝款可用 12~ 15克水煎服用分二次或蠔貝殼,黃浮小麥各 20克,麻黃根,白朮各 10克水煎服用或麻黃根,蠔貝殼研粉,糯米為粉撲身。 (2)遺精:燉蚵仔殼,金櫻子各 20克水煎服用。 (3)治頸淋巴結炎,肝脾腫大,甲狀腺腺瘤:玄參,浙貝母,牡蠣殼 120克(先煎)用四碗米水先煎牡蠣至二碗半,之後才下玄參,浙貝母再煎至一碗溫服或配 ?茜根,白茄根各 15克水煎服用。 (4)高血壓:蠔貝殼,龍骨,石決明,牛滕,鉤藤各 15克水煎服用。 (5)瘰癘:牡蠣貝殼,夏枯草,玄參各 15克水煎服用或炒牡蠣,蓮房炭各等量研末,每次服用 6克,用蜂蜜調服,日服 2次(早晚)。 (6)治慢性肝炎大作痛:燉蠔貝殼,柴胡,青皮,夏枯草各 20克水煎服用。 (7)治崩漏,白帶:蚵仔殼,龍骨各 15克,烏賊骨,雞冠花,臭樁根白皮各 10克水煎服用或燉蚵仔殼,龍骨,芡實,蓮鬚,金櫻子各 15克水煎服用。 (8)退虛熱,盧骨蒸或濕熱病餘熱未清;生蚵子吞食有存陰、澀大便及清內熱功能。 (9)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脘痛,胃酸過多:牡蠣,海螺蛸,貝母各 15克研末,每次服用 6克,日服 3次(早、中、晚),以開水送服或燉牡蠣研末 2~ 3克,緘配燉雞蛋殼,燉九孔殼等分研末,每日 3次,以開水送服。

本文轉載自2010/11/15"中華日報醫藥網"

凌霄花(行血散瘀、消腫解毒)


■正義
又叫:紫葳、百日紅、癢癢花、猴郎達樹、五爪龍、墜胎花、倒掛金鐘、凌霄草。
來源:本品為紫葳科落葉木質藤本植物之全株可供藥。 性味與入經:味甘微酸、性寒、歸心包、肝二經。
功用:具有行血散瘀、活血去風,解毒消腫之功效。
主治:治產乳餘疾、崩帶癥瘕、祕結、血閉、淋閉、風癢、血熱、跌打瘀腫、閉經、月信不順、急性腸胃炎、皮膚濕疹、蕁麻疹、酒糟鼻、乳腺炎、腎虛腺痛、風濕骨痛、濕熱腹瀉、大小便不利、脫臼、血崩、赤白帶下、風疹濕癢、癰腫瘡毒、痢痰、吐血、便血、喀血、肝硬化又腹水、牙痛、白痢、舟毒疹癩、濕疹等症,用量六至十二克,外用煎洗三十克。
驗方:
1、治月信不調適用在氣滯血瘀所引起之經閉,並有低,腹痛等症狀時,以凌霄花散、凌霄花、當歸尾、紅花各十克、甘草三克水煎服用或凌霄花,玫瑰各十克,益母草、丹參各十五克、紅花六克水煎服。
2、瀉熱而治皮膚濕疹:紫葳葉適量搗爛擦患部或水煎洗患處或凌霄花研末。加蜂蜜調敷治酒糟鼻。
3、治腸胃炎:凌霄花根部三十克,生薑三片水煎服用。
4、治傳染性黃疸:百日紅、白背紫菀、紫金牛各三十克水煎服用或紫葳根,葉各十五克水煎服用。
5、治乳腺炎:百日紅、毛蓮(鮮)根各二十克水煎服用。
6、吐血、喀血:紫葳花三十克加水二百毫升煎至九十毫升,每次服三十毫升,分三次服用。
7、治血崩:紫葳葉、黃麻葉搗爛、米酒煎露一宿,日早服之。
8、活痢疾:凌霄花根、葉、牛筋草、羊乳草、半枝蓮各十五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14"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銀杏葉 ─藥用價值遠超白果

■圖文:呂晃禎
 銀杏雖已有數千年的藥用記載,不過銀杏葉以往藥典文獻較少, 20世紀 30年代德國、日本就已開始研究,直到 60年代國內外大量投入研究經費,用於開發和篩選天然藥物時,才赫然發現銀杏葉可貴的藥用價值遠超過銀杏(白果),銀杏葉因此成為醫療保健及化妝品界的寵兒,各國競相發表醫藥論文和研究成果,並研發相關醫藥保健產品。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被譽為地球長壽樹,銀杏樹是中國古老的樹種之一。 
 銀杏葉味甘、苦、澀,性平,歸心、肺二經,功能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化濕、止瀉,適用於肺虛喘咳,心血管等相關疾病。《食藥本草》記載,銀杏葉可用於心悸怔忡、肺虛喘咳(支氣管哮喘)等病症;還有通便、利尿、排毒、解毒功效。現已廣泛運用於失眠、精神官能症、腦神經衰弱,躁鬱症、憂鬱症等症。
 銀杏葉含維生素 C、 E、胡蘿蔔素、鈣、磷、硼等,礦物質豐富,遠超過一般水果蔬菜和可食性植物,在銀杏葉中含有兩種抗氧化劑(生物抗氧化劑是機體內直接和間接具有抗氧化功能的物質),營養性抗氧化劑(維生素 C、 E、胡蘿蔔素、鋅、銅)、和非營養性抗氧化劑(銀杏黃酮、萜內脂、多酚類、兒茶素等)含量也十分豐富,在保護機體不受自由基氧化之侵害具重要作用;由於銀杏葉同時具備營養、保健、治療特點,所以在各領域,皆被開發成各種不同產品。
 研究證明,銀杏葉含有 200多種藥用成分,其中黃酮類物質 46種、氨基酸 8種、微量元素 25種;銀杏葉主要有效成分為黃酮類,因此,具有保護微血管通透性、擴張冠狀動脈、恢復動脈壁血管彈性、提供腦細胞養分、降低血中膽固醇平衡等功用,防止動脈硬化等功能。
 整體而言,銀杏葉具有降壓作用(透過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彈性而降低血壓)和降低血脂作用(降低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心臟血流、保護缺血心肌的功能,預防冠狀動脈硬化、心肌梗塞、心絞痛)、美容作用(減少脂質過度氧化和雀斑產生,抑制黑色素生長,潤澤肌膚,美容養顏)、健腦、強化記憶力、減緩衰老、(降低老人癡呆發生率)、預防中風(增加腦部血流量)、改善末梢循環,減輕經期腹痛和腰背疼痛症狀,還有抗癌作用(銀杏葉萃取物能抑制亞硝酸等致癌物質作用)。
 臨床研究,銀杏葉對於陰性症狀(如想法負面、思維貧乏、行為懶散、退縮、呆滯)的慢性精神症狀有顯著效果,對於改善睡眠障礙,如伍配得宜也有效果。臨床上用於婦女更年期症候群及失眠、健忘、心慌短氣、頭暈耳鳴等都有不錯療效。
 銀杏葉對於抗氧化、失眠、預防老人癡呆等雖有很好的功效,但服用上仍要注意,一般用量約 9-12克為原則,生用有些毒性(吃多了會中毒,引發肌肉抽搐,瞳孔放大),需經炮製後方可服用,有實邪者忌用,孕婦及兒童要慎用;銀杏葉主成分黃酮類化合物,是一種強力血小板激活因子抑制劑,長期服用可能抑制血小板的凝集功能,相對可能增加腦出血的危險性;也不可以和抗凝血劑一起服用,如需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4/10/23"中華日報醫藥網"

白果 老人聖藥

記者戴淑芳/專題報導
 銀杏總給人滋補養生的印象,其實銀杏的果仁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可以通暢血管,預防氣喘、心肌梗塞等疾病,在中國食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角色。
 銀杏樹的生命力非常旺盛,不過,如果直接用種子來繁殖銀杏,可是需要 20到 30年的時間才會結果,因此銀杏樹孕育出的銀杏種仁,營養價值非常高。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表示,銀杏中除了澱粉、蛋白質、脂肪、糖類之外,還富含維生素 C、核黃素、胡蘿蔔素、鈣、磷、鐵、鉀、鎂等微量元素,以及銀杏酸、白果酚、五碳多糖,脂固醇等成分。
 賴怡君表示,除了銀杏果富涵高單位的營養之外,銀杏葉中的黃酮體、氨基酸和氨基酸合成膠原蛋白成份,對人體美容、抑制黑色素生長、保持皮膚光澤與彈性起了不小的作用。
 銀杏在古代被列為皇家貢品,日本人有每天食用銀杏的習慣,西方人的耶誕節則是一定會拿出銀杏來招待客人。就食用方式來看,白果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點、蜜餞、罐頭、飲料和酒類。
 不過,賴怡君提醒,如果食用銀杏的用量和食法不當,容易引起中毒,產生頭暈、腹瀉等狀況,不過這是指食用量過大才會發生的情況,為了預防銀杏中毒,煮熟後再食用或是一次不要食用過多,是最根本方法。
 如果要生食,賴怡君建議去殼、膜心後食用,成人每次大約 5~7粒,幼童則是根據年齡體重每次 2~5粒,隔 4小時後就可再服用;若熟食,每次 20~30粒為宜,如果有去殼、去紅軟膜、去胚煮食,即使劑量大一些,也是不會發生中毒的。
 此外,賴怡君也強調,要請民眾注意,銀杏有活血功能,如果有吃抗凝血劑、阿斯匹林的慢性患者,不宜一起食用,易增加出血風險。

