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改善血脂單吃薏仁 小心不降反升!

「 1名罹患高脂血症婦人,因為體重過重,又有三高的問題,聽說吃薏仁能降血脂,於是 2週內 1天 3餐連續食用 1鍋薏仁湯,導致三酸甘油酯飆高至 700多,超過一般正常人的 3倍。」類似新聞層出不窮,您是否也曾經使用這樣的方式來降低血脂卻覺得成效不彰?又為何多吃薏仁反而會使血脂上升?以下就來為您說明原因。
 薏仁屬於主食類食物,和一般常見的米飯、吐司、麵食相同,皆含有豐富的澱粉質,除此之外,薏仁亦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吸附膽汁中的膽鹽。由於膽鹽是利用肝臟內的膽固醇製造,通常到小腸時會再被回收、利用。當纖維吸附膽鹽後,食物油脂的消化、吸收變差,再加上膽鹽無法在小腸末端被肝臟回收、反覆使用。此時,肝臟必須使用貯存的膽固醇,代謝成膽鹽,而促使膽固醇自肝臟排出,因而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膳食纖維與降低血脂質有關。
 雖然薏仁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能夠有效的降低血脂,不過,別忘了,上段文章提到它為主食類食物,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一旦過量的話,會讓體內的碳水化合物過多,造成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指數飆高,而導致引起胰臟發炎及心血管疾病。
 想要維持健康身體,在飲食上,六大類食物都不能吃過量,必須均衡飲食,每一類食物各自含有不同的營養素來維持身體機能正常,並不能彼此取代。至於三高患者,飲食則必須特別注意澱粉及脂肪性食物的攝取,烹煮方式避免油煎、油炸,可採用蒸、燙、焗、燒等方法來煮食、避免採用豬油、雞油等動物脂肪,多使用植物性油脂、避開肥肉、皮、全脂奶及奶類製品、油膩湯水、炸薯條等食物,且減少含糖的飲品及食品,如糖果、汽水、甜點之攝取,可適量選擇含膳食纖維之蔬菜水果。
 此外,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如運動及戒酒也是很好的方式,因為過量酒精會轉化為脂肪,造成身體負擔。遵循以上所述,勿過量也不要過少,便能有效改善三高症狀,提升健康的身體機能。(作者係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轉載自2011/04/01"中華日報醫藥網"

茶梅(治吐血、腸風下血)

茶梅
■孔弟子
別名:山茶花、山茶。產地:多種植於華中、華北、東北高冷地區、江南及台灣庭園等地區。台灣北部陽明山品種花美。形態:茶梅屬山茶科常綠小喬木、株高約一、二公尺、幼棶時有短柔毛、單葉互生長橢圓形、似茶葉、先端稍銷而基部鈍、長三至六公分、寬一,五至三,五公分、草質而有鋸齒緣,表面暗綠有光澤葉背淡綠,中肋、葉脈及葉柄,均生有毛茸。深冬時開花(農曆十一、二月),花單生或二枚生長於枝條尖端,花較茶花小三、四公分,花色有白色、紅或縞色、有芭片數枚呈覆互狀排列,花萼扁圓形,花瓣呈倒卵形,雄蕊多數,基部略合生。
藥用部分:茶梅的花和子均可入藥、曬乾、鮮用皆可、用量斟酌使用。
藥效:茶梅之花味甘淡,主治吐血,衄血、腸風下血,並用紅者為末,入童溺、薑汁及酒調服,可代鬱金:燙火傷灼研末,麻油調塗。其子主治婦人髮植,研末摻之。 

本文轉載自2011/03/31"中華日報醫藥網"

梅子吃後應立即漱口

■王郭丹鳳
 梅仔味酸且澀,中醫卻認為其具有開胃的效果,促進食慾。梅子能幫助人體的清陽之氣上升,進而達到清肺氣、除痰壅,也就是具有袪痰的效果。如果覺得痰涎壅塞,喉嚨之中似乎有東西哽住,吐又吐不出來,吞又吞不下去,這種在中醫稱為「梅核氣」的症狀時,含梅一顆,生津後再將口水徐徐嚥下,有助於緩解不適感覺。
 梅子的酸味具有收歛作用,可用來改善多汗、慢性腹瀉、咳嗽及一些虛熱煩躁症狀,當有暈車、腹脹、消化不良等不適時,可用幾顆梅子泡溫開水喝,也有促進腸蠕動的效果。
 梅子經過體內消化吸收後,卻會形成帶鹼性物質。這是梅子富含有機酸類,食用後會先在腸道成酸性環境來仰菌,然後腸道再吸收其生理鹼的成分,讓血液達成酸鹼平衡。
 梅子的酸性會導致牙齦腫脹、牙齒感覺無力咀嚼,甚至刺激腐蝕咽喉、食道等黏膜。所以古人素有「多食損齒、傷筋」及「筋病勿多食酸」的說話。因此不管是吃梅子製品或喝梅酒、梅子醋、梅子汁之後應立即漱口、清潔口腔。
 醃漬梅子中含有大量的鹽及糖,而且梅子本身鉀的含量較高,需限制鈉、鉀、糖分攝取的高血壓病人,腎功能不良,以及糖尿病患者都應節制吃梅子的數量。另外胃壁過薄、潰瘍病患及胃酸過多的人都不宜進食,以免傷胃。
 梅子雞
 材料:切塊土雞半隻、Q梅、老薑、高麗菜、香料、麻油、米酒、白糖。
 作法: (1)老薑切片,與土雞、麻油一起炒香。 (2)加入半杯米酒燜煮一下 ,再加入水、 Q梅、糖及香料。 (3)待全熟時,再放入高麗菜即可。
 梅子雞有益氣補中、澤潤肌膚、增強體力的功效。

本文轉載自2011/03/31"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萱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萱草花

■孔弟子別名:金針、黃花、鹿劍、忘憂草、宜男、鹿蔥、妓女、療愁、漏蘆。
產地:種植於全台灣藥用植物園,藥用植物研究所,農業改良場及一般鄉農庭院菜園,或花盆屋角。花束地帶已大規模栽培,作為經濟上食用菜。
形態:萱草係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甚短,具粗壯的肉質根,株高約一尺許,幾乎無莖,葉線形,全緣,自根際叢生,長約 30~ 60公分,寬約一~二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抱莖,葉主脈清晰,每年五至十月間開金黃色或粉紅色花,花梗自葉叢間抽出,圓柱狀,長約一~二尺,有 6~ 12朵大花,花上部為鐘形,下部合生成筒,花絲細長,葉葉丁字形著生、子房三室,花後結子係長圓形蒴果,在天然條件下果實甚少,必須人工授粉,結果率才可提高。
藥用部分:萱草全部草可入藥,夏秋採花,除冬外全年可採葉苗:採取後除去泥土雜質,花曬乾後備用,葉苗根曬乾後備用或鮮用。
藥效:萱草味甘性涼,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利尿降壓、利濕消暑、利胸膈,安五臟之功。
方例:
(1)小便赤澀,身體類熱:以花苗煮食有效。
(2)除酒疸,消食,利濕熱:單味作俎食。
(3)沙淋、下水氣、酒疸黃色遍身者:鮮草搗汁服。
(4)大熱衄血:鮮草搗汁一大盞和生薑汁半盞細呷之。
(5)吹乳乳癰腫痛:擂酒服,以潭封之。
(6)遍身水腫:萱草根葉曬乾為末,每服二錢,入席下塵半錢,食前米飲服。
(7)小便不通:萱草根煎水頻飲。
(8)大便後血:萱草根和生薑油炒,酒沖服。
(9)食丹藥毒:萱草根研汁服之。
(10)中耳炎:萱草根五錢,瘦肉適量,用水燉服。
(11)腮腺炎:鮮草根一兩,入冰糖燉服。 

本文轉載自2011/03/30"中華日報醫藥網"

保健6盲點

■王中
 累了才休息 許多人誤以為累了才是應該休息的信號。其實這是身體相當疲勞時的「自我感覺」,這時才去休息已為時過晚。
 餓了才吃飯 生活中許多人不是按時用餐,而是不餓不吃飯。相當多的人不吃早餐就去上學上班,其理由之一就是「不餓」。有些人工作忙時,常常幹完活才去吃飯。這些做法容易損害胃,也會削弱人體的抗病力。
 渴了才會喝水 只到口渴時才飲水的人相當多。他們不瞭解渴了是體內缺水的信號,這時再補充它為時已晚。水對人體代謝比食物還重要,一旦缺水的人身體就會發生故障,甚至引起疾病。據調查,有經常飲水習慣的人,患便秘,尿路結石者明顯少於不常飲水的人。
 困了才睡覺 不少人不困不睡覺,事實上困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這時再去睡覺。養成按時就寢的好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容易入睡。並能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
 有便才入廁 多數人都是當便意明顯時才去廁所,甚至有便不解而憋便,殊不知大小便在體內停留過久,容易引起便秘,大便或膀胱尿液過度充盈而受到損害,甚至也可能使糞便和尿內的有毒物質被人體吸收,導致「自家中毒」。因此,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尤以晨間為好。
 無病不求醫 有病看醫生已成為人們不成文的慣例。其實,許多疾病只有定期去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才能被早期發現,從而早期治療。


本文轉載自2011/03/3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29日 星期二

牛黃(清心解熱、利痰止驚)

牛黃
■正義又名:膽黃。
來源:本品為牛科動物牛之膽囊結石。
品質:牛有黃,必多乳喚,以盆水承之,伺其吐出,迫喝即墮水名,生黃,以質彩胞體輕,無黑塊,氣香者為良。
性味:味甘,性涼或平,入心肝。
功用:清心解熱,利痰止驚,通竅辟邪,養血活血之效。主治熱性病神志昏迷,煩躁不安,驚厥,小兒高熱抽搐,慢性傳染性肝炎,中風昏迷,肺火咳嗽喉痺癰疽疔瘡痰多等症,凡分無熱及孕忌用。
配伍:
1.可牡丹,菖蒲良。
2.人參厥使用。3.惡龍骨,龍膽地黃,常山為配伍。藥理:牛黃具有中樞性鎮靜,鎮痙功能及赤血球新生增進功用,解熱,強心功用,也即前人所云清心,定驚,血壓上升,血管收縮,降血壓及膽汁排出增進作用,與抗炎症,血管透過性抑制功能等。
驗方:
1.活神志昏迷:服牛黃清心丸,(成藥),含牛黃,黃連,黃岑,山梔,鬱金,朱硃,每次服一丸,每日早晚服用二次,研碎用開水溶服,小兒酌減。此症較嚴重者可加配犀牛角,麝香等芳香開竅藥。
2.治小兒高熱抽搐,可用牛黃五分配唇砂末二錢五分,炙全蠍二錢五分,冰片一錢五分,牛膽一錢五分,明天麻二分五錢,川連二錢五分,瑪腦末二錢五分,甘草一錢五分,金箔二十五張,每服七厘,開水沖服。
3.治慢性傳染性肝炎:可服用牛黃清心丸每日一丸,每日一至二次。 

本文轉載自2011/03/29"中華日報醫藥網"