本文轉載自2014/05/22"中華日報醫藥網"


銀杏 營養豐富 養顏美容
溫肺止痰

記者戴淑芳/專題報導
 秋冬季節轉換之際,也是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或是肺氣腫等呼吸道疾病容易發作時節,而「銀杏」具有溫和肺部的功效,非常適合患有呼吸道疾病的病患使用。  
 銀杏是一種中國古老的藥材,但並不是整顆植物都可以當做藥,只有種子,也就是俗稱的白果及銀杏葉可以使用。自古以來,銀杏提取物在中醫藥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本草綱目中記載「白果小苦微甘,性溫有小毒,多食令人腹脹」、「熟食溫肺、益氣、定喘嗽、縮小便,止白濁,生食降痰」。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申一中醫師表示,對氣喘病患來說,銀杏是天然的抗炎劑,能防止因為呼吸道發炎而引起氣喘發作,還可幫助輸送氧氣到全身,氣喘病患由於呼吸減弱,常常不能得到足夠的氧氣,而銀杏能使氧氣更有效地輸送到全身組織,得到充分利用。
 銀杏是秋季的產物,中秋前後正是新鮮銀杏上市的時候,中醫師把銀杏加在藥裡,有「上」、「下」兩個作用,「上」是指有溫肺斂氣、防止咳嗽氣喘的功效;「下」則是指,防止婦女白帶、老人夜尿等。
 申一中表示,因為銀杏含有銀杏醇、銀杏酸和氫化白果亞酸等成分,才能夠化痰止咳、補肺定喘以及通經利尿,因此非常適合患有呼吸道疾病人、婦女及老人使用。
 最後,申一中醫師特別提醒大家, 銀杏果內含有氫氰酸毒素,加熱後毒性就會減若,所以一定要記得煮熟後再食用,而且不能食用過多,假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中毒而感到胸悶、頭昏腦脹,並且有礙消化,幼童少吃為宜。

本文轉載自2010/11/12"中華日報醫藥網"

銀杏活血 不宜與抗凝血劑併用

《2010/10/22 17:09》

 記者戴淑芳∕專題報導
 秋冬換季嚴防心血管疾病發作,坊間也有不少銀杏產品以預防血栓、降低膽固醇為訴求,醫師表示,銀杏有抗凝血功能,但不宜與抗凝血藥劑併用,以免有出血風險。
 在秋天換季的時候,有心血管疾病、常胸悶、心痛的人,因為氣溫突然冷下來,對於高血壓的病人來說,血壓波動較大,血管容易出現極度收縮導致痙攣,直接影響心臟本身血液的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德國的學者從銀杏葉萃取菁華分析其成份,發現銀杏葉中的黃酮體、雙黃酮體、銀杏內酯類化合物等成份,有活化血小板功能,使血液不會凝結成塊,同時能使血管擴張,促進動脈與靜脈的血液循環,因此能預防心血管疾病、腦血栓與中風,黃酮能還能降低膽固醇。
 在氣溫極度不穩定的情況之下,心血管病人除了持續服用控制血壓的藥物、定期檢查心電圖和血壓,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之外,書田診所陳永綺醫師表示,銀杏葉中的成分能活化血液使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因此能用來預防心血管疾病。
 不過,陳永綺醫師表示,許多病患常常會拿著自行購買的銀杏產品,至門診詢問:「是不是真有效果?」但是這些「食品級」的銀杏產品,跟醫療院所開立的「藥品級」銀杏葉製劑,在成分與治療效果上,可以說有很大的差別。
 陳永綺醫師指出,銀杏葉製劑具有抗血小板作用,若併用其他作用類似的藥物時,要非常謹慎,尤其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中風後的患者,千萬不可自作聰明,最好與醫師討論後再選購服用,而原本就已經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更不可「呷好道相報」,誤服來路不明的藥物。

本文轉載自2010/11/12"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12日 星期五

茉莉花(清熱解表、行氣止痛)



■文圖/胡德欽
別名:三白、茉莉、木梨花。
形態:木犀科常綠灌木、葉對生、葉片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突尖、全緣、聚繖花序,頂生或腋生,花白色,果實近圓形,熟時黑色。
性味:味苦、’辛性溫、有毒。
功效:
一、葉:清熱解表、消腫止痛。
二、花:行氣止痛、平肝解鬱。
三、根:止痛、麻醉。
用法:
一、鮮茉莉花適量,水煎當茶飲,治肝硬化。
二、乾茉莉花適量,水煎外洗眼,治目赤腫痛。
三、茉莉花根三分,磨水服,治失眠。
四、乾茉莉花一至二錢,水煎服,治下痢腹痛。
五、茉莉花葉,雞肉金二錢,陳皮三錢,麥芽,穀芽各四錢,山楂五錢,水煎服,治消化不良。
六、茉莉花根、蚤休根各適量,搗爛敷患處,治頭頂疼痛。
七、茉莉花二錢、青果一錢,青茶三錢,水煎服,治感冒,發熱。

本文轉載自2010/11/11"中華日報醫藥網"

本文轉載自2015/02/10"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蘿蔔 呷補時忌食

■王郭丹鳳
 蘿蔔要挑外型直、無鬚根、皮光滑潔白、葉子茂盛者為佳。以指頭彈蘿蔔中端,有沈沈實心的聲音者為上品。蘿蔔的農藥大多灑在葉子上,主要食用的根部,農藥問題並不大,洗淨削皮就足夠了。
 「本草綱目」記載「蘿蔔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糖可臘,可飯,乃蔬中之最有利益者。」而在中醫藥書上記載的功效是:消榖和中、順氣化痰,有散瘀散毒、利尿止瀉,化痰定喘之效。蘿蔔具有幫助胃腸消化的功能。
 現代人常會飲食過量,尤其冬天進補時,更會吃進過多的肉類,油膩腥羶食物,結果補得太過火,而引起胃腸積熱的問題,輕微的會感覺腹部脹悶不適,嚴重的還會導致胸部氣悶,呼吸不順。這時生吃幾片白蘿蔔,或喝杯生蘿蔔汁,或將蘿蔔煮成湯水,將湯連蘿蔔一起吃下,腹脹就可得到舒解。
 蘿蔔有極佳的化痰作用,凡是傷風感冒、咳嗽痰多、氣管虛弱,不妨多飲用生蘿蔔汁或蘿蔔菜餚,都有不錯的效果。中醫在處方上作為化痰的藥物不是使用新鮮的蘿蔔,而是蘿蔔的種子,名為「萊菔子」,用於治療偏向熱症或偏向實症的痰多、咳嗽,甚至於氣喘。萊菔子不僅具有化痰降氣之效,將它炒熟磨成粉末,每次一錢,一天服用二至三次,可有效治療習慣性便秘。
 現代醫藥研究發現,蘿蔔所含的木質纖維具有抗癌作用,因纖維木質素可提高巨噬細胞吞噬細菌,異物和壞死細胞及腫瘤細胞的作用。其所含的糖化酵素,更能分解致癌物質「亞硝胺」。常吃蘿蔔可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石症。
 蘿蔔嚴禁與桔子同食,同食易患甲狀腺腫。服用含有何首烏、地黃的中成藥時,不宜食用蘿蔔。蘿蔔運氣功能頗強,服食人參之類補品,均應忌食,以免影響藥效。
 冰糖蘿蔔湯:將蘿蔔、梨子、生薑皆適量,去皮切片。水滾後,加入上述食材,煎湯至爛熟,起鍋時加入冰糖調味。可治療傷風感冒、咳嗽痰多。
 

本文轉載自2010/11/11"中華日報醫藥網"

野黃菊(疏風清熱,消腫止痛)


■平凡
又名:野菊花,一枝黃花,黃花一枝香,野菊,苦薏。
生長環境:生在溝邊,山坡,田邊,路旁灌叢或林綠中。
採集加工:藥用全草或花。秋天採花,陰乾或蒸後晒乾使用!金草解用或晒乾使用。
成分:全草含有酚,鞣質,檞皮苷,芸香苷,紫雲芙苷,鼠李葡萄苷,揮發油,皇甘,煙酸,矢車菊苷,乙醇酸,煙酸,黃酮類,揮發油等等。
性味: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
性態疏風清熱、消腫止痛、明目降壓、解毒涼血之功。
主治:治高血壓、眼睛紅腫、疔瘡腫毒、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炎、乳癰、肝炎、腎炎、痢疾、喉嚨腫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頭風、小兒驚風等症用量十至二十克。
方例:
1、治高血壓:野黃菊花十五克沖泡以茶飲或野菊花、單決明、夏枯草各十克水煎服用,或野黃菊、鈎藤根,夏枯草各十五克水煎服用或野菊花,五斤草,決明子各二十克水煎服用。
2、預防流感,流行腦炎:野菊花莖葉、臭腥草、金銀花藤各三十克,加水五百毫升,煎存二百毫升,每次服二十毫升,每日三次。
3、腎炎:野菊花、連錢草、車前草各二十克水煎服用。
4、疔瘡腫毒:野菊花、蒲公英、土地丁各三十克、金銀花六十克水服用或野黃菊三十克,以半酒水煎服用。
5、治頭風:野黃菊十二克水煎服用。
6、治小兒驚風:野黃菊三十克,生薑二片,共為搗爛取汁,以開水沖服。
7、眼睛紅腫:野菊花二十克,單明子十二克,蟬蛻五克水煎服用。
8、跌打損傷、閃腰:野黃菊根十五克,水煎分二次服用或野黃菊適量炖青殼鴨蛋一粒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10"中華日報醫藥網"

胃食道逆流胸口灼熱痛 情緒抑鬱、脾胃虛弱都是致病原因

蘇聰明
 胃食道逆流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一般都是因國人飲食西化,嗜吃高熱量、高油脂食物,生活作息不正常,工作壓力太大造成胃與食道連接的賁門張力鬆弛所致。由於這種病症常出現胸口灼熱痛很容易和心臟病混淆,所以常被民眾誤為心臟病而加重病情。
 有兩位患者胸口灼熱痛,都以為是心臟病造成,自行服用心臟藥,不但症狀未獲改善,還差點惡化,檢查發現,胸口灼熱痛和心臟病無關。其中一名 50歲先生的胃食道逆流,幾乎連吞嚥食物都覺不舒;另一位 34歲女士,胃食道也有逆流,讓她胸腹部疼痛難受,嘔酸反胃,最後服用中藥,疏通局部積滯,調理脾胃功能,恢復正常生活。
 因此建議民眾萬一發生胸口灼熱痛,服用藥物也無法緩解,最好到醫院照胃鏡是不是胃食道出了問題?或是其他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恢復健康。
 中醫稱胃食道逆流為反酸,主要病因除與脾胃升降功能失調有關外,情緒抑鬱,脾胃虛弱,或因外邪侵襲,以致肝胃不和,胃氣上逆,胃酸、膽汁等反流至食道而發病。
 一般可分為下列三種情況用藥:
 肝胃氣逆型: 胸腹灼痛,平臥時症狀更加明顯,胸悶,噯氣,口苦,吐酸水,治療方式宜以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為主,藥方如柴胡疏肝散加減。
 肝胃郁熱型: 胸腹灼痛,吞嚥時更會加重,口苦咽乾,喜喝冷飲,吐酸水,大便秘結,治療方式可採清肝泄熱,和胃降逆為主,藥方有化肝煎加左金丸加減。
 氣虛血淤型: 胸腹刺痛,吞嚥不順,嘔吐,疲倦無力,食慾不振,大便稀軟,治療需補氣健脾,化淤降逆,藥方常用補氣運脾湯合通函湯加減。
 對於容易罹患胃食道逆流患者,除了對症治療,也要養成個人生活與飲食的習慣,例如不熬夜,少吃油炸,不抽菸喝酒,並避免咖啡、碳酸飲料、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療效及防止再次復發。
 (作者蘇聰明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


本文轉載自2010/11/1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穿地龍(滋陽瀉火、消渴止煩)


■平淡
又叫:知母,知母肉,毛知母
藥理:
(1)知母抽取對大腸菌引起之發熱具有解熱功用。
(2)麻痺呼吸中樞神經。
(3)降下血壓作用。
用途:
性味:味辛,苦,性寒,入胃,腎,肺三經
功用:具有滋陰瀉火,消渴止煩,滑腸潤燥,安胎化痰
主治:久熱不退,勞熱骨蒸,肺熱咳嗽,祕結,口腔炎,咽喉炎,口腔潰瘍,紫斑,過敏性皮膚疹,泌尿系感染,小便不利,久瘧下痢盜汗等在凡脾胃虛,消化不良,大便塘泄者禁用用量 3~ 12克,大量 15克~ 25克。
炮製與配位:
炮製: (1)上行酒浸, (2)下行鹽水拌,配位:得酒良,忌鐵。
用法:
(1)小便不利:知母、黃柏各 15克水煎服用。
(2)秘結:穿地龍,黃柏,蒼朮,牛七各 10克研末每次 3克服用。
(3)久熱不退,知母,石膏,青蒿,麥門冬,鱉甲,牛七,橘紅各等分加小環釵,金銀花,南豆花各 10克水煎服用或竹葉心,知母生石膏(打碎先煎)各 15克,麥門冬,黨參,半夏各 12克,灸甘草 3克水煎服用。
(4)治盜汗:穿山龍 10克,黃柏 6克,熟地黃 30克,山楂,茯苓,澤湯,山藥,丹皮各 12克水煎服用或知母 15克,丹皮 6克,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各 10克,灸甘草,薄荷各 6克,生薑 2片水煎服用。
(5)治腎火亢盛:知母,白芍,甘草各 15克水煎服用或知母,甘草,防風,石膏各 15克,山槴仁 3克,藿香 20克,研為細末,每次服用 6克,用溫開水調服用。
(6)治尿路感染:知母,茅根,金銀花各 10克水煎服用。
(7)治口腔炎,咽喉炎:知母,白盧薐各 10克,露蜂房,甘草 6克水煎服用。或配玄參,生地黃,甘草 15(克 ),露蜂房,甘草 6克水煎服用。
(8)治糖尿病:知母,天花粉,麥門冬各等量水煎服用。
(9)治紫斑與過敏性皮膚疹:穿山龍根,莖加適量醋磨汁,擦患部。
 

本文轉載自2010/11/09"中華日報醫藥網"

改善冬季癢症狀 中醫嘛有效

記者翁順利/南市報導
 最近天氣轉冷,許多皮膚體質敏感的民眾紛紛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求助治療「冬季癢」的症狀,中醫師王致中建議患者應從致病癥結的血虛,進行長期和徹底的療養,患者必須有耐心配合,即可逐漸改善病情。
 遍身作癢,走竄無定,抓破血溢,隨破隨收,反覆發作,即是冬季癢的標準症狀,王致中說,這些症狀會於每年冬春兩季加重,造成皮膚粗糙,色素沉著,屬於中醫的「癢風」、「癢疹」、「血風瘡」等,也就是缺脂性皮膚炎,不論何種證型,血虛都是根本。
 血虛型採養血祛風,常用四物湯加減,不可過度節食;陰虛型治療除養血袪風外,使用四物及天門冬、麥門冬、沙參、玉竹、天花粉、玄參、知母、黃柏;血熱型以清熱解毒涼血為主,常用黃連解毒湯輔以生地、金銀花、連翹、牡丹皮、鮮蘆根、赤芍、薏苡仁;瘀血型宜活血化瘀,常用桃紅四物湯或血府逐瘀湯加減;血虛感寒型可用四物湯合當歸四逆湯,忌食冰冷及生食。
 王致中補充說,民眾應養成平時多喝水和運動的習慣;飲食上不宜過度清淡,適量的油脂是必須的,平時可多吃一些堅果類食物。可使用四物湯來養血,直接熬煮或做成藥膳,消化不佳或有熱象者,用生地代替熟地,記得忌食辛辣與酒。

本文轉載自2010/11/09"中華日報醫藥網"

仙丹花(清肝降壓、活血散瘀)


文圖/胡德欽
別名:紅繡球、五月花、山燈花、賣子木。
形態:茜草科常綠灌木,葉對生,葉片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尖,全緣,莖分枝,聚繖花序,頂生,花深紅色,漿果近圓形,熟黑色,一般栽種多為公園,庭園等景觀植物,花期全年,很受喜愛。
性味:根:味甘、淡、性涼。
功效:
一、莖、葉:跌打損傷、瘀血疼痛。
二、花:高血壓、月經不調。
三、根:清肝降壓、行氣止痛;活血散瘀。
用法:
一、仙丹花 10至 15公克、水煎服、治高血壓。
二、仙丹根 80公克、甘草 10公克、水煎三小時一次服、治肺結核咳血。
三、仙丹花莖葉適量,搗敷患處,治跌打損傷。
四、仙丹花花五至六錢,水煎服,治經閉,月經不調。