牙齒脫落 老人的膳食

■王中
 人隨著年齡的增高,有些老年人出現牙齒缺失,有的老年人甚至無一真牙存在。老年人由於唾液分泌減少,食物在口腔中不能充分咀嚼和初步消化而進入胃腸系統,這就使得腸道的負擔加重,久之可引起胃腸道疾病。有的老年人雖然鑲了義齒,但由於營養失調而影響支持組織的健康,使他們耐力不足,義齒失去作用。所以針對無牙老人的特點,合理地安排飲食十分重要。
 牙列缺乏的老年人,飲食應選擇易於咀嚼和消化,富於營養的食品。肉類及生的食物無法咀嚼,可多食肉湯、乳類製品、雞蛋、軟魚和煮水果等。蛋白質一定要足量,這有利口腔支持組織的健康和耐力。老年人每人每天攝入蛋白質以男性七五克,女性六十克為宜。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A、B、C、D對維持組織器官的正常結構與功能有很大關係。比如維生素D缺乏,牙槽骨的疏鬆加快,維生素C缺乏可引起骨質疏鬆等。礦物質,尤其是鈣、磷對骨質的影響很大,缺乏了會使骨質吸收加快。老年人的飲食心理也要掌握好,一般單獨進餐的老人比生活在家庭中的老人吃得少,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進食與不喜歡的人不大一樣,因為食欲和食物的消化與情緒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無牙老人應注意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進餐。另外,對老年人的食物添加調料和佐料味道要濃一些,這樣可刺激味覺和嗅覺來增加食欲。但老年人不要食過多的食鹽和糖。在吃飯時,要多咀嚼以增加唾液,唾液增加味覺,味覺增加食欲。肉類和水果,胡蘿蔔、青辣椒、芹菜等食物,可把塊(段)切得小一些,讓老年人咀嚼,以減少便秘。老年人要保持口腔潔淨,飯後要 ?口,以增加味覺,已鑲的義齒,每天要浸泡清洗維持衛生。


本文轉載自2011/03/29"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28日 星期一

春不老(消炎、散腫、袪風)

春不老
■孔弟子
別名:山豬肉、蘭嶼紫金牛。
產地:自生於海南、東南沿海一帶,在台灣則種植於校園,公園或私人宅院中。
形態:春不老係紫金牛科的常綠大灌木或小喬木,株高2~6公尺,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或斜上,多分枝。葉肉質,互生,倒卵形或披針形,全緣,夏季開紅色小花,複聚繖形或近似繖形花序,有總梗,腋生或近於頂生,花萼有線點和線毛,花冠5裂,裂片有黑色斑點。花後結扁球形漿果,未熟時淡綠色,熟時紅黑色。
藥用部分:春不老的根、莖、葉全草均可入藥,採取後洗淨切片或均段曬乾備用,花,果實採後曬乾備用。
藥效:春不老味苦微澀,性涼,有行血袪風,消炎,散腫之功
例:
(1)扁桃腺發炎、咽喉腫痛:單味水煎服,或配等的鳳尾草水煎服。
(2)白喉、支氣管炎:根、莖水煎服。或配一兩水蜈蚣水煎服。
(3)胸痛、頸背強直、關節炎、風濕:單味水煎服。或配一錢菖蒲、三錢益母草、三錢豬薟草水煎服。
(4)跌打內外傷,腰腿疼痛:單味水煎服。或配等量的飛龍掌血水煎服。
(5)丹毒、淋巴結痛:配等量的白花蛇舌草,霧水葛水煎服。
(6)痢疾、皮膚炎:春不老的葉子水煎服。
(7)夢遺滑精:春不老的果實水煎服。 (8)毒蛇蟲傷:外傷腫痛:以葉搗爛外敷。

本文轉載自2011/03/28"中華日報醫藥網"

癔球症 喉嚨卡卡

半夏、厚朴、桔梗、甘草、玄參、柴胡為常用治療梅核氣中藥。

 「陳醫師,我喉嚨卡卡的,好像有東西梗住,吞不下去,吐不出來,怎麼辦?」臨床常有患者為了此問題前來求診,咽中異物感久久不散,影響生活品質,真是困擾!
 癔球症乃指咽喉部位有梗塊或異物存在的「感覺」,原意是指病(歇斯底里症)者所易患。最初是約二五○○年前希波克拉提斯之論述中提到,被認為是停經女性的一種疾病。臨床患者常主訴一大堆咽喉部症狀,卻找不到原因,而且常常治療無效,也一直找不到器質性病因來解釋其症狀,只好將這類病人歸類於「神經質」,對這類出現喉嚨梗塊問題者稱之為球。
 癔球之發生率約為咽喉部疾病的 13%,其症狀是喉嚨部位的繃緊感,甚至有梗住的感覺,為了要緩解這種感覺,病人常會做出乾吞的動作,因此口水無法較長時間留在口腔而造成缺乏液體來滋潤黏膜,症狀往往更加重。其他表現如「不易形容的不適應」、「不安感」、「喉嚨之燒灼感」。
 癔球之診斷是靠其他疾病之排除,如癌症、咽憩室、甲狀腺腫及急、慢性咽炎等。有些情況則與癔球的出現有關,這些因素是相當重要的,例如胃食道逆流、異常食道運動、舌扁桃體肥大、頸椎骨刺、環咽肌功能異常、鼻竇炎,甚至直腸息肉等。
 異常食道運動和胃食道逆流是癔球最常見的病因。胃食道逆流導致由酸引起的食道運動異常,經由關連感覺造成喉嚨部梗塊感覺或異物感覺。另外憂鬱和焦慮常加重咽中異物感。
 癔球症在中醫稱「梅核氣」,咽喉異物感不適,猶如梅子卡住喉嚨,不上不下,臨床證治如下:
 一、肝氣上逆型:咽部梗阻,狀如梅核,咯不出,嚥不下,時或消失,吞嚥無妨,每因情志不暢而加重,可伴有頭暈,心煩易怒,胸脇脹滿,噯氣,治宜疏肝理氣,方用柴疏肝湯合旋覆代赭石湯加減。
 二、痰凝氣滯型:多由脾運失健,痰濕孳生,痰凝則氣滯,症見咽喉梗阻,時輕時重,治宜化痰宣中,方用半夏厚朴湯合清咽利膈湯。
 三、肺熱陰虛型:肺受熱爍,陰液耗傷,氣失肅降,咽喉不獲濡潤,治宜潤肺清熱,方用養陰清肺湯加減。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

本文轉載自2011/03/28"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美人蕉(清熱利濕、清血排毒)

美人蕉



■孔弟子 清熱利濕 清血排毒



別名:蓮蕉花、紅花蕉、白花蕉、白蓮蕉。



產地:自生於華南、海南山野、平地、圳畔、潮濕地帶。在台灣各地校園、公園、風景遊樂區域或一般農家院落多為種植美化環境視野。形態:美人蕉係曇華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二~四尺。常綠性、莖粗大、圓柱形、地下根莖塊狀,往往成簇生長。葉長圓形、尾尖平行脈、主脈清晰色緣或銅紅、光亮無毛、葉柄鞘狀、包莖似月桃。整年開花、總狀花序頂生、花梗頂端著花十餘枚,有紅色、白色、金黃等各色。花後結果為卵形蒴果、成熟時三裂,子落土繁殖新苗。



藥用部分:美人蕉藥鋪習稱蓮蕉花、全草均可入藥、全年可採,將根莖葉洗淨切段曬乾備用。藥效:美人蕉味淡、性涼、有清熱利濕、清熱排毒之功。



方例:



(1)、急性黃疸型肝炎:將根、莖、葉水煎服。



(2)、外傷出血:以花水煎服。



(3)、血癌:將根、莖、葉剁碎煮汁,再用汁燉瘦肉服用,一天二到三回,隨三餐後服用。同時其他癌症,諸如腸癌、鼻癌等也有效。



本文轉載自2011/03/27"中華日報醫藥網"





美人蕉(調經止血、利尿利膽)




美人蕉





文圖∕胡德欽
別名:蓮蕉、曇華。
形態:美人蕉科多年生草本、葉互生、葉片卵狀長圖形,全緣,塊狀根莖,總狀花序單或成對,花冠紅色或黃色,蒴果卵狀長圓形。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調經止血、利尿利膽、治肝病、白帶、癰瘡、腫毒、月經不調、跌打損傷、急性黃疸型肝炎。
用法:


一、鮮美人蕉根適量,加麵粉、搗爛外敷、治跌打損傷。
二、鮮美人蕉根2至3兩,燉瘦肉服、治痔瘡。
三、鮮美人蕉根、白龍船花根各適量,燉雞服,治白帶。
四、美人蕉根 80至 110公分,水煎服,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五、美人蕉塊莖2錢、龍船花3錢,燉雞服,治紅崩。
六、黃花美人蕉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兩,水煎服,治子宮癌。
 
本文轉載自2012/06/06"中華日報醫藥網"

遺精頻繁健康亮紅燈

■王鼎源 
在睡眠中或清醒時產生不自動的洩精,稱為「遺精」,睡眠中謂之「夢遺」,清醒時謂之「滑精」。 
一般夢遺多屬陰虛火旺,滑精則以腎虛居多。若一個月遺精一兩次仍屬生理正常現象,若每週遺精二、三次以上,則身體健康已出現警訊,而且此現象常伴有頭暈、精神不振、失眠、腰膝酸軟等症。 
若陰虛火旺、陰莖易舉或兼早洩,伴有頭暈、睡少、心煩面紅、腰酸、耳鳴、尿黃、舌紅等症狀,宜滋陰降火、安神固精。食療上可以山藥、蓮子牡蠣、櫻桃、百合、銀耳、山地黃、山茱萸、天門冬、麥冬、母皮、知母、黃柏等搭伍。 
若腎氣不固或白日流精,伴有小便滴尿難盡,面色蒼白、神經倦怠乏力、自汗短氣、舌淡苔白等症狀,宜補腎固精。食療上以蓮子、胡桃、山茱萸、山藥、羊腎、海參、羊肉、冬蟲夏草、全櫻子、肉蓯蓉、枸杞、龍骨、牡蠣、菟絲子、鹿角膠等搭伍。 
若濕熱下注、遺精、小便赤黃、身體濕黏不乾爽、口苦、舌苔黃,宜清利濕熱。食療上以絲瓜、薏仁、紫菜、紅豆、綠豆、車前子、茯苓、澤瀉等調養。 
頻繁遺精者,晚餐不宜過飽,少食刺激品,忌油炸與辛辣食物,亦不宜食用涼性蔬果。

本文轉載自2011/03/27"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25日 星期五

彩葉草(清熱、解毒、消腫)


彩葉草
■孔弟子
別名:老少年、彩莧葉,鞘蕊花,金蘭紫蘇,彩色莧菜。
產地:種植於台灣,華南,華中,海南,田野山谷。
形態:屬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約一尺至三尺,直立多分枝,莖四方形,葉對生,紙質或膜質,有鋸齒緣,葉卵形或圓形,葉色以紅色為主,雜有黃、綠、黑,紫等色,先端銳尖,基部與柄交接處成半圓形狀,長四、五到十公分,春夏開藍色或白色花為聚繖狀花序,花瓣唇形,雄蕊四枚。花後結實,內含四枚小堅果。
藥用部分:葉莖皆可入藥,全年可採,採取洗淨切段灑乾或鮮品均可用,用量五錢至一兩。
藥效:本品味苦澀,性涼,無毒。有清熱,解毒,消腫之功,
方例:
(1)一般癌症:以彩葉草單味,水煎服。
(2)每週生食二、三片可防癌症、腫瘤的發生。
 其他用途:彩葉草的生長力強旺,有五彩縯紛色彩,成為花壇很能吸睛的花卉,且其變化繁多,在太陽日照充足下,葉色更美,庭栽,盆栽兩宜。

本文轉載自2011/03/25"中華日報醫藥網"

一柱香(利尿、化痰、活血)