本文轉載自2010/11/08"中華日報醫藥網"

活血袪瘀藥 行血 散瘀 利痺 消腫止痛

/王鼎源
 活血袪瘀藥又叫活血化瘀藥,簡稱活血藥。該類藥中作用較強者,又稱破血藥。本類藥適宜於瘀血症,有通利血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的作用,能行血,散瘀,利痺,消腫止痛。
 瘀血指血液瘀滯於體內,包溢出血管外而積存於組織間隙;或因血液運行受阻而滯留於血管內以及瘀積於器官內。臨床各科的疾病都可出現瘀血,表現出疼痛部位固定不移或麻木;體內外出現固定的腫塊或血腫;出血時夾有紫黯色血塊,皮膚、黏膜、舌質出現瘀血斑等。瘀血既可是多種病症的致病因素,又是不少疾病發展過程中的局部症候,但不管怎樣,瘀血總是影響人體正常功能,需去除。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凝,故活血袪瘀藥往往和行氣藥同用,以增強行血散瘀藥的作用。本類藥物不宜用於婦女月經過多,孕婦及有出血傾向的瘀血病症。
 川芎:是集行氣和活血為一體的活血袪瘀藥,用於月經不調、痛經、閉經、難產、產瘀阻腹痛、脅肋作痛、肢體麻木及跌打損傷、瘡癰腫痛等病症。川芎辛散性溫、陰虛火旺、月經過多、出血性疾病不宜。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用於身體各部份的多種疼痛症候,既能活血、又能行氣、止痛之功又強、治胃痛、腹痛、疝氣痛、心絞痛、痛經、胸脅痛、瘀血身痛、跌打傷痛、經不同配伍廣泛使用。
 乳香:生用氣味辛烈,對胃有刺激,多外用於跌打損傷及瘡瘍不斂口,為末外撒、有消腫生肌之效。內服乳香,多用炒製品,既緩和了刺激性,又便於粉碎,適宜於內、婦、外、傷諸科見有瘀滯疼痛之症,如痛經、經閉胃痛、風濕痺痛、跌打疼痛,取其活血止痛之功。
 紅花:有辛散溫通之性,能活血袪瘀,通調經脈,適於多種瘀血症,常配伍桃仁、當歸、川芎等品。如熱鬱血滯的斑疹色暗,取本品可活血化滯。臨床多種瘀血阻滯為患或血行不暢、如冠心病、心絞痛、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多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08"中華日報醫藥網"

治早洩 從氣血陰陽肝腎下手


/陳俊銘
 「醫師,我那個太快了,怎麼辦?」老王尷尬的問著,性是人生大事,性生活的滿足和協調是男女間感情重要的基礎,性可以使人變得青春,精力旺盛,充滿希望。幾千年來,追求性福的生活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因為它是那麼的美好!
 早洩是很多男性的困擾,不論年輕或年老,都有可能發生。男性的尊嚴為之而喪,讓女性覺得又氣又好笑,千軍萬馬準備廝殺,卻只能草草鳴金收鼓,可惜啊!根據馬斯特和強生的定義,早洩是:「無法在半數的性行為次數中控制自己射精的過程,滿足伴侶的需求。」事實上定義相當困難,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例如:
 1‧以時間做標準:由陰莖進入陰道算起,到射精為止時間超過卅秒即為正常,但也有人認為能達到一分半至二分鐘才不算早洩。
 2‧以陰莖在陰道內的抽送次數做標準:十次以上為正常。
 3‧以性伴侶的反應做標準:一半以上的行房次數能使妻子達到高潮才不算早洩。
 4‧以控制射精反射的能力做標準:凱布蘭的定義是,射精原本是種不能控制的反射作用,但經過學習訓練之後應能改觀,如果一直不能控制的反射行為,就是早洩。
 性生活除了肉體的接觸也是心靈的契合,不應該有一定尺度來衡量何者是合格。所謂早洩是整個性行為過程的不滿意,大部分是精神或心理狀態的表現,只有一小部分是屬於病態。
 中醫治療早洩可說是拿手,在辨證論治的精神下,了解患者的體質,從氣血陰陽肝腎下手,氣虛則以補中益氣湯,人參養榮湯為主,血虛則四物湯,八珍湯、歸脾湯為主;陰虛則以知柏地黃丸為主,陽虛則以右歸丸為主;肝氣不順則酌加加味逍遙散,柴胡疏肝湯,腎精不足,腎氣虛衰,可以金鎖周精丸,左歸丸,還少丹等加減鹿茸、龜板、阿膠、肉蓯蓉、巴戟天等。配合針炙關元、氣海、腎關,針上加文粒灸,配合火罐,若是效果還是不明顯,可配合 ?骨穴位注射,以維生素 B1、 B12、中藥銀杏,改養循環,營養神經,臨床治療早洩效果很好,性可以使人如獲重生,原本槁木死灰,變成生意盎然。
 照片註解:
 巴戟天、肉蓯蓉、鎖陽、枸杞、人參、淫羊藿為常用治療早洩中藥。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0/11/08"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9日 星期二

竹苓(利便行水、寧心益氣)


■平凡
別名:豬苓,地烏桃。
性味:味甘苦淡,性平,歸腎、膀胱二經
功能:苦泄滯,淡利竅,甘助陽,升而能降,開腠發汗,利便行水,寧心益氣,調營理衛,定魄安魂(註解:營主血,衛主氣,肺藏魄,肝藏魂。)
主治:
(1)治傷寒,溫疫大熱(註解:大熱利小便,也分消之意)
(2)懊消渴,腫脹,淋渴,泄痢,痎瘧(註解:瘧多由暑,暑必兼濕,經曰:夏傷於暑,秋為痎瘧)。
(3)治小便不利,尿痛,尿血,小腹脹滿(如急性尿道炎,白帶下等症)
副作用:其耗津液,多服損及腎、昏目。
炮製:去皮使用。
方例:
1.治腎炎水腫:五苓散:茯苓 20克,豬苓,白朮各 10克,澤瀉,桂枝各 6克,水煎服用或服豬苓湯:豬苓,茯苓,滑石,澤瀉各 10克,阿膠珠 5克或加車前子,牛膝各 15克水煎服用。
2.用於治療小便不利,尿痛,尿血,小腹脹滿(如急性尿道炎)可用道赤散:川木通,生地黃,竹苓各 6克水煎服用或竹苓,車前子,萹蓄,牛膝各 10克水煎服用。
3.腳氣水腫:地烏桃,桑白皮,木通各 6克,紫蘇葉,赤茯苓各 10克,研末,加生薑、蔥白各 6克水煎服用。
4.泄瀉:竹苓,黃柏,白頭翁,秦支各 10克水煎服用。
5.治白帶:豬苓,黃柏,車前子各 6克(布包),芡實,山藥各 10克,白果 15克(打碎),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07"中華日報醫藥網"

中醫的冬病夏治

■王鼎源 
 「冬病」是指冬季好發或病情容易加重的疾病,例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風濕性關節炎,手腳冰冷症,胃寒腹痛腹瀉等。「夏治」則是選擇炎熱的夏季,針對這些冬天好發的疾病,採用適當的藥物予以治療。
 冬病夏治法屬於「緩則治其本」的治療原則,最初源於「內經」,也就是說,人與自然界之間存在許多相互的關係,四季陰陽的變化,視為自然界萬物生長延續的根本,所以在春、夏二季應致力於養陽;秋,冬二季則應致力於養陰,順從四季變化的規則,就能與天地萬物共生,疾病自然不會到來。
 至於為什麼要冬病夏治?中醫理論認為,體內如果有凝寒之氣,就必須在夏季時,自然界與身體陽氣都很充盛之際,用溫裡怯寒藥來消除體內的凝寒之氣,消除冬病根因。
 冬病夏治的方法,是外以溫灸四伏貼,內服培元固本湯。夏季人體皮膚毛細孔,會呈現張開狀態,氣血暢通,肺氣舒暢,藥性易於深達臟腑,以藥物灸貼法外治,對於冬季好發或加重的疾病,可防患於未然,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並可輔以「培元固本湯」來調養肺、脾、腎功能。
 培元固本湯的材料為黃耆、黨參、巴天、補骨脂、五味子、芡實、生薑、紅棗、山藥、枸杞子、肉桂、杜仲、粟子、土雞肉、紅蘿蔔等。
 冬病往往是因「水毒」所引起的併發症,而水毒是因為體內水分的代謝異常,或是食用過多冰冷的食物所引起的病症,也就是寒邪和濕邪所引起的身體異常狀態,例如過量食用冰冷的食物,造成消化能力降低,體內熱量減少,便影響肺腎的協調關係,加重冬病的症狀。
 而食用這款藥膳,具有溫肺益腎,兼顧治療脾胃虛寒患者,並且可以調節免疫功能,促進身體的能量代謝,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鞏固四伏貼療效,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