一炷香
■孔弟子
利尿 化痰 活血
別名:毛大丁草、一枝香、頭頂一枝香、兔兒風、白蛇膽、老虎鬚、白眉。
產地:白生於華南山區、草叢中。
形態:一柱香為菊科之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基生有短柄、倒卵形。長五至十公分,頂端圓、基部楔形、全緣、幼時上面有柔毛,葉下面密生灰白色綿毛。四至六月間開花,單一總花梗由葉基抽出,高可達四十公分,上生白色盤狀花序,直徑約三至五公分,內有多數小花,外層為舌狀花,雌性,中央為筒狀花,兩性,有如泥菜,神仙菜花,花後結瘦果,細小,稍扁,密生短毛。
藥用部分:一炷香全草可入藥,採後洗淨切段曬乾備用,用量五錢到一兩,鮮用也可。
藥效:一炷香味微苦、性平、有清熱解毒,利尿,化痰,活血之功。
方例:
1.跌打損傷:以鮮品一炷香一兩,硃砂根三錢,酒水各半煎服。
2.傷風咳嗽,肺結核,咳血:一炷香一兩,虎耳草五錢水煎服。 
3.胃、十二指腸潰瘍:一炷香,阿利藤各一兩,石斛五錢水煎服。
4.腎炎,水腫:一炷香,地膽草,腎蕨各一兩,車前草五錢水煎服。
5.咽喉炎,扁桃腺炎:一炷香,白花蛇舌草各一兩水煎服。
6.毒蛇咬傷:一炷香吸食汁,渣敷咬傷處。
7.陰道滴蟲:一炷香水煎洗滌。
 
本文轉載自2011/03/25"中華日報醫藥網"

偏食也是養生經

■王中
 好多體徵和疾病都興飲食不當有關,因而科學地偏食也能調整體徵,減少某些疾病的發生。
 習慣性便柲、痔瘡患者 可偏食菠菜、竹筆、蜂蜜、地瓜和地瓜葉、黑木耳、動物血等,多吃含粗纖維的蔬菜,戒酒和辣椒,以利腸通便,涼血消痔。
 高血壓、冠心病患者 宜偏吃魚、牛奶、豆漿、香菇、木耳、蓮子、紅棗、桑葚、蘋果、植物油等,少吃動物油,戒煙少酒,以利降脂降壓,益心安神。
 慢性氣管炎、肺結核病患者 宜偏食蜂蜜、豆漿,牛奶、雞蛋、黃鱔、甲魚、百合等,戒煙酒,少吃辛辣品,以利化痰止咳、潤喉補肺。
 肥胖者 宜偏食蔬菜、瓜果和粗糧,如糙米、粗麵、玉米、薏仁、冬瓜、蘿蔔、黃瓜、竹筆、木耳、濃茶、山楂等,多飲白開水,少吃肥肉、甜食、並堅持運動。
 體瘦者 可偏吃肉、魚、蛋、乳等,適當多吃些糖類、蔬菜和水果,保持營平衡,合理,以便增肥健身。至於減肥力強的濃茶、冬瓜應慎吃少食。
 矮小者 青少年時期宜多吃含豐富蛋白質、鈣、磷、維生素D等食品,如瘦肉、魚、蝦、豬肝、蛋、豆腐、骨頭湯、雞等。
 用腦者 應多補充含蛋白質、糖、卵磷脂、鈣、鐵、鋅、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蛋類,動物腦、禽肉、牛奶、蓮子、蘋果、金針菇等、以利健腦增智,補充腦力消耗。
 野(室)外作業者 飲食宜量多質好,多飲一些淡鹽開水,補充出汗的消耗。寒天可偏食高脂、高糖、高熱量飲食,如羊肉、牛肉、辣椒、生薑、魚蝦、糯米等,以利抗寒禦風補充體力消耗。
 
本文轉載自2011/03/25"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琥珀(通淋化瘀,生肌利尿)

琥珀

■平凡
別名:紅松脂,琥碧,琥珀松
來源:琥珀是松科植物,琥珀松及其他同屬之各種植分泌化石樹脂。
性能:味甘,性平,入心,肝,肺,膀胱四經。
功用:安心神,通淋化瘀,破癥瘕,生肌肉,利小便,活血去瘀。
主治;驚癇不眠。腎結石,血淋,熱淋,口渴,癥瘕之痛如血瘀腹痛,小便不利等症, 01~ 0.5克
炮製:以柏子仁末,入瓦鍋同煮半日,搗爛為未使用之。
用法:
(1)目赤生翳;琥碧 7分(沖),枸杞子 15克,菊花 10克,女貞子,夜明砂,密蒙花各 12克,萺蒲 5克水煎服用,
(2)治驚癇不眠:琥珀 0.5克,合歡花,夜交藤,酸棗仁各 15克或琥珀朱砂合同為朱珀散,每服 0.3~ 0.5克。
(3)治腎結石,血淋,熱淋取其利尿,理血功能,琥碧 7分(沖),炙山甲 15克,墨旱蓮草 20克,冬葵子 25克,木通,木香各 10克,化石草 30克,齊萊 20克,大棗 12粒水煎服用也可治血尿。
(4)治癥瘕之疼痛如血瘀腹痛,取琥珀有活血去瘀功能;可用琥碧 5分,三稜,鱉甲各適量水煎服用。
(5)小便不利:琥碧 0.7克搗末,松子仁末各適量日服 0.3克。
(6)血尿琥碧 0.5克,炮穿山甲 10克,研末細粉,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1/03/24"中華日報醫藥網"

飲茶的害處

■王鼎源
 飲茶可以提神,使人興奮,使人體基礎代謝增高。然而卻會使失眠燥躁和久病需要靜養的人難以得到良好的休息,對結核、甲亢病人的治療與恢復也會帶來副作用。
 飲茶具有增強心臟功能,擴張心臟冠狀血管的作用,但這會給心動過速的冠心症病人加重心臟負擔。飲茶過量還會使血壓增高,心跳加快,甚至導致心律紊亂和大腦血流量減少,這對心管病人是很不利的。
 飯後飲茶可減少人體對脂肪、蛋白質的吸收,並可降低膽固醇,所以胖人可藉此達到減肥目的。但是,對瘦弱、體虛和營養不良的人來說,這卻會加重病情,造成不良後果。
 茶葉中的茶鹼、鞣酸、咖啡因對胃腸黏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對胃腸液的分泌也有複雜的干擾作用。所以,消化不良、積食和患消化道潰瘍的人不宜多喝茶。
 茶葉中的鞣酸在腸道中與食糜中的鐵和補鐵藥劑中的鐵結合,發生沈澱,妨礙腸黏膜對鐵質的吸收。因而對於處在生長發育期,身體急需補充大量鐵的嬰幼兒以及貧血病人,也是不宜飲茶的。
 有痛風、尿酸素質疾患的人也不宜多喝茶,因為茶水中的鞣酸會對這些疾病產生不利影響。
 茶葉中的咖啡因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有煩躁、焦慮病症的人飲茶可能會加重病情。
 早起空腹大量飲茶,會沖淡胃液、稀釋胃酸,影響消化功能;並會引起腎功能亢進,出現尿頻、尿量增多、心慌等症狀;還妨礙鐵質和維生素 B1的吸收。
 處於經期、孕期、產期和哺乳的婦女,體弱的老年人、發燒的病人不宜飲茶。空腹、酒後、服用某些藥物時也不宜飲茶。

本文轉載自2011/03/24"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病後養生 勿飽食勿操勞

記者戴淑芳/專題報導
 「預防重於治療」眾所皆知,中醫更強調強健體魄來「扶正以去邪」,因此,不論是感冒癒後,還是養生抗邪,中醫都有獨特撇步。
 開業醫師鄧雲立醫師指出,中醫《傷寒論》裡提到「傷寒新愈,起居作勞,因而復病,謂之勞復。強食穀食,因而復病,謂之食復。」就是指感冒快好的時候還是要多休息,不要太操勞,另外吃東西不要吃太飽,要不然血液都跑到腸胃去,就好像飯後跑步血液都跑到手腳,腸子容易缺氧、痙攣一樣,體表抗邪的血液以及內含的免疫細胞就會不夠,感冒容易復發加重。
 不少民眾會自行購買中藥材來做藥膳進補,或使用中藥材製成茶飲,鄧雲立指出,感冒時還需要補的人其實只占少數,大部分人的體力和免疫情形在適當藥物配合下都可以正常抵禦感冒,濫用補品容易補到邪氣,感冒反而不容易好。
 甫出版《中藥材保健功效速查圖典》的洪尚綱醫師也強調,傳統醫學對傷風感冒的預防與治療同等重要,但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一般人在使用中藥材前,如果對藥物不甚瞭解,或是買到來路不明的中藥材、不懂得辨別藥材的真偽,盲目進補,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反效果,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洪尚綱強調,中國古代對養生的原則都不脫「黃帝內經」範圍,首重順應四時寒暑變化而調節起居、勞動等,同時要節制飲食,注重脾胃功能好壞,且調和喜怒,養心神,起居勞逸適中,並崇尚吐納、導引,如目前相當流行的氣功養生法、拍打經絡法等等,藉由練氣或功法可增加體內內臟之氣,提高免疫功能。
 下列中醫藥膳和養生茶飲,可用來預防感冒反覆發作,或可在感冒初時起服用。
 流行感冒期間,可用貫眾 3錢、荊芥 2錢、紫蘇 2錢、甘草 1錢、茯苓 2錢,放入容器中,沖入 600CC的滾水,加蓋悶約 10到 20分鐘,過濾藥渣即「貫仲消炎茶」,一天 1-2劑,對傷風感冒的治療及預防都有功效。
 平時要增強疫力部分,可用生黃耆 5錢、枸杞子 3錢、紅棗 3錢,用 2-3碗水煮成「養生補氣茶」,當茶飲喝,做為補氣補虛的溫和藥膳,經常飲用可以增加體抗力,預防感冒。但要注意體質容易燥熱的人不要喝太多,否則容易上火,口乾舌燥。
 另「玉屏風粥」選用黃耆 1兩、白朮 5錢、防風 3錢,用 3碗水煮成 1.5碗的藥汁,再加入白米及適量的水煮滾,轉成小火熬煮至熟成粥,撒上蔥花末即可完成。可於平時當早餐或主食服用,不僅能增將呼吸道的免疫系統,還能促進身體的代謝能力。

本文轉載自2011/03/24"中華日報醫藥網"

燕菜(化痰鎮咳,養肺陰)


燕窩

■平凡
又名燕窩
來源:燕菜為雨燕科金燕屬之幾種鳥類,吞食中小魚或其他蠶蠅海藻等小生物,以吐出口水凝結在懸崖峭壁所築造成之窩巢,其種類有三一是爪吐金絲燕,南海金絲燕單色金絲燕等。所出沿海,有紅、白、烏三色均可入藥用,其藥材「物以稀貴」。
性味:味甘淡,性平入肺、胃二經。
二、功能:
(1)養肺陰,化痰鎮咳,補而能清,為調理虛勞聖品。
(2)一切病由於肺虛,不宜肅清下行者,因此均可治之。
(3)開胃氣,潤小腸,已勞痢,益小兒痘疹。
主治痿損勞瘦,潮熱烘,喘咳日久,吐血養症,用量 6~ 12克 ,凡有表邪者忌用之。
成分: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礦物質等等。
產地和種類:出沿海,有紅、白、烏三色均可入煎劑藥用。
註腳:功用較佳,性重達下,能潤下,治噎隔膈效果佳。