本文轉載自2010/11/06"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

前胡(瀉下氣、除實熱)


■平淡
品質:以皮白,肉黑,味甘,氣香者為佳。
配伍: 1.半夏為使, 2.惡皂角, (3)忌火
性味:
(1)辛:以暢肺解風寒。
(2)甘以悅脾理胸腹
(3)苦:瀉厥陰(肝)之熱。 3.寒:散大腸(膀胱)之邪(註微寒一之微溫) (5)性陰而降。
入經:肺、脾、肝、膀胱四經。
功能:具有功專下氣,氣下則火降痰除(註解氣有餘,則足火,火則生痰)可以除實熱。
主治:肺熱咳嗽,急性氣管炎,風熱感冒,頭痛,發熱,鼻寒,咳嗽,流鼻涕,痰熱氣喘,小兒疳積,痞膈霍亂,明目安胎,痰稠氣逆,胸悶煩熱,舌苔黃膩。
方例:
(1)治肺熱咳嗽:前胡,桑白皮,麥門冬,杏仁各 6克,貝母 10克,甘草 3克水煎服用或前胡,麻黃各 6克,杏仁,生石膏先前各 20克,甘草 3克水煎服用。
(2)治肺炎,支氣管氣喘: (1)青龍潟:前胡半夏,麻黃,炙甘草,芍藥,白芷,桂枝(去皮)各 10克,細辛,炙甘草,細草 6克水煎服用或麥門冬,辛夷,前胡,百合,黃芩,山槴子,知母,石膏各 10克,枇杷葉,甘草各 6克,升麻 3克水煎服用。
(3)治頭痛,發熱,鼻塞,流鼻涕,咳嗽:細辛湯:細辛,桂枝,半夏,前胡,生薑各 6克,桔梗,甘草各 3克水煎服用或前胡,牛蒡子,桔梗,桑葉,荊芥,野菊花,北杏仁各 10克,薄荷(後下),甘草各 6克水煎服用。
(4)小兒疳積:仙鶴草、前胡各 15克水煎服用或柴胡,柚葉藤, ?心草,各 30克水煎服用或菊花木,前胡各 10克水煎。
(5)視力減退:前胡,防風,千日紅,黃芩,千里光各 10克,白芷,黃蓮,川芎,枳殼,山槴子,桔梗各 15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1/05"中華日報醫藥網"

神奇芝麻 抗老防衰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可別小看一顆顆小小的芝麻,芝麻的功效可大的呢!根據研究顯示,芝麻含有芝麻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劑,可清除自由基,具有抗老防衰的功能;如果想要抗老防衰,常吃芝麻就對啦!
 根據研究發現,每天吃 40克的芝麻,可降低人體血液中的 1成膽固醇,且可有效延緩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時間,甚至還可防癌;台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陳珮蓉表示,芝麻含有很豐富的芝麻素、芝麻酚和芝麻醇,這些都是很好的一種抗氧化劑,不但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甚至可降低人體血液中的膽固醇,因而能有降血壓的作用,能夠達到抗老防衰的功效。
 芝麻有黑芝麻與白芝麻之分,黑白芝麻都可炸成油,麻油雞或是麻油炒川七等多以黑芝麻油入菜,而涼拌食材則以白芝麻油為主;陳珮蓉營養師說,芝麻的營養價值最高的是整顆的芝麻,而且要炒過的芝麻最好,因為炒過的芝麻能使芝麻素的含量大,若是炸成芝麻油,則芝麻的纖維素就不含在內。
 千禧之愛基金會曾經邀請專家評選出可遠離代謝症候群的 7大超級食物,芝麻就是其中之一,芝麻被評選出是最佳的堅果種之類食材;所以,陳珮蓉營養師指出,要吃芝麻,最好就是整顆吃,而且是要炒過之後再吃,不過,由於芝麻不易消化,對於有些胃腸功能不好的老人或小孩,很可能會整顆進,整顆出,因此,就可以將芝麻磨成粉之後吃,而且要現磨現吃,才能減少抗氧化成分的減少。
 由於芝麻很容易壞,易使得芝麻的抗氧化成分被破壞,所以,在儲存時要放在不透光的容器中,而且一旦過了保存期,即不要再食用,要吃新鮮的芝麻,才健康。
 
本文轉載自2010/11/03"中華日報醫藥網"


滋陰補腎 肝腎陰虛者不妨多吃

《2010/09/28 21:00》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你愛吃芝麻嗎?在平常食補的食材中,芝麻所扮演的角色非同小可,芝麻可炸製成麻油,也可製成芝麻糊、芝麻醬,甚至還有芝麻糖可食用;中醫師指出,芝麻有滋陰補腎的功效,對於肝腎陰虛者,即可以多食芝麻。
 對於產婦坐月子時必備食補麻油雞,就可說明芝麻的重要性;在平常的飲食中,芝麻不但可用來炸成芝麻油做為調味油使用,還能磨成粉做成芝麻糊當點心,也能直接炒一炒放在每餐吃的飯上面搭配吃,甚至燒餅、糕點上也能放上芝麻食用。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王惟德表示,芝麻能滋陰補腎,對於肝腎陰虛以及腰腿無力的人,可常吃芝麻,而且芝麻味甘,性平,可益肝補腎,所以,平常早餐就可以將芝麻糊當早餐吃,尤其是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常吃芝麻,可以有如同補充關節液的效果。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也指出,黑芝麻與白芝麻都有滋補肝腎的功效,至於黑白芝麻的差異點還在於黑芝麻比白芝麻燥熱,所以,對於體質燥熱者,就不要吃太多黑芝麻。
 林在裕醫師並指出,黑芝麻含有頭髮生長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與多種微量礦物質,所以有助頭髮烏黑亮麗;由於黑色的食材均可入腎,以及有使頭髮烏黑亮麗的效果,例如黑芝麻、黑豆、黑木耳、黑棗與何首烏等,在使用藥膳食補時就可互相搭配。
 另外,麻油雞對於產後婦女更是必備食材;林在裕醫師則指出,婦女產後吃麻油雞,可幫助產婦子宮收縮,使惡露排出,滋陰補血,促進乳汁分泌,並有利產後恢復,但對於懷孕婦女則不適合吃,因為會使子宮收縮,有早產或流產的危險。
 
本文轉載自2010/11/03"中華日報醫藥網"

纖維質多 可潤腸通便

《2010/09/28 21:00》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芝麻竟然還有潤腸通便的功效,中醫古籍中即記載有芝麻可以潤腸通便,而根據營養分析,芝麻能夠潤腸通便,主要還在於芝麻除了有油脂、蛋白質、礦物質與微量元素之外,芝麻還有豐富的纖維質,進而能達到潤腸通便目的。
 芝麻的營養成分多,不但含有益健康的油脂,甚至於連有益腸道的纖維質都很多;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即表示,芝麻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是潤腸通便的好食材。
 台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陳珮蓉則指出,芝麻要整顆吃才有豐富的纖維質,炸製成油之後的芝麻油,其所含纖維質營養素就較少,所以,平常可將芝麻磨碎後製成芝麻糊食用,或是將芝麻粉加在牛奶中喝,甚至可加在精力湯中食用。
 不過,對於要炒過的芝麻才能讓其中所含有的芝麻素含量增高;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王惟德則指出,生芝麻屬性寒,但炒過的芝麻就變成溫熱性,適合體質虛寒,氣血不足者。
 王惟德醫師進一步表示,其實,芝麻磨粉之後,其中所含成分就能充分發揮,但如果要吃炒過的芝麻,對於有口乾舌燥、眼睛容易紅腫體質的熱燥者,則不可多吃,以免造成體質過於燥熱。
 
本文轉載自2010/11/03"中華日報醫藥網"


油脂、熱量高 別吃太多

《2010/09/28 20:59》

 記者關嘉慶/專題報導
 芝麻所含有的油脂含量也很高, 1顆芝麻,其中有 1/2幾乎都是油脂;營養師強調,芝麻雖然是很健康的油脂,但是,芝麻也不可多吃,以免攝取過多的油脂含量!
 芝麻所含有的油脂是很健康的油脂,主要還在於其中所含單元不飽脂肪酸的比例高;台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陳珮蓉指出,芝麻所含有的油脂是單元不飽合脂肪酸,所含有的飽合脂肪酸低,也有多元不飽合脂肪酸,所以,芝麻所含有的油脂是非常健康比例的油。
 陳珮蓉營養師進一步表示,雖然芝麻油的油脂要比一般的油脂優點多,但是,也不可以多吃,因為芝麻所含有的熱量也很高;一般湯匙 2匙的芝麻,就有 1份的油脂,所含熱量有 45大卡,所以,要吃芝麻,就要扣掉平常的油脂攝取量,以免攝取到過多的油脂。
 陳珮蓉營養師舉例,平常早餐時要吃芝麻,這時就最好不要吃奶油,或是平常炒菜時的烹調用油要少用,改用蒸煮方式;尤其是有體重過重者,血脂肪不正常者,如果多吃油脂就反而對健康不好。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表示,芝麻的脂肪含量高, 1顆芝麻,其中有 1/2幾乎都是油脂,但是由於是植物性油脂,要比動物性油脂好,而且芝麻所含的必須脂肪酸多,主要為亞麻油酸,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脂肪酸,對人體而言相當有益,比較不會有 3高的問題,也可減少有害脂肪的攝取。
 
本文轉載自2010/11/03"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烏頭類藥材配伍禁忌研究近況

◎文╱鍾瑩慧

常用之烏頭類中藥材包括有附子、川烏和草烏,這三者均屬毛茛科植物,附子為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乾燥子根;川烏為烏頭的乾燥母根;草烏為北烏頭(Aconitumkusnezoffii Reichb. )的乾燥根。這三種藥材雖然都含烏頭鹼(aconitine)、次烏頭鹼(hypaconitine)、中烏頭鹼(mesaconitine))等成份,但其他化學成分各有所異,在臨床使用上也有明顯的差別。臨床上附子可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川烏、草烏則具有祛風寒濕,溫經止痛作用,川烏、草烏的差別在於川烏側重祛寒濕痹症,草烏側重祛風止痛。

烏頭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因「有大毒」列為下品。現代研究亦顯示川烏具有鎮痛、抗炎1和免疫調節2活性,但因含烏頭鹼,毒性大,常因用藥不當造成中毒甚至死亡。臨床上除了注意藥材本身品質外,對烏頭的配伍禁忌歷代本草亦多有記載,其中流傳最廣的是金元時期張從正《儒門事親》所載的十八反,文曰:「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半蔞貝蘞芨攻烏」指的就是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芨與烏頭同用會產生毒副作用。對於十八反對岸之《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歷來將它列為中藥臨床應用的配伍禁忌,但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為古今臨床均有應用。

烏頭與半夏在同一處方中使用,首見於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3,該書《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篇》載:「寒氣厥逆,赤丸主之。」赤丸由茯苓、細辛、烏頭、半夏和朱砂組成。而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卷七「大八風散」方中附子與白蘞同用3,方由巴戟天等32 味藥物組成,主治諸風濕痹腳弱。有學者對《千金要方》與《千金翼方》的方劑進行統計,結果發現半夏配烏頭方13首,半夏、瓜蔞配烏頭方4首,半夏、白蘞配烏頭方2首4,這說明了同方中使用十八反的藥物並不是極少數的特例。在現代臨床醫案部分,學者統計近50年來收錄在中醫藥期刊文獻數據庫的資料發現,同方使用十八反藥物的有1957份,主要是針對一些疑難病,其中烏頭(附子)組的有1530份、甘草組的有422份、藜蘆組的有5份5。烏頭(附子)組中以烏頭(附子)與半夏的應用最多,烏頭、半夏的複方主要針對各種風寒、風濕性肌肉、關節腫痛,其次是各種癌性或神經性疼痛、中風或中風後遺症。附子、半夏的複方主要以痰、瘀所致心腦血管疾病,或虛、寒所致消化系統及呼吸系統疾病為主。

對於「半蔞貝蘞芨攻烏」的真實性,憑著現代分析技術的日益發達,學者以高效液相層析法(HPLC)分別測定各組間烏頭鹼的濃度,提供了「半蔞貝蘞芨攻烏」的科學根據,相關數據列表如下6。

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產生、演進,有歷代許多著名醫家的參予,千百年來做為我們臨床用藥的指導,迄今仍有一定的臨床意義,藉由新分析工具的運用,我們對先人的智慧獲得了進一步的了解與更新,雖然目前尚未獲得一個肯定、可普遍推廣的結論,但想必一個可以預見的未來已不遙遠。

參考資料
1. 川烏煎煮時間、劑量與藥效的相關性研究.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06, 22 (5):30~32
2. 蜜煮川烏對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影響的實驗研究.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4, 27 (2):68~70
3. 十八反古今臨床應用述要.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0, 26(2):85~88
4. 十八反藥物半夏烏頭同方應用的文獻理論探討. 湖南中醫藥導報 1999, 5(12):40~41
5. 中藥十八反的現代臨床應用數據分析與思考.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 2010, 16(5):231~235
6. 川烏與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芨配伍禁忌的化學研究. 化學學報 2010, 68(9):889~896
(本文作者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 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92期" 99/10.11~ 10.17

淺談天麻

◎文╱黃學文

一、基源與命名
天麻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多年生蘭科草本植物Gastrodia elata,單一莖、直立,根部如地瓜般長有塊莖,為天麻,莖紅褐色,又稱赤箭或定風草,是腐爛的橡樹根上與其他磨菇共生的半寄生植物,開白色小花,花期短,無毒,歸肝經,美其名為上天賜予之靈藥而用「天」字,能解除人麻木之症而取「麻」字,合稱為天麻。

二、功用
天麻之功效主要為祛風,用來治療肝腎陰虛而引起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失眠或肝風痰濕所導致之偏頭痛;對風寒濕痺所造成之關節疼痛,肢體麻木也有部分療效。此外,在《神農本草經》中天麻被列為上品,對人體亦具有補益強壯之效,可長期服用,書中記載「久服益氣力,長陰肥健」;而在《本草別錄》中亦記載服用天麻可「輕身延年」;《大明本草》載天麻能「助陽氣,補五勞七傷」,可見其亦有補益強壯之作用。

三、主治
天麻臨床常用於「虛證」,尤其是對肝腎精血虧虛之症,可補益肝腎,使精血充足,肝木得養,虛風自然能平息,其所以善驅外風,在於補腎而骨堅,養肝而筋強,因此,筋骨強健自然不受風邪之害,而能止痺痛。可見若專以祛風而論其天麻之功效,有失天麻之本質。

四、配伍
天麻有平肝潛陽之功效,為治眩暈、頭痛之要藥,由於臨床治療之需要,常用之配伍舉例如下:1. 治肝陽上亢所引起之眩暈、頭痛,可與藤、黃芩、牛膝等同用,如《雜病證治新義》之天麻鉤藤飲。2. 治風痰上擾所致的眩暈,可與半夏、白、茯苓等同用,如《醫學心悟‧卷三》之半夏白天麻湯。3. 治偏正頭風頭痛、眼目昏花,可與川芎、白蒺藜、荊芥等同用。4. 治風濕痺痛、肢體麻木、手足不遂等證,可配伍草烏、麻黃等同用。

五、活性研究
目前從天麻所分離出之化學成分有:天麻素(Gastrodin)、天麻元(HBA,對羥基苯甲醛)、對羥基苯甲醇、香莢蘭醇(Vanilylalcohol)等酚性成份,還有十六種胺基酸,及豐富的微量元素(鋅,鍺,硒,銅)。目前針對這些成分所進行的藥理活性篩選,包括有:
1. 中樞神經系統:抗驚厥、鎮靜、催眠、鎮痛和促智抗衰老活性,主要是針對降低腦內之多巴胺(DA)和去甲腎上腺素(NA)之含量,並抑制中樞DANA功能神經末梢對DANA之重攝取和儲存等假說。
2. 心血管系統: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增加心血輸出量,並促進心肌細胞能量代謝,改善心肌血液循環,增加抗損之活性。
3. 呼吸系統:對一些高溫或高海拔地區作業人員可能具有保護作用,並具有鎮咳、祛痰和促進膽汁分泌等作用。

六、禁忌
雖然坊間常將天麻功效比做山蔘,且多食無毒,但患者如有血虛或類中風症狀,口乾便秘者,不宜使用。為發揮療效,避免不良反應,使用前仍應諮詢藥師或中醫師。

參考資料
1. 中國中醫藥報/孫凌志-淺談天麻的性能功效
2. 崔晉圭著”我國藥用草,花,樹木2”(認識天然植物)
3. 中藥學(下)(顏正華主編,知音出版社87.2)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90期" 99/09.27~ 10.03

感冒、咳嗽糖漿過量 易傷肝腎 

◎文╱台南市記者張弘和

近日天氣溫差大,正是感冒的好發季節,感冒、咳嗽糖漿是指示用藥,不少民眾會自行到社區藥局購買,這兩種糖漿帶有甜味好喝又治病,一次飲用只能10c.c.,但是有的民眾拿藥水當白開水喝,且1次就喝掉2、3瓶,殊不知藥水一旦喝過量,不但會成癮,甚至嚴重時會造成洗腎等結果。根據統計,國人一天至少喝掉21萬瓶感冒糖漿,但是飲用前大多數的民眾都沒有注意說明且都一仰而盡,親愛的社區藥局藥師同仁,在您執業時有沒有告知民眾一些基礎的用藥安全呢?現在就位您準備一份「武功秘笈」!