本文轉載自2011/03/23"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八種人不宜喝咖啡

■王中
 咖啡、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是最受人們喜愛的西式飲品,由於含有較多的咖啡因(亦稱咖啡 ?、茶素),具有興奮神經,提神醒腦、開胃強心、利水利尿的作用。但咖啡因屬毒麻品,飲用過量也會中毒、成癮,也並非人人皆宜,以下幾種人不宜喝咖啡。
  1.兒童不宜。由於咖啡因對中樞神經有較強的興奮作用,有學者研究證明,兒童多動症與此有關,可引起精神煩躁,不守紀律、學習成績下降等。
  2.新婚男士不宜。新婚男士飲用可樂飲料,會直接傷害精子,影響男子的生育能力,若受傷精子一旦與卵子結合,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或先天不足。
  3.婦女不宜。常飲合咖啡因飲料的婦女難以受孕,喝咖啡又吸煙的婦女懷孕更難。故育齡婦女不宜飲用。
  4.孕婦不宜。咖啡因會抑制胎兒在母體中的正常發育,喝咖啡過多,生下的嬰兒往往體重偏輕,自然死亡率較高。
  5.老年人不宜。咖啡、可樂的利尿作用,可使鈣的吸收減少一半。如果老年人經常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就會加劇體內鈣質的缺乏,引起骨質疏鬆。容易發生骨折。
  6.高血壓患者不宜。飲含咖啡因的飲料過多,會使血脂升高,容易加劇動脈硬化,高血脂患者多飲,會加速病情的惡化。
  7.飲酒者不宜。酒與咖啡、可樂同飲,會加重酒精對人體的損害。所以切忌「美酒加咖啡,一杯又一杯」。
  8.吸煙者不宜。咖啡因在尼古丁誘變物質的作用下,易使身體某些組織發生突變,甚至導致癌細胞的產生,為避免上述危害,應改變吸煙同時飲用咖啡、可樂飲料的習慣。
 
本文轉載自2011/03/23"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樹蘭(味苦無毒、止咳調經)

樹蘭

■孔弟子
別名:珠蘭、珍珠蘭、魚子蘭、茶蘭、米碎蘭、茶蘭、秋菊、秋蘭。客家語稱魚卵花。
產地:種植於全台灣,華南、海南、華中、香港各地,諸如住宅邊、學校、公園、廟宇、公共場所等。形態:樹蘭係楝科常綠小喬木,株高約三-六尺,分枝多而茂盛,嫩枝被有褐色星狀毛,葉互生,長四-六公分,有長柄,長六到十八公分,全綠,色深綠含光澤,夏秋間開黃色花、腋生、如粟米,俱芳香,數十朵簇生為圓錐花序,花五瓣細小,花後結乾質漿果,但結果率不高。
藥用部分:樹蘭全草可入藥,夏秋採花,根葉則隨時可採:採收後洗淨切片備片。
藥效:樹蘭味苦性溫無毒、有止咳、調經之功。
(1)、止咳化痰:單味水煎服,或配等量的川貝、枇杷葉、桑白皮、茅根水煎服。
(2)、月經過多:以葉配等量的賣子木,萬壽菊水煎服。 

本文轉載自2011/03/22"中華日報醫藥網"

珍珠蘭(活血袪風,止痛消腫)


文圖∕胡德欽
別名:珠蘭、魚子蘭、雞爪蘭、珠蘭茶。
形態:金粟蘭科亞灌木,葉對生,葉片卵形、倒卵形或長橢圓形,基部楔形,先端鈍形,疏鈍鋸齒緣,莖多分枝或叢生,穗狀花序多數組合成圓錐狀頂生,花小,黃綠色,芳香,核果卵狀球形。
性味:味甘、性溫。
功效:活血、袪風、止痛、消腫、治腹脹、疔瘡、感冒、刀傷出血、跌打損傷、風濕疼痛。
用法:
1.珍珠蘭 1至 2兩,水煎服或泡酒服,治跌打損傷、風濕疼痛。
2.珍珠蘭全株 5錢至 1兩,水煎服,治腹脹、感冒。
3.珍珠蘭 60至 80公分,煎水代茶飲,治消炎、筋骨疼痛。
4.珍珠蘭全草 30至 40公分,煎冰糖服,治音啞、咳嗽。

本文轉載自2014/01/12"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使君子(殺蟲、健脾、除虛)


使君子

■孔弟子
殺蟲、健脾、除虛
別名:山羊屎、色千子、使君花、留求子、醉水手。
產地:種植於台灣、海南、華南、香港各公園,校園,園藝中心及家庭院落,寺廟廣場。
形態:係使君子科落葉攀緣灌木,葉全緣,對生,紙質,長橢圓形,先端漸銳形,基部心形,全緣,葉柄長約一公分,葉柄脫落後,葉柄基部殘存堅硬的刺狀體。夏、秋間開紅色的小花、頂生、穗狀花序,一穗往往有數十朵,花萼細管狀、五裂、花五片、初白色後變紅或淡紅色,雄蕊十枚,排成兩輪。果實橄欖形或紡錘形,長二、五到四公分,成熟時黑褐色,有五稜,但結果率不高。
藥用部分:使君子的根、莖、果實均可入藥,採取後洗淨切片或切段曬乾備用。
藥效:使君子味甘性溫無毒,有殺蟲,健脾,除虛之功。
方例:
(1)小兒脾疳:使君子、盧薈等分,為末、米飲,每服一錢。
(2)小兒痞塊:腹大肌瘦面黃,漸成疳疾,使君子仁三錢,木鱉子仁五錢,為末,水丸龍眼大,每次一丸,用雞子一個破頂,入藥於內,飯上蒸熟空心服之。
(3)小兒蛔痛:口流涎水,使君子仁為末,米飲五更調服一錢。
(4)小兒虛腫:頭面陰囊俱浮,用使君子一兩,去殼蜜五錢,炙盡為末,每食後米湯服一錢。
(5)頭顱面瘡:使君子仁,以香油少許浸三、五個,臨臥時細嚼,香油送下,久久自癒。
(6)蟲牙疼痛:使君子煎湯頻飲。
(7)健胃:取根子燉瘦肉服。或配五錢狗尾草燉赤肉服。
 
本文轉載自2011/03/21"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19日 星期六

葫蘆瓜(解熱利尿、消腫通淋)

葫蘆瓜
胡德欽
別名:葫蘆蒲、小葫蘆。
形態:瓜科攀楥性草本、葉互生、葉互心狀卵形、邊緣有不規則鈍齒、全株貝柔毛、有捲鬚、花白色、雌雄同株、果淡綠色、分上下二個果室、上室小下室大、中間細縮如腰、種子扁平。
性味:味甘、性寒。
功效:解熱、利尿、消腫、通淋、治水腫、糖尿病、尿毒症、燙火傷、慢性腎炎、高血壓、黃疸性肝炎。
用法:
一、葫蘆瓜 50克、冬瓜皮、西瓜皮各 30克、紅棗 10克、加水 400毫升、煎至 150毫升,去渣服湯,每日一劑,治慢性腎炎。
二、葫蘆瓜去皮切片曬乾,水煎服,治糖尿病。
三、葫蘆瓜子一至二兩(微炒)研末以粥飲調下三錢、治水腫。
四、葫蘆瓜果皮加淡竹葉適量,水煎當茶飲,治尿毒症。
五、葫蘆瓜花曬乾研末敷之,治鼠廔。
六、葫蘆瓜吃法可煮食、炒食或刨絲曬乾或瓠乾,質柔味美,風味獨特,是鄉土小吃。

本文轉載自2011/03/20"中華日報醫藥網"



葫蘆 清熱利水 生津消渴

葫蘆

▓立德
 又稱:扁蒲、瓠仔、匏、瓢仔、瓢仔、葫蘆瓠、長白瓠
 產地:葫蘆原產熱帶亞洲,印度與阿比尼西亞,中國有二千多年,栽培歷史是華南與台灣的重要夏季蔬菜。台灣各地供小面積栽培。
 形態:葫蘆是 1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有粘質柔毛,葉心狀卵形或腎狀卵形,不分裂或稍淺裂,葉柄上方有 2枚腺體,花單性,雌雄同株,白色,果實有長形,牛腿瓠,目蒲,冬瓜蒲,扁圓形有大白瓠,虎斑大圓瓠,葫蘆狀,燒瓶狀,棍棒狀,曲頸狀,啞鈴狀, ?時肉質,成熟後果皮變木質,種子白色,藥用部分:果實、果皮、種子。
 營養成分: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磷,鐵,胡蘿蔔素,維他命 B1、 B2、 C等等。
 性味入經:果味甘淡,入肺,脾,腎三經。
 功用:清熱利水,通淋潤心肺,除煩消腫生津消渴等之效。
 主治:消渴,惡瘡,腹脹水腫,急性腎炎浮腫,肝硬化腹水,胎毒,牙痛,解食物中毒等。
 方例:
  1.治急性腎炎浮腫:陳扁蒲殼 15~ 30克,水煎服用,或陳扁殼焙微黃研粉末,每次服用 10克,以開水送服,每天早中晚各服 1次各 3次。
  2.治消渴:葫蘆(連皮、子)洗淨後煮湯食用。
 3.治腹脹水腫:葫蘆連子燒存性,每服時飯可溫酒送服,不飲酒者白湯送下。
  4.解食物中毒:用扁蒲蔓、鬚、花適量水煎服。
  5.解胎毒:在 7、 8月或三伏日或中秋日,水剪葫蘆鬚適量水煎湯,浴洗,小兒可免出痘疹。
  6.牙痛:瓠子 240克,牛膝 120克,研末,每次服 15克或水煎含漱,每天 3~ 5次。
 其他用途:
  1.扁蒲可作西瓜砧木,嫩果可食。
  2.加工制瓠餔。
  3.老熟的可製器具與裝飾品。


本文轉載自2011/12/09"中華日報醫藥網"

馬齒牡丹(清熱、解毒)



馬齒莧

▓孔弟子
別名:馬齒牡丹、馬莧、五行草、常命草、馬齒牡丹、九頭獅子草、五方菜、豬母乳。
產地:台灣、華中、華南田野、菜圃、荒廢地野生。
形態:屬 1年生或 2年生肉質草本植物,葉莖肥嫩多汁、多分枝,直立或葡萄,莖圓常帶紫紅,全體光滑無毛、葉肉質、扁平橢圓狀或倒卵形似瓜子,全緣有柄,葉長約半公分到 1公分半,寬 0.3公分到 1公分,托葉乾膜質或不存在。春、夏開黃色小花,無柄 3、 5朵,腋生或頂生一起,花萼 2片綠色,果為蒴果蓋裂,內含黑種子。
藥用部分:馬齒莧全草可入葉。於夏、秋間,當莖葉茂盛時,拔取全草,除去根,用開水燙過曬乾備用。
藥效:馬齒莧味酸、性涼、有清熱、去濕、解毒、消炎、利尿、殺菌之功。
方例:
1.腎炎、睪丸炎:單味水煎服。
2.濕疹、皮膚炎:以鮮草搗敷或前汁洗渥,也可配梧桐菜 1兩水煎服。
3.痢疾,單味水煎服,或以鮮草搗汁 1杯加黃酒少許,蒸服。
4.各種瘡毒:以鮮草洗淨加鹽搗爛外敷。
5.肺結核、百日咳:單味水煎服,或配等量之層塔(香菜)水煎服。
6.諸氣不調:以馬齒莧煮粥食。
7.筋骨疼痛(不拘風濕、楊梅瘡、女人月事):先用此方止痛、再作調理、乾馬齒莧 1斤、濕馬齒莧 2斤、五加皮半斤、蒼朮 4兩春碎、以水煎湯洗澡。急用蔥薑擂爛沖熱湯 3碗服之,暖處取汁,立即止痛。
8.蜈松咬傷:以馬齒莧汁塗之。
9.蜂螫蟲螫:以鮮草搗熟封之。
10、肛門疼痛:以馬齒莧菜,三葉酸酸草等分煎燻洗 1日 2次有效。
11、赤白帶下:北方朵婦也可用,取鮮草搗絞汁約 6、 7兩和雞蛋白 2枚先溫令熱乃下莧汁、微溫燉飲之。
12、痔瘡初起二萬齒莧不拘鮮乾煮熟食之。以湯煄洗、 1個月內外即癒。
13、中蠱欲死:以鮮草搗汁 1升飲、每日 4、 5次。
14、產後虛汗:以鮮草研汁 5、 6兩服,以乾品水煎服。
15、腳氣浮腫、心腹脹滿:以馬齒莧和少許粳米醬汁煮食之。
16、腋下胡臭:馬齒莧汁,以蜜和作團、紙裹泥固半寸厚、日乾、燒過研末、每次少許和蜜作餅先以生布揩欴之、以藥挾腋下、會極痛、久忍、然後以手巾勒兩臂,日用 1次,以痊為度。
本文轉載自2012/02/19"中華日報醫藥網"