感冒糖漿主要成分為:1.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2.鹽酸甲基麻黃素dl-Methylephedrine hydrochloride 3.抗組織胺Chlorpheniramine Maleate 4.咖啡因Caffeine anhydrous等4種,少數感冒糖漿會加入5.甘草Glycyrrhiza。

乙醯胺酚,即所謂的普拿疼,作用為止痛及退燒,一瓶60cc的感冒糖漿,內含900毫克的乙醯胺酚,正確用法是一次喝10cc,1天3次,曾有一名農夫1天喝6瓶,造成藥物過量,會引起肝傷害。鹽酸甲基麻黃素主要是鎮咳使支氣管擴張,可能會引發血壓升高,過量會導致呼吸換氣困難,成癮性。Chlorpheniramine Maleate是長效型抗組織胺,可緩解流鼻水、過敏症狀,但會引起嗜睡現象,若功課繁重或正從事具危險性之實驗、工作的人,請謹慎使用。咖啡因具有中樞神經興奮作用,可降低感冒引起的嗜睡及疲勞等症狀,長期過量使用也會傷肝、腎、成癮性。甘草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材,用途廣泛,常用於緩解咳嗽,祛痰、咽痛喉炎,或治療胃腸疾患,胃炎、胃潰瘍,胃痛。許多感冒糖漿會添加甘草,然而長期或大劑量服用甘草可能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造成水腫、高血壓、低血鉀、代謝性鹼血症。嚴重者會心律不整、肌肉無力。

咳嗽糖漿成份有「可待因(Codeine)」,是一種與嗎啡結構相似的藥物具有成癮性,一次只要喝十至十五西西的感冒糖漿就有止咳效果,長期且大量飲用,就會上癮,更誇張的是,有人把含可待因的感冒糖漿當成飲料喝,有病沒病都喝,產生耐藥性及心理、生理依賴性,最後往往以肝病或洗腎的悲劇。

全國各地方衛生局提醒一般民眾誤信廣告,把感冒糖漿當成萬靈丹,認為可以治百病,身體酸痛、頭痛及不適症狀只要喝感冒糖漿就OK,而不去找疾病發生的成因,這是不對的就醫態度。因為身體不舒服可能是不同疾病的警訊,應立即就醫,而不是買成藥服用,延誤就醫時間。社區藥局藥師應在民眾購買藥品之前,最好先教導民眾如何選擇感冒藥,以免吃進一大堆不必要的成分,傷身又治不了病。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689期" 99/09.20~ 09.26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蓮霧拌鹽巴 幫助消化

■王郭丹鳳
 蓮霧具有解熱、利尿、安神的功效。古老的偏方中,只要消化不良,老人家就會服用蓮霧拌鹽巴,可以幫助消化,還有助生津止渴。蓮霧含少量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他命C、鐵、鈣,具有清甜、淡香、豐富水份等特性,不但風味特殊,亦是清涼解渴的聖品。
 蓮霧的屬性偏涼,特別適合體質燥熱的人來食用,具有相當良好的解熱效果。不過,即便是燥熱體質,但有生理痛的情形,就表示子宮較寒,食用蓮霧的時間最好是在下午三點之前;或者搭配芭樂、桃子等較熱性水果一塊食用。
 蓮霧果實呈海綿質,甜味比其它水果稍淡,但帶有特殊的蘋果香,除生食外,亦可鹽漬、糖漬或自果汁。
 將蓮霧挖去果窪,清水洗淨,切成二至三片,拌入少許食鹽,再置入冰箱內冰涼後食用,生津止渴,清爽如甘泉。若喜好甜食,亦可加拌砂糖,風味亦佳。取出時要盡快吃完,免得放置過久容易變黑。
 蓮霧的高水分含量,超低的熱量,再加上體積大的特點,會在腸胃道中創造出飽足感;再加上蓮霧的利尿功能,對水腫性的肥胖特別有效。
 蓮霧能緩解流汗過多而排尿較少時,常會有心神煩燥、不安的症狀。而蓮霧的果實、葉子和種籽,都可以用來作為解熱劑。
 蓮霧具有利尿性質,故頻尿者不宜多吃,若己有尿失禁的症狀,則更不能吃,腸胃虛寒者亦不宜多食。
 將蓮霧洗淨切半,加上洗淨的芹菜一起下鍋,用三碗水煮滾後再放進一些冰糖,就有治療咳嗽的療效。
 
本文轉載自2010/11/02"中華日報醫藥網"

按摩腳趾關節 減輕肩膀痠痛

■王鼎源
 肩膀痠痛是指從頸到肩膀、肩胛骨周圍的肌肉僵硬,覺得不適。肩膀必須承受頸部以上的重量,肩膀兩側手臂,常處在肌肉緊張的狀態,肌肉容易疲勞。但是,運動時伸縮肌肉又容易疲勞,固定一個姿勢也會使肩膀痠、硬。一個人有心事,神經太過興奮,會阻礙血液循環,肩膀也就突然僵硬不適。
 肩膀痠痛會感覺肩硬、疲倦、頸部難受、頸部活動果難,嚴重的話,還會引起嘔吐噁心、耳鳴、暈眩、頭痛等。
 有些人治療肩膀痠痛是直接敲打患部,反而傷害肩膀,加重病情,最好的方法是按摩靠近腳趾的關節。腳趾附近關節和肩膀密切相關,尤其是第一個腳趾關節附近,是頸部至肩部的重要反射部位。按摩此處和其他靠近趾關節部位,可消除肩膀痠痛。
 刺激方法是:先用手指抓住第一腳趾指甲上下,輕輕迴轉,先慢而小,再慢慢加大,其他腳趾也如此迴轉,每一個關節都鬆弛後,再將五指合攏,往上下彎曲或伸展。如此一次操作約五分鐘,做完之後,肩膀不再痠痛,全身舒暢。
 很多年輕人因為工作關係,常常肩膀痠痛,每天習慣性操作,可消除病痛,入浴時如此操作,不但有益於肩膀。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暖化腳部,消除疲勞,幫助入眠。
 
本文轉載自2010/11/01"中華日報醫藥網"

舞草(安神鎮靜、活血消腫)


■胡德欽
別名:鐘萼豆、自動草、風流草、無風獨搖草。
形態:豆科小灌木、葉頂生、單葉或三出複葉、葉片披針形或長圓形、先端圓或鈍、莖分枝、有縱溝、圓錐花序頂生、葉紫紅色、莢果鐮形或直、有五至九個莢節。
性味:味淡、微澀、性平。
功效:安神鎮靜、袪瘀生新、活血消腫、治失眠、精神失常、小兒疳積、跌打腫痛、風濕腰痛。
用法:
一、鮮舞草適量、搗爛用酒炒熱外敷、治跌打腫痛。
二、舞草一至二兩,水煎服,治風濕腰痛。
三、舞草全草、鍛炭研粉,每次五分,用溫開水沖服或舞草全草一至二兩,燉瘦肉服,治小兒疳積。
四、舞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治精神失常。
 
本文轉載自2010/11/01"中華日報醫藥網"

中藥治療癌痛原則

■王鼎源
 中藥對於癌症疼痛的治療原則有五項:
 一、扶正固本:也就是提高免疫力的方法。癌症的病人往往免疫力功能不全,中藥本來就以「補」見長。正確的使用中藥可以改善術後的體力,減輕化療或放療造成的疼痛與不適以及提高手術的效果。
 二、軟堅散結:腫瘤相對中醫是稱為「積聚」、「結」、「堅」等,常用來軟堅散結的中藥有鱉甲、夏枯草、昆布、海藻、牡蠣等,正確運用這些中藥可以縮小腫瘤,降低疼痛。
 三、清熱解毒:一般癌症病人化療以及癌症末期病人會有「陰虛」的現象(容易口乾,夜間潮熱,失眠,便秘,全身無力等),具有清熱解毒的中藥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蒲公英等,能有效地改善這些陰虛所造成的疼痛。
 四、活血化瘀:癌症患者往往有所謂「氣滯血瘀」情形,如腫瘤疼痛、舌質青紫、脈象弦澀。正確使用一些活血化瘀中藥如丹參、赤芍、桃仁、紅花等,可以改善體內血液循環,預防放療造成的組織纖維化,以及加速免疫細胞的運送。
 五、疏肝理氣:中醫認為疼痛的產生往往與「七情不順」有關,實際上,臨床上也常常可以看到癌症病患的心情鬱卒、胸悶以及失眠,這些肝氣鬱結的情形可以用枳殼、香附、青皮、木香、鬱金香等中藥來改善。