本文轉載自2011/03/19"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百部(潤肺、止咳、殺蟲)

百部

■孔弟子
別名:百條根,野夫門冬,嗽藥,百部草,鬧虱藥。
產地:自生於華中,華南山區或竹林低海拔山區內。
形態:百部科多年生攀緣性藤本。塊根多數簇生、肉質、紡錘形。葉對生或互生,葉片廣卵形,基部淺心形,先端漸尖,全緣。花期 4~7月,花腋生,一~二朵,具長梗,小苞片一枚,花被四片,披針形,黃綠色。蒴果倒卵形略扁。種子橢圓形。
藥用部分:百部之根可入藥,春秋兩季採挖,洗淨除去鬚根,在開水中浸燙二分鐘,撈出曬乾或趁鮮切片曬乾,若加蜜煉,就是蜜百部,用量二至四錢,鮮品可達二至四兩。
藥效:百部味甘、性微溫,無毒,有潤肺,止咳,殺蟲之功。
方例:
(1)治久咳痰多,胸 ?脹滿:百部,薏苡仁,百合,麥冬各 12公分,桑白皮,茯苓,沙參,黃耆,地骨皮各 6公分,水煎服。
(2)治咳嗽哮喘:百部、桑白皮、知母、天冬各 7公分,杏仁 5公分,麻黃,批杷,馬兜鈴,郁李仁,蘇子,葶歷子,枳實,甘草各4公分,石膏,大黃各2公分,水煎服。
(3)治慢性支氣管炎,百部配麻黃,紫菀,白果,黃芩,甘草等合用,水煎服。
(4)暴咳嗽:百部根浸酒,每溫服一升,日三服。或用百部,生薑等分搗汁,煎服二合,也可用百部根搗鮮汁和蜜等分沸湯煎膏禽嚥。
(5)小兒寒嗽:百部(炒)麻黃(去節),各七錢半為末,杏仁去皮尖炒,以水略煮三、五沸研泥,入熟蜜和丸皂子大,每服二、三丸,溫水下。
(6)三十年嗽:百部二十斤,搗取汁煎如飴,服方寸七,日三服。
(7)遍身黃腫:掘新鮮百條根,洗搗器臍上,以糯米飯半斤與水酒拌合,揉軟,蓋在藥上,以帛包住,待一、二日後,口內作酒氣,則水從小便中出,腫自消也。
 
本文轉載自2011/03/18"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天麻簡介與臨床應用(上)(下)








本圖轉載自網路




(上)
◎文╱王雅芬
壹、基原與品質
天麻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為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乾燥塊莖1。乃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必須與密環菌Armillaria mellea (Vahl. ex Fr.) Karst共生,其生長繁殖過程與密環菌結成極密切的營養關係2。野生天麻主要產於貴州、雲南、四川,其中貴州為最道地藥材;人工栽植天麻中國各地均有,以陜西產量最大。立冬後至次年清明前採挖,立即洗淨蒸透,敞開低溫乾燥,春季植株出芽時挖出者為「春麻」,質輕、斷面晦暗空心,品質較差;冬季莖枯時挖出者為「冬麻」,質重、斷面明亮,質量較好3。

貳、天麻簡介

一、藥名與別名
天麻別名離母、鬼督郵、神草、獨搖芝、赤箭脂、合離草等;藥材以體實澤亮半透明者為佳,故有「明天麻」之名《臨證指南醫案》;原植物之莖色黃赤,呈圓柱形而直立,狀似箭桿,故有「赤箭」之稱;又因其治肝風效果佳,故名「定風草」 3。

二、正品鑑別要點
天麻以往多為野生採集,二十世紀後人工栽植天麻成為藥材主要供應來源,但兩者在形態上有顯著的差異。野生為橢圓形且橫環紋較密集,人工栽植則為長條形。正品天麻質地堅實沉著,一端有紅棕色乾枯芽苞,另一端有自母麻脫落的圓臍形疤;表面可見數圈橫紋者為真3。鑑別天麻有兩首歌訣或順口溜,一首為:「天麻長圓扁稍彎,點狀環紋十多圈,頭頂芽苞鸚哥嘴,底部疤痕似臍圈。」另一首是:「鸚哥嘴,扁圓體,點輪環,圓底盤,斷面角質一條線」4。其中鸚哥嘴指天麻塊莖頂端留的紅棕色至深棕色鸚嘴狀的乾枯芽苞,又稱「紅小瓣」;點輪環又稱芝麻點為藥材表面所特有之略突起芽,斷續排列呈橫環紋的小點;臍圈又稱肚臍眼,指天麻底部圓臍狀的凹疤痕,是自母麻脫落後留下的疤痕,又稱「凹肚臍」、「圓底盤」5。

三、主要成分
天麻含天麻素(gastrodin) 、香莢蘭醛(vanillin)、香莢蘭醇(vanillyl alcohol)、琥珀酸、多糖,以及維生素A類物質、微量生物鹼等。所含成分具鎮靜及抗驚厥等活性,而密環菌發酵液亦有對抗菸鹼所引起驚厥的活性3。

四、應用範圍
天麻性味甘、平,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平肝潛陽作用6。主要用於血虛肝風內動的頭痛,包括高血壓、動脈硬化和一般體弱所致眩暈;天麻亦可用於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所致之痙風抽搐,風寒濕痺,肢體麻木癱瘓,慢性風濕性關節炎。另外,依據配伍不同可廣泛應用於小兒驚風,癲癇及破傷風手足痙攣抽搐者7。《中國藥典》指出臨床上雖內風、外風均可用天麻,但仍以治療內風為主3。(待續)

參考資料
1. 王竹鑫、章迺榮:袖珍中藥快速鑑別手冊。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31-33。
2. 趙中振:百藥圖解,第一版。香港:萬里機構萬里書店,2005:182。
3. 嚴正華:中藥學(下),第一版。臺北:知音出版社。2003:696-697。
4. 郝近大:實用中藥材經驗鑑別,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78-81。
5. 趙中振、陳虎彪:常用中藥材鑑別圖典,第一版。香港:萬里機構萬里書店,2010:74-5。
6.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藥劑部:中藥處方集,第二版。桃園:長庚紀念醫院,2006; 214。
7. 張賢哲、蔡貴花:中藥炮製學,初版。台中:中國醫藥學院出版組。1984:215-6。

(本文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11期" 100 / 03.14~100/03.20


(下)
◎文╱王雅芬

參、配伍及方劑應用

天麻具有良好平肝潛陽作用,為治眩暈、頭痛之良藥,隨不同配伍、方劑皆可運用且功效顯著。天麻加減方中最常用的為天麻鉤藤飲及半夏白朮天麻湯。

《雜病證治新義》中之天麻鉤藤飲,是以天麻與鉤藤、石決明、寄生、夜交藤、黃芩、杜仲、川牛膝、益母草、梔子、茯神等併用;其中君藥天麻、鉤藤可平肝熄風;臣藥石決明用於平肝潛陽、清熱明目,川牛膝可引血下行;佐藥梔子、黃芩用來清熱瀉火、使肝熱不上擾,益母草可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用於補益肝腎,夜交藤、茯神可以安神定志。諸藥合用可治療肝陽偏亢,肝風上擾,頭痛眩暈,耳鳴眼花,心悸失眠。其中鉤藤與天麻均能平肝息風,但鉤藤甘寒,為擅於清熱息風或小兒熱驚風的要藥;天麻甘平,清熱之力不及鉤藤,功能偏平肝息風而兼止痛,為治肝風抽搐及內風所致之頭痛及眩暈,兩藥合用可相輔相成。

袪風化痰藥的半夏白朮天麻湯,用來治療風痰上擾所引起之眩暈,但痰的成因很多,有濕痰、熱痰、燥痰、寒痰、風痰,其中以半夏為君藥用來燥濕化痰,白朮健脾燥濕、利水,天麻來消除風痰,諸藥並用臨床上應用於健脾化飲、息風定眩。此屬風痰眩暈的常用方,所以若為肝陽上亢引起的眩暈頭痛則不適用8。

肆、藥理研究

研究指出天麻素具有增強學習記憶的活性9。而陳珮茹探討天麻水萃物的抗憂鬱活性,指出大鼠在強迫游泳(forced-swimming test)之不活動時間,可因投予天麻水萃物而顯著減少。其機轉可能是:大鼠腦部的單胺類物質含量,在長期實驗中,血清素的含量有顯著性增加,且降低大腦皮質前側的血清素代謝速率;對於多巴胺的代謝速率有顯著性降低的作用,因此達到抗憂鬱之效果10。

徐維聰則探討天麻對癲癇發作的神經保護活性,結果顯示天麻成分中的香莢蘭醛可降低癲癇模型大白鼠發作的嚴重程度並縮短發作時間,天麻抑制癲癇發作可能來自於其抗氧化作用,也能對中樞神經傳導物GABA影響,但其神經保護機制須進一步研究11。

伍、結論

天麻屬於平肝息風類藥物,適用於肝風內動、肝陽上亢及肝火上炎等證,臨床應用上應依據不同病因和兼證選擇適當之藥物配伍。而外風與內風之間,亦可相互影響,外風可引動內風,而內風有可兼夾外風,此錯綜複雜的徵候,應正確辨證施治,才能達到藥品最佳療效。(全文完)

參考資料

8. 長庚紀念醫院中醫藥劑部:中藥處方集,第二版。桃園:長庚紀念醫院,2006; 91。
9. Hsieh MT, Wu CR, Chen CF. Gastrodin and p-hydroxybenzyl alcohol facilitate memory consolidation and retrieval, but not acquisition, on the passive, avoidance tasks in rats. J. Ethnopharmacol. 1997 Mar. 56(1): 45-54.
10. 陳珮茹:天麻水萃物的抗憂鬱效果。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2008。
11. 徐維聰:天麻對Kainic acid誘發Sprague-Dawlev大鼠癲癇發作的神經保護作用。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2006。

(本文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12期" 100 / 100 / 3.21~ 3.27

含羞草(消熱解毒、安神消積)

含羞草

■孔弟子
別名:呼喝草、知羞草、怕癢花、懼內草。
產地:台灣全島原野至海拔山區、路旁荒地圳畔。
形態:含羞草係多年生灌木狀草本,豆科,含羞草屬,全株密生逆毛及疏被銳刺。葉互生、具長柄、掌狀羽葉 4枚,小葉對生,多數,觸動時因葉柄之膨壓作,葉片閉合而穗葉柄下垂,葉片廣線形,先端尖,全緣。花期 6~ 9月,頭狀花序,單生或二-三朵腋生,繡球狀,粉紅色,邊緣生長刺毛。
藥用部分:全草、根,切段曬乾備用,鮮草也可用。
藥效:含羞草味甘淡,性平,為清熱,安神消積,解毒之良藥。方例 :
(1)、治風濕:含羞草根 20公分,泡酒服或合酒煎服。
(2)、治神經衰弱、失眠:含羞草 40~ 75公分,水煎服。
(3)、治眼熱作痛:全草 20~ 40公分,水煎服或燉赤肉服。
(4)、治肝炎、腎臟炎:含羞草根及莖 40~ 110公分,水煎服。
(5)、治腫毒、帶狀疱疹:鮮葉搗敷或搗汁塗抹患處。
(6)、糖尿病:含羞草配等量之靈芝、番百榴葉水煎服。
(7)、紅閉慢性胃炎:含羞草三-五錢水煎服。

本文轉載自2011/03/17"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15日 星期二

潰瘍性大腸炎 好發青壯年

■蘇聰明
 潰瘍性大腸炎,是大腸直腸腸黏膜發炎或潰瘍的疾病,常發生在 20到 40歲的青壯年人,尤以男性居多,這種病證,屬中醫學「久痢」或「久瀉」等範疇。
  造成潰瘍性大腸炎的原因很多,包括免疫系統、遺傳因素、感染、精神因素、過度勞累、過敏反應及其他不明原因。
  這類患者常抱怨腹痛、腹瀉、排便不順暢、便中夾有黏液、膿血等現象、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發熱、消瘦、貧血、精神不振、甚至癌變等併發症。
  就中醫而論、潰瘍性大腸炎雖病位在腸道,但其發病卻與臟腑經絡的病變有關,發病的原因大多由於精神刺激、飲食失調、濕熱內蘊等,使大腸運化傳導失常,造成脾腎虧虛所致。
  治療多從疏利腸道積滯、調理腸道功能著手,以提高人體免疫及抗炎抗菌作用,使腸黏膜病變得以改善。
  在中醫來看,其症狀有虛有實,大便稀溏、夾帶白色黏液、怕冷、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為虛證;腹瀉、排便不順暢、肛門灼熱、便中夾黃色黏液膿血、味腥臭、腹痛、口渴、小便短赤為實證,診斷時必須查明病因,才不致錯判誤治。
  臨床上,中醫治療潰瘍性大腸炎,常以「健脾除濕湯」為主方,再依患者情況添加藥物,如腹痛甚者加白芍、烏梅;血便多者加三七、黑地榆;排便不順暢者加木香、檳榔;黏液多者加蒼朮或黃芩;久瀉不止者加赤石脂、訶子等,以加強療效。
  除了藥物治療外,也可配合針灸或灌腸療法,來減輕病情,例如針灸脾俞、中脘、天樞、章門、足三里、上、下居虛等穴;或用黃連、黃柏、梔子、五倍子、明礬等煎液、保留灌腸,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袪腐生肌功效。 另外,患者也可選用蓮子、苡仁、扁豆各 20克、紅棗 10枚,或蓮子 15克、山藥 30克,煮粥常服,對病症也有助益。
  (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台灣醫藥交流協會理事長 )
  本文轉載自2011/03/16"中華日報醫藥網"

黃水枝(消腫散瘀,解毒活血)

黃水枝
■立德
 別名:博落,三叉風,防風七。
 主治:治肝炎、氣喘,咳嗽,肺結核,大小便不利,瘡癤,無名腫毒,跌打損傷等症,用量十五至三十克,外用適量。
 用法:
 1.治肺氣腫:黃水枝,丰夏,陳皮各十五克,茯苓十克,炙甘草六克水煎服用或,三叉風,桂枝,芍藥,生薑各十克,炙甘草六克水煎服用。
 2.治感冒咳嗽:黃水枝,黃芩,生薑各十克,川貝用,陳皮,天門冬,當歸,愛門冬,竹菇,桑白皮,桔梗各六克,杏仁,山梔子,五味子各三克,大棗五枚水煎服用,或防風七,桔梗,百部,紫菀,白前,陳皮各十克,甘草三克,水煎服用。
 3.哮喘:黃水枝,麻黃,杏仁,石膏各十克水煎服用或半夏,麻黃,博落,椅枝,芍藥各十克,細辛,乾薑,五味各六克水煎服。
 4.大小便不適,黃水枝,七星丹,筆仔草,車前草各十五克水煎服用。
 5.治肝炎:博萿十克,陰行草,金錢草,白茅根各三十克,水柳十五克水煎服用或黃水救,紫胡,黃芩,生薑各十五克,枳實木黃,芍藥各十克水煎服用
 。6.肺結核:黃水枝十克,肺炎草,鹿蹄草,矮茶風,石棘子,兔耳風各十五克水煎服用。或黃水枝,生地黃各二十克,愛門冬,北沙參,枸杞子,當歸各十克,栜子六克水煎服用
 。7.無冬腫毒:黃水枝,蒲公英,野菊葉,馬蹄甲,石指甲各適量,搗爛敷患處或黃水枝,虱母子頭,忍冬藤,大青各等量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1/03/15"中華日報醫藥網"

舌苔顏色 可辨別病症

■王鼎源
  舌苔是反映體內異狀最直接的方式,如口腔炎、感冒或消化道疾病,均可能造成舌苔增生;若未自根本解決,不僅舌苔清不完,亦可能延誤未察覺之病情。
  一般來說,舌苔的顏色有白、黃、黑、褐等顏色,健康正常者的舌苔應該是「淡紅舌質,薄白舌苔」;若是舌苔由薄而厚,由少而多,則可能意味此人體內的病症正持續進行中。
  舌苔紋路繁複有如「地圖舌」般,多見於過敏體質的兒童,如鼻過敏、皮膚過敏等;若是呈現「腐苔」或是「膩苔」,則多導
 因於人體腸胃助能失常,食物停滯於胃中久久不得消化,容易使人感到腹脹氣及言談間從胃中排出食物的味道。
  在舌苔色澤部分,一般若發現白舌苔量多時,多是伴隨著感冒症狀出現;而黃舌苔若非飲食色素沉積,則意味此人裡熱甚,常出現口臭、便秘患者口中;至於特殊的黑舌苔,則代表其熱勢嚴重,常出現在疾病後期。
  儘管舌苔混合著口腔細菌代謝物,黏膜細胞剝落物和食物殘渣等苔狀物,易造成口腔的污垢或導致口臭的發生,但若是發現口中如鏡面舌般的「光剝苔」,也不見得好,常見於久年胃潰瘍疾病者。
  此外,若有舌頭胖大現象者,意味著其體內水分排除困難,致使身體腫脹,連帶影響舌頭腫脹,多容易出現水腫問題;伸出舌頭有齒痕者,則為氣虛,這種人多容易疲倦乏力,常見於疲勞症候群者。
  至於舌頭顏色淡無血色者,多出現於血虛患者口中,例如月經來量多者,子宮肌瘤、慢性腎臟衰竭導致貧血的人;而舌有於瘀斑、舌下靜脈區張等現象,則為血癌證,意味其身體血液循環不良,常出現於身體痠痛(內傷、腰痛、久年疼痛)、痛經之女子。
  本文轉載自2011/03/15"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半夏 痰濕、腸胃良藥

■圖文:呂晃禎
 半夏是中醫常用藥物,其藥用史已超過 2000年,一般多用於痰濕喘嗽和腸胃系統疾病,但其實用於失眠有相當療效。
 半夏,味辛,性溫,有毒,歸脾、入肺、胃三經,功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寒痰、濕痰,喘咳多痰,痰飲心悸,風痰眩暈,痰厥頭痛,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外治廱腫痰核。不只為燥濕化痰,溫化痰飲要藥,也被歷代醫家視為「止嘔要藥」。
 半夏除用於濕痰、寒痰,對於治療臟腑之濕痰效果尤佳,如能伍配得宜效果更好,如配橘皮治療痰濕阻肺,痰多質稠之症(二陳湯);治寒痰宜與白芥子、生薑同用;若與天麻、白朮同用能化痰息風,治療痰濕眩暈;治濕痰內盛,胃氣失和之夜寐不安,與秫米(可薏仁代之)同用,可以化痰、合胃、安神。用於癭瘤痰核、廱疽腫毒,則與昆布、海藻、貝母同用。
 半夏為脾胃兩經之要藥,臨床常用於消化系統的胃氣上逆,對於嘔吐有功效,只要隨證配伍效果都很好,如配生薑可治療胃寒或痰飲嘔吐;如胃熱嘔吐則與黃連同用;倘胃陰虛之嘔吐需與石斛、麥冬、天冬等滋陰藥共用;胃氣虛之嘔吐,則配與人參、蜜同用、妊娠嘔吐加入生薑、茯苓,既無味道又能止嘔,臨床效果很好。
 假如心下痞滿,濕熱阻滯,需伍配黃蓮、黃芩、乾薑,以苦辛通降,開痞散結,是治療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性潰瘍很好的常用處方;治痰熱結胸,則與黃連、瓜簍共用;如胸悶、胸痺疼痛則須與薤白、瓜簍實伍配;治療氣鬱痰凝之梅核氣(咽中有異物感,吞不下也吐不出來),則配與厚朴、茯苓、紫蘇等,以化痰散結,行氣解鬱,如《傷寒論》半夏厚朴湯。
 半夏對呼吸系統有鎮咳和祛痰作用,研究並證明半夏儲存時間越久,祛痰效果越好。對於消化系統有:催吐(生半夏)、鎮吐(制半夏),抗潰瘍作用。對於循環系統:有抗凝血作用和調節心律不整功用,半夏有明顯降低三酸甘油脂及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以生化角度來分析,半夏含有 B-谷甾醇、 D-葡萄糖苷、二羥基苯乙酸、皂苷、多種胺基酸、辛辣性醇類、膽鹼、生物鹼、少量澱粉和脂肪等。      
 半夏也有鎮靜催眠作用,半夏秫米湯可說是中醫藥治療失眠的始祖方,半夏秫米湯即是《靈樞》卷十之半夏湯,原文載:「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去其渣,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複杯則臥,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矣也」(半夏用量在 3錢是腸胃藥,如用到 8錢則成為安眠藥)。
 半夏因含有生物鹼的毒性,少有生用,一般皆炮製後使用,以 3-9克為原則;製半夏有薑半夏、法半夏等,薑半夏長於降逆止嘔,法半夏長於燥濕,且溫性較弱;半夏麴有消食化痰之效;竹瀝半夏性由溫轉涼,可清熱化痰,可治風痰、熱痰之症。
 半夏性溫燥,陰虛燥咳,津傷口渴,血症及燥痰、熱痰者禁服(但經過伍配燥咳、熱咳之症,也可技巧性運用),孕婦慎用,陰虛津少者慎用。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同用;生品內服宜謹慎。
 半夏使用不當會引起中毒,主要症狀為:口舌咽喉癢痛麻木,聲音沙啞,言語不清,味覺消失,頭暈、惡心嘔吐、胸悶、腹痛、腹瀉,更嚴重的會喉頭痙攣、呼吸困難、目視不清、頭部及四肢麻痺、血壓下降、休克等,初中毒吃綠豆湯即能解毒,如需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4/09/25"中華日報醫藥網"

半夏(降逆止嘔,除濕化痰)
半夏

■立德
又名:半下。
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或其他變種之槐莖,除去外皮漂製后,乾燥而得。
品質:以身乾,個體大且均勻較圓,較陳久,質堅,外皮去除乾淨,色白粉足,無泥者為良。
性味:味辛性溫,有毒,(孕婦忌用),入脾,胃二經
功能: (1)能走能散,能燥能測,和胃健脾(去濕,補肝潤肺)辛散。 (2)除濕化痰,發表開鬱,降逆止煩嘔,發聲音。 (3)消腫散結。 (4)救暴卒。
主治:
(1)降逆頸眩(火炎,痰升則眩)。
(2)痰厥頭痛,眉稜骨痛(風熱與痰)。
(3)咽喉痛。
(4)胸脅脹悶。
(5)傷寒,寒熱。
(6)痰瘧不眼。
(7)反胃吐食(痰膈)。
(8)散痞除癭(癭多屬痰)。
(9)消腫止汗。
(10)咳嗽痰,痰白黏稠。
(11)瘡瘍腫毒。
(12)癬類。
藥理:
(1)煎液具有唾液分泌促進功能。
(2)水製抽取物具有輕度利尿作用。
(3)半夏之上嘔作用。
(4)降眼壓作用。
炮製:將半夏浸七天,逐日換水,瀝去涏,切片,薑汁拌或單蓋七天,待生黃衣晒乾,懸掛風處,愈久愈良。
炮製品:清半夏,薑半夏,法半夏,仙露半夏,竹瀝夏,半夏麴等等。
配伍:
(1)柴胡,附干為便。
(2)畏生薑,奉皮龜中雄黃。
(3)忌飴糖,半肉,海藻。
(4)惡皂角。
(5)反烏頭
使用注意:
(1)半夏性辛燥,副作用有咽乾,舌麻。生半夏性更辛烈,刺激喉嚨,並易中毒。故通常主張生半夏不宜用或儘量少用,如治痰喘送時需用生本夏時,應多加生薑,一可以製其毒,二是以助去痰飲降喘逆。
(2)黃半夏(法半夏)燥濕除痰止嘔力較佳。清半夏辛燥之性大減,宜於體痰多而濕寒較輕者用。另一種半夏麴是由清半夏和麴於酵而成,性卒平徵甘,能溫胃化滯開鬱,脾胃虛弱而腹脹作嘔者適用。

本文轉載自2011/03/14"中華日報醫藥網"

吃水果謹防水果病

王中
 水果營養豐富,口感也好,深受人們喜愛。台灣素有「水果王國」之稱,各種水果應有盡有,喜歡吃水果的人,真是口福不淺。但從醫學角度分析,有些水果並非人人皆宜,有的水果在吃法上大有講究,多食往往易得「水果病」。
 荔枝病 荔枝為「南國第一佳果」,但過量食用易發生低血糖症,俗稱「荔枝病」。表現為頭暈、噁心、面色蒼白、四肢冰涼、渾身乏力、大量虛汗,伴有腹痛腹瀉;嚴重者昏迷抽搐,心律失常。原因是荔枝果肉內含有豐富的果糖,過食後來不及經肝臟轉化酶轉化成葡萄糖,使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嚴重不足。小兒和老人體內轉化酶原來就少,更不應多食荔枝。治療措施:口服或注射莆萄糖水。
 芒果皮炎 芒果有「熱帶果王」之稱,滋味獨特。部分過敏者進食幾小時後,口唇、面頰和雙耳等部位皮膚出現紅腫、紅斑、並迅速向全身軀幹、四肢蔓延。有的呈散狀針頭大丘疤疹,並伴有瘙癢,搔抓後呈濕疹樣改變,嚴重者發熱、畏寒、渾身疼痛。這是芒果汁內的異型蛋白和蛋白酶引起的即發型接觸性皮膚反應。治療措施:停止吃芒果及其他水果;外用抗過敏藥物塗敷,皮疹廣泛者可用皮質激素,但不可久用,否則副作用大;避免用熱水、肥皂洗滌,忌食過敏刺激性食品。
 菠蘿過敏症 菠蘿內含有菠蘿蛋白酶能幫助消化魚肉蛋白,尤適於盛宴後食用。但有人食後感到口舌麻木,皮膚潮紅和面頰瘙癢,甚至心慌頭痛,此為內含的5-羥色胺產生的過敏反應,並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故心血管病患者慎食;有人食後出現惡心嘔吐,頭痛頭暈,腹部絞痛和全身蕁麻疹等過敏反應,此為內含菠蘿蛋白酶的作用,可使胃腸黏膜通透性增大,胃腸中異性大分子蛋白滲透入血液中,引起胃腸道乃至全身過敏反應。防治措施:忌空腹暴食,忌食新鮮和生硬不熟的菠蘿;進食前應削淨果皮鱗目和果丁,切片浸泡於淡鹽水後再食。
 山楂 含大量果酸,維生素和礦物質,味酸甘性溫,為溫熱類水果,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解毒涼血之功。但病後體虛,孕婦和胃酸多者忌食;山楂味酸,對牙齒有腐蝕作用,多食傷齒,過食易饑。
 櫻桃 酸甜可口,形味俱佳,但含過量鐵和氫氰化物,過食後可引起鐵中毒,甚至氰化物中毒。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過食櫻桃致死的記載,以誡後人。


本文轉載自2011/03/13"中華日報醫藥網"

烏桕 (水消積,解毒消腫)

烏桕


文圖/胡德欽
別名:桕子、瓊仔、木油樹、卷子樹。
形態:大戟科落葉喬木、葉互生、葉片菱形或菱狀卵形、全緣、莖分枝、總狀花序頂生、雌雄同株、蒴果球形、褐色。
性味:味苦、性微溫、有毒。
功效:
一、葉:拔毒消腫、搗敷濕疹、蛇傷、陰道炎。
二、樹皮:解毒、殺蟲、利水、消積、治水腫、疔毒、二便不通。
三、種子:利水、通便、殺蟲、治疥瘡、便秘。
四、種子油:利尿、解毒、通便、治水腫、便秘。

用法:

一、烏桕心葉加絲瓜葉、加米<浸過>搗汁塗擦、治帶狀 疱疹。
二、烏桕鮮果杵爛包於紗布內擦患處、治濕疹。
三、烏桕鮮葉加韭菜搗汁塗、治癬。
四、烏桕心葉一至二兩搗汁兌米酒服、治跌打傷。
五、烏桕心葉搗汁服,治惡性感冒及解熱。
六、烏桕心葉用鹽揉軟塗患處,治香港腳。
七、烏桕心葉五錢搗汁,熱燒酒五錢沖勻飲之,渣敷患處,治蛇傷。
 
本文轉載自2011/03/13"中華日報醫藥網"

電腦族 膏肓痛

/陳俊銘
 「陳醫師,我的膏肓痛反覆發生,已一段時間了,很困擾,怎麼辦?」余小姐工作壓力大,長時間勞累,固定姿勢打電腦時間長,膏肓疼痛,很不舒服!現代上班族壓力大,常加班,長時間勞累,膏肓痛時常造成困擾!
 膏肓位在兩肩胛骨之間的部位,大約在第四、五肋骨之間,有菱形的、斜方肌經過。中醫認為這個地方若出現疼痛,就歸類為膏肓痛,相當於西醫的菱形肌筋膜炎疼痛症候群。常見發生原因如下:
  1.胸頸椎骨骼的問題:例如頸椎退化症或椎間盤突出症,以及脊柱側彎及脊柱炎等引起的頸部或胸部神經根壓迫症,或是硬脊膜受刺激所引起的疼痛。
  2.局部肌肉的拉扭傷:如背部菱形肌、脊下肌與下後鋸肌的拉扭傷等,或是遠處某些特定肌肉群的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所引起的轉位痛,如頸部前斜角肌或斜方肌等。
  3.軟組織的疾患:例如胸椎附近肌腱的急慢性發炎或拉傷,以及脊椎間韌帶發炎等。
  4.神經炎的前兆或後遺症:最常見的就是帶狀皰疹,傷害到胸椎神經根所引起的神經痛。
  5.其他器官的疾患:例如心肌梗塞、心包膜炎、肺炎、肺癌或膽囊炎也會經由膏肓痛的方式表現。
 長期固定不當姿勢,身體各個部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而且每次維持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長期累積,易造成肌肉痠痛、僵硬、肌腱發炎、肌膜發炎──俗稱膏肓痛。上班族、電腦工作者最常見,家庭主婦、水電工,雕刻師、駕駛、工人、農夫都很常見。膏肓痛發作,常會令人坐立難安!
 小針刀針對肩胛骨周圍附著之肌肉,長期慢性發炎、產生沾黏,出現筋結、條索狀、壓痛明顯之點,即所謂膏肓痛部位,施予鬆解,清除沾黏,可立即有效改善疼痛,沾黏的部位鬆解掉後,再配合傳統針灸、推拿,可持續有效改善膏肓痛,痛愈久,愈痛的,效果愈好,配合身痛逐瘀湯合芍藥甘草湯,加減丹參、川七、赤芍、桃仁等改善循環,放鬆肌肉,鞏固療效!
 平常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要固定姿勢太久,規律運動,睡眠充足,有助膏肓痛緩解!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

本文轉載自2011/03/14"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止血草(解暑利尿,消腫利濕)

止血草

■立德 
別名:蔓草蟲豆,水風草,地豆草,山地豆草,假地豆草,蟲草
來源:本品是豆科蔓生纏繞狀草質藤本地豆草葉或全草。
分布:中國南部,及西南部各省區與台灣等地區、馬爾加什、印度,澳大利、紐西蘭也有。
生長環境:生於灌叢中或曠野草叢中野生
藥材性狀:本品葉有小葉子片,葉柄 1~ 3cm,小葉似革質,晒乾後上方灰褐色,下方是灰白色,倒卵狀長橢圓形或橢圓形,上方及基部鈍或圓,中間小葉較大,側生小葉編斜,葉上面孰被灰色柔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基出脈3條,葉邊全緣或呈波狀,味甘、平。
功效與主治:性能:味甘、辛、淡、性溫。具有止血生肌,解暑利尿,消腫化濕等之功。用在傷風感冒,風濕痛,水腫,乳癰,外傷出血;用量 10- 15克,外用適量。
方例:
(1)傷風感冒:葛根,麻黃,地豆草各 10克,芍藥,灸甘草,桂枝,生薑 3克水煎服用或止血草,桂枝,芍藥,生薑各 6克,灸甘草 3克,大棗 5枚或蔓草蟲豆,麻黃各 10克,杏仁灸甘草各 6克,石膏 16克水煎服用。
(2)風濕骨痛:假水蟲草、山黃皮根,五加皮,紅杜仲各 15克,兩面刺根,同豬排骨煲服用或止血草,獨活,當歸,杜仲,川芎,泰九,芍藥,防防、桂心、人參,細辛牛七各●●水煎服用。或桂枝,芍藥,水風草,炙甘草各 9克,大棗 5枚水煎服用。
(3)水腫:鮮水風草 60克水煎服用。
(4)外傷出血:鮮蔓草蟲適量搗爛敷患處。
(5)乳癰:地豆草,半枝蓮,六棱菊,野菊花各 30克,當歸尾 15克,象皮各 10克,全蝎 6克,蜈蚣 2隻,水煎服用。連服 20~ 30劑。
(6)小兒疳積:山地豆草,小田基黃,鵝不食草各 10克,與豬瘦肉適量煲服。

本文轉載自2011/03/12"中華日報醫藥網"

冠心病 先治標後顧本

■王鼎源
 胸痺(冠心病)之病總屬本虛標實,辨證首當掌握虛實,分清標本。標實塵區別陰寒、痰濁、血瘀的不同,本虛又應區分陰陽氣血虧虛的不同。在治療方面分為補、通兩法,其原則為先治其標,後顧其本;先袪其邪,後扶其正;必要時可根據虛實標本主次,兼顧同治。
 心血瘀阻:氣鬱日久,瘀血內停、脈絡不通,故見胸部刺痛。血脈凝滯故痛處固定不移。血屬陰,夜亦屬陰,故入夜痛甚。瘀血阻塞、心失所養,故心悸不寧。治法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痰濁壅塞:痰濁盤踞,胸陽失展,故胸窒而痛。阻滯脈絡,故痛引肩背。氣機痺阻不暢,故見氣短喘促。脾主四肢,痰濁困脾、脾氣不運,故肢體沉重。形體肥胖,痰多,苔濁膩,脈滑均為痰濁壅阻之症。應通陽泄濁,豁痰開結治療。
 陰寒凝滯:諸陽受氣於胸中而轉行於背,寒邪內侵致使陽氣不運、氣機阻痺,故見胸痛微背,感寒則痛甚。胸陽不振,氣機受阻故見胸悶氣短,心悸甚則喘息不能平臥。陽氣不足故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脈沉細均為陰寒凝滯、陽氣不運。以辛溫通暢,開痺散寒療之。
 心腎陰虛:病延日久,長期氣血運行失暢,瘀滯痺阻,故見胸悶且痛。不能充潤營養五臟,故致心腎陰虛。心陰虛故見心悸盜汗、心煩不寐。腎陰虛故見耳鳴、腰痠膝軟。水不涵木、肝陽偏亢故見頭暈。治療以滋陰益腎養心安神為主。
 氣陰兩虛:胸痺日久,氣陰兩虛,氣虛則無以行血,陰虛則脈絡不利,均可使血行不暢,氣血瘀滯故見胸悶隱痛,時作時止。心脈失養故見心悸。氣虛故見短氣,倦怠懶言,面色少華。陰虛陽亢故見頭暈目眩。虛不耐勞故遇勞則甚。舌偏紅或有齒印,脈細弱無力或結代,均為氣陰兩虛之症。應以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治療。
 陽氣虛衰:胸陽不運,氣機痺阻,血行瘀滯故見胸悶氣短,甚則胸痛徹背。心陽不暖故見心悸汗出。面色蒼白,唇甲淡或青紫,舌淡白或暗紫,脈沉細或沉微慾絕,均為陽氣虛衰,瘀血內阻之症。治療以益氣溫陽,活血通絡為主。


本文轉載自2011/03/12"中華日報醫藥網"

三消草(清熱涼血,抗腫瘤)

金花草

/立言
別名:螃蟹花,金花草,白三葉,三葉根,和蘭翹授白車軸草
來源:本品為豆科草本植物白車軸草之全草可供藥用
分布:原產歐洲,中國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江蘇,貴州,四川,雲南等省區有栽培,台灣也有
成分:本品全草含有植物雌激素,氨基酸,三葉豆甙 ?,金絲桃甙,楊梅樹皮樹D,牛乳糖甙,D─葡萄甙等等。
藥理分析:
(1)本品醇浸劑 0.5%可抑制草履蟲運動,所含雌激素成長期雌性大鼠子宮光呈興奮作用。
(2)即應用 1~ 2同位子宮重量增加,子宮肌層及內膜增生肌子,子宮細胞會變長,連續應用 3~ 4週後,則是有抑制作用,子宮退化。
(3)所含皂 ?能提高離體免腸張力,加速運動。
(4)其葉能使動物甲狀腺腫大,可引起光敏性皮膚炎。
性味功能:味微甘,性辛,清熱涼血,抗腫痛
主治:可治癲癇病;痔瘡出血,婦赤白帶,閉經,尢氣痛,肺結核,感冒等症,白車軸草花與種子可抗腫瘤如子宮肌瘤,甲狀腺肌瘤等,用量 15~ 30克。
驗方:
1.治癲癇症:三消草 30克,水煎服用,同時用 15克,搗絨毛敷患者額上。或石菖蒲,三葉根各 10克水煎,煎湯量 30亳升,每次服用 10亳升, 1日 3次,以 30天為一療程,可連續服用 2年左右。
2.痔瘡出血:白三葉 30克,半酒水煎服。
3.甲狀腺腫瘤:三消草花,夏枯草,海澡,昆布,半邊蓮各 30克,水煎服用。
4.子宮腫瘤:三消草種子,莪朮,馬鞭草,香附,夏枯草,蛇舌 ?,白朮各等量水煎服用。 5.肺結核:三消草,絡石藤,紫金牛各 30克水煎服用。
6.感冒:三消草,香櫞葉各 15克山雞椒根 15克,荊芥,薄荷 6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1/03/11"中華日報醫藥網"

惡性腫瘤的皮膚警訊

王中
 惡性腫瘤在其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皮膚病變。如皮膚出現黃痘,多見於肝癌、膽管癌、胰腺癌;皮膚出現紫癜,多見於白血病、骨髓瘤;全身性白癜風,常併發前列腺癌;蜘蛛痣則發生於肝癌患者。如果能盡早發現皮膚的某些異常變化並及時就診,將有利於腫瘤的早診斷,早治療。
 黑棘皮症:消化道腫瘤,尤其是胃癌患者的頸部、腋窩、會陰、臍部等處皮膚容易出現對稱性黑色素沉著,並出現角質增生、進行性擴大等特點。
 皮膚紅斑:乳腺癌、肺癌的皮膚紅斑好發於軀幹、臀部,一種是紅斑丘疹,有明顯瘙癢感。另一種是匍行性回狀紅斑,呂木紋狀,可移動且形態變化快,有明顯瘙癢感。全身性紅皮症,可能是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症的早期病變信號。
 皮膚變黑:惡性黑色素瘤廣泛轉移時,皮膚可出現黑變。腎上腺若受癌細胞侵犯,可致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不能抑制垂體的黑色素細胞刺激素,皮膚也會發生黑變。垂體腫瘤可致黑色細胞刺激分泌增加,導致皮膚黑色素增多,膚色變黑。
 皮肌炎:內臟惡性腫瘤合並皮肌炎的發生率是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以肺癌多見。表現為眼瞼、鼻樑、面頰,前額和指甲周圍的皮膚出現紫紅色斑。此外,還出現對稱性,進行性的近端肌肉軟弱等炎症性疾病。
 帶狀疱疹性皮損:約百分之十二的癌症患者出現帶狀 ?疹樣皮損,患者年齡越大,合並率越高,以淋巴系統惡性腫瘤最為多見。食管癌、胃癌、腸癌、肺癌、前列腺癌等也會伴有帶狀 ?疹性皮損。
 游走性靜脈炎:此類病症多見於胰腺癌患者,特別是胰體癌和胰尾癌病人的靜脈部位,將出現紅腫,疼痛症狀,並以游走為特點,一般二到三周後減輕。


本文轉載自2011/03/11"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

浮石(止渴止嗽,瀉火軟堅)


浮石
■立言 
又稱:海石,海浮石,火山岩浮石,石化
性味:味鹼潤下,寒降火,色白體輕入肺經。
功能:
(1)清其上源(註解肺為水上之源),止渴止嗽,通淋軟堅(瀉火軟堅)。
(2)除去上焦痰熱,消癭瘤結核(註:註解頑痰所結,鹹能軟堅)。
(3)利尿通淋。
主治:以清肺化痰出藥
用在痰熱咳嗽,咳血(慢性咳嗽,痰積難出),肺結核,慢性氣管炎,瘰 ?,癭瘤(如甲狀腺腺瘤等)。
藥材:水深沫日久結成。
品質:海中者味鹹為佳。
應用方法
(1)用在痰熱咳嗽,咳血。治慢性咳嗽,痰穢難出或痰中帶血者較為適宜。如咳血加減:浮石,訶子肉,栝蔞仁,玄參各 10克,黑山槴 6克,甘草 6克,生地 15克水煎服用。或生地黃 20克,當歸,赤芍,海石,槐角各 10克,黃蓮,枳殼,黃芩各 4克,荊芥 6克,地榆 15克,天花粉 12克,生甘草 3克,水煎服用。
(2)用於瘰藶,癭瘤,治甲狀腺腫瘤:如甲狀腺腫方:海藻,昂布,浙貝,連翹,金銀花,元參,白芍各 12克水煎服用或玄參牡蠣湯:海浮石 30克,牡蠣 120克(先煎),玄參 30克,浙貝 20克,用 4碗水先煎牡蠣至利下 2碗半,之後,下玄參,浙貝,浮石,再煎至一碗,溫服用。
(3)用在頸淋巴結核及慢性淋巴結核方如頸淋巴結檢方:浙貝 20克,夏枯草,生地黃,玄參各 15克,海浮石 10克,生牡蠣 30克(先煎)水煎服用
(4)治癭瘤(單孔性甲狀腺),夏枯草 8斤,何首烏 2斤,海石 30克敷成膏,早晚各一匙服用, (5)利尿通淋:海浮石,硼砂各適量水煎服用(忌久服

本文轉載自2011/03/10"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9日 星期三

卡哈細胞增生症

《新聞辭典》卡哈細胞增生症 2010-06-19新聞速報【資料提供:台大小兒外科主治醫師許文明 整理:邱俐穎】 「
卡哈細胞」是一群特別的細胞,被視為胃腸道的節律器,負責調節胃腸道的蠕動,使腸道內的食物正常排泄。因為發現此細胞的人名為卡哈(Cajal),特別以此命名。

每個人體內的卡哈細胞,數目剛剛好,可以讓腸道正常蠕動。卡哈細胞增生症患者的情況是,卡哈細胞太多了,導致腸壁因細胞過度增生肥厚,長出一顆一顆腫瘤,引起腸阻塞、便祕、腹脹等症狀,薇婷 因肛門過度狹窄,情況更為嚴重。

臨床上,卡哈細胞增生症患者多為大人,增生範圍侷限在胃或腸道,且成因多是後天細胞基因突變,目前有藥物可以治療。但是像薇婷 屬於先天性的卡哈細胞增生,範圍遍及胃腸道,世界上只有她一人,僅能以外科手術治療。

本文轉載自2010/06/19"中時電子報"

水豬母乳(清熱解毒、健脾消腫)

水豬母乳

■胡德欽
別名:水莧菜、水底金。
形態:千屈菜科一年生草本,葉對生,葉片圓形、倒卵形或 ?矩圓形,先端鈍形或圓形,全緣,下部優地生根,總狀花序密生或穗狀花序頂生,花淡紫色,蒴果橢圓形。
性味:全草味甘淡、性涼。
功效:清熱解毒、健脾利濕、消腫、治黃疸、痢疾、喉痛、乳腫、高血壓、肺熱咳嗽、小便淋痛、癰腫瘡毒。
用法:
一、水豬母乳五至六錢,水煎服,治咳嗽。,
二、水豬母乳搗汁加少許鹽擦患部,治帶狀疱疹。
三、水豬母乳、仙人掌、檉柳各適量搗汁,加蜜服,治高血壓。
四、水豬母乳全草三至四兩,水煎服,治發燒。
五、水豬