本文轉載自2010/10/31"中華日報醫藥網"

光敏感皮膚炎 檸檬敷臉後 哇…曬出黑斑


九層塔也是常見的感光物質,接觸照光後也有可能發生皮膚炎。(記者陳金旺攝)

記者陳金旺/台中報導
 一名青年攀爬檸檬樹,隔日嘴周及手指背側出現黑褐色斑塊;一名女性食用葡萄柚後,手部出現棕色網狀斑點;還有 70歲老嫗,使用含檸檬等成分的自製面膜數日後,額頭及兩頰出現棕黑色斑塊。台中榮總皮膚科主任沈瑞隆說,這些案例,都是在事件發生前有植物或食物的接觸史,之後也都曝曬陽光,經診斷後,是屬於植物性光敏感性皮膚炎。
 沈瑞隆醫師表示,光敏感可分為光毒性及光過敏兩種。光毒性是指接觸含具感光物質的成分,曬到紫外線後,造成皮膚的發炎紅腫,常伴隨劇癢,甚至起水皰,留下不同程度的色素沉澱。光過敏是指一種過敏反應,第一次接觸通常沒反應,再次接觸及照光後,產生皮膚發炎搔癢的症狀,通常不留下色素沉澱。
 常見的感光物質包括呋喃香豆素、焦油、補骨脂素等。很多植物都含有呋物質,包括繖形花科的巴西利、芹菜、雷公根、蒔蘿、當歸、九層塔、蘿蔔、歐洲防風草、中藥材的白芷、當歸、茴香(臭芙蓉);桑科的印度菩提樹、無花果樹、黃金榕、印度橡樹、波羅蜜;芸香科的橘子、檸檬、佛手柑、柚子、胡椒木、台灣黃藥;菊科的萵苣、野茼蒿、蟛蜞菊、蒲公英、地膽草、薇甘菊、夜香牛。含呋的量不同,非每種接觸上述植物照光後都會發生皮膚炎。之前很多的案例報告是擠檸檬汁或用檸臉敷臉後,曬到太陽而發病。
 光毒性的機轉,是因這些感光物質具有不飽合雙鍵的六碳結構,會吸收紫外線,尤其是 UVA。光敏感物質吸收紫外線後,呈現激活狀態,接著參與氧化反應,產生自由基與過氧化物,造成細胞損傷。皮膚病理呈現角質細胞死亡及真皮層黑色素沉積,後者嚴重程度的不同即是臨床上不同程度的色素沉澱。
 治療與預防方面,擠檸檬或是敷臉後,且會到郊外或陽光較大處時,要將殘存的汁液清洗乾淨即可避免。若已發生發炎情形,可局部使用外用的類固醇藥膏,嚴重案例可使用口服類固醇。若已產生色素沉澱現象,應避免再次接觸光敏感的植物、食物或藥物,大多隨時間消退,消退所需時間和當時受傷程度,皮膚顏色,部位,以及是否曬到太陽有關。若要更積極處理色素沉澱,可老慮下述方式:加強防曬、外用美白藥膏、口服美白藥、搭配美白入、果酸換膚或是脈衝光及淨膚雷射治療。

本文轉載自2010/10/31"中華日報醫藥網"

萆薢(祛風利濕、固腎筋骨)


■平凡 
性能:味甘,苦性平或溫,入足陽明厥陰(胃肝二經)
功能:祛風利濕,以固下焦,補肝虛,腎筋骨,益精明目,註解:
(1)以固下焦:陽明肉屬濕,厥陰主筋屬風。
(2)補肝虛:去風。
(3)堅筋骨,風濕去則筋骨勇。
主治:
(1)治風寒濕痺。
(2)腰痛久冷,關節老血。
(3)膀胱宿水,陰痿,失溺,經痛,遺濁。
(4)痔 ?,惡瘡。
(5)小便次數多,小便短澀,尿液混濁如膏式如米湯,小便慾出未盡。
(6)急性尿道炎,膀胱炎,慢性前列腺炎,小便不利。
(7)周圍神經炎,類風濕關節炎。
(8)腰背冷痛,下肢活動不利,麻木。
(9)濕熱和風熱所引起肌肉疼痛。
(10)皮膚濕疹,慢性皮膚炎,膿 ?瘡。
品種:有二種: (1)黃長鞭。 (2)白虛 軟,軟者佳。
配伍: (1)薏苡仁為使。 (2)畏大黃,柴胡,前胡。 (3)忌各醋。
(註解,時珍曰:萆薢,菝契,土茯苓形不同,則主治不甚相遠,豈一類數種乎?萆薢根細長,淺白,菝契根作塊也黃。)
方例:
(1)治小便次數多,小便失禁:萆薢,益智仁,烏藥等分,以山藥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用 6克,每日早晚或早、午、晚,即 2~ 3次,以溫水送服用,能溫腎去寒而縮便或萆薢 30克,鹽水炒為末,每次服 6~ 10克,使水道轉入大腸,仍以蔥湯頻洗榖道,使氣得通,就便數及痛自減,腎有二竅,淋證出於溺竅,濁出於精竅。
(2)治急性尿道炎,膀胱炎:川萆薢,黃柏各 10克,雲苓,白芍,車前子(色煎)各 15克,蓮子心,丹參,石菖蒲各 6克水煎服用。
(3)治前列腺炎:萆薢,赤芍,敗醬草各 15克,蒲公英 30克,桃仁,王不留行,丹參,澤蘭,乳香,川楝子各 10克水煎服用或:川萆薢,烏藥,茯苓各 12克,益智仁,石菖蒲,生甘草各 6克水煎服用。
(4)治類風濕關節炎:絡石藤,萆薢,桂枝,桑寄生,獨活各 15克,浸米酒或水煎服用或萆薢,獨活,桑寄生,秦艽,杜仲,當歸,黨參,熟地,茯苓,白芍,牛七各 15克,防風,細辛,川芎,甘草各 6克,玉桂末 2克(沖)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0/3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公公鬚(瀉熱、利水、行血 、催乳)


■平實
別名:土瓜,王瓜,玉章,老鴉瓜,師古單,新羅葛,王瓜根,王瓜子,土瓜根
生藥:
(1)王瓜根:在夏初,四月左右,挖取根部,切成環狀採集,使之易之乾燥,置在陽光下晒乾製成。
(2)王瓜子:自秋天至冬天之間,採摘果實,割開挖出種子,洗淨後,放置在陽光下晒乾使用或備用。
性味:苦,性寒,具有瀉熱,利水,排膿,消腫,下乳,墮胎等之效。
主治:
(1)治天行熱疾,黃疸,糖尿病,黑糞,便數次多,白帶下,小便不利,閉目,瘀血,下乳,墮胎,排膿消腫傷寒等症。
形態:根如枯蔞之小,味如山藥,根子通用。(註解:主治略似枯蔞,傷寒發斑以王瓜搗汁與伏龍肝粉,服用效果良)
方例:
(1)治:止咳,退燒;土瓜根,天瓜根各 15~ 20克,水煎服用。或牛白藤,王瓜根,馬兜鈴各 15克水煎服用。
(2)治傷寒:王瓜搗汁和伏龍肝粉服用或王瓜子 10克,穿心蓮 60克,馬纓丹根 30克,一枝黃花 20克水煎服用。
(3)治黃疸,黑糞:土瓜根,川石各 20克,地耳草,五指毛桃各 25克,朔芢茶 10克水煎服用。
(4)治急性熱病:土瓜根,南板莖根各 30克水服用或馬蘭,生地黃,玄參,王瓜子各 10克,甘草 3克水煎服用。
(5)黃疸尿赤:王瓜子,播樓仁,郁金,茵陳,梔子,枳殼各 10克水煎服用。
(6)小便不利:,王瓜根,天瓜根,五根草,菺蓄,海金沙全草各 15克水煎服用。 (7)濕熱白帶:衫鈕扣,雞冠花根,王瓜根各 15克水煎服用。
(8)治下乳:王瓜根 10克水煎服用或王瓜根,土黨參,奶參,王不留行各 30克水煎服用或同豬腳煲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0/10/29"中華日報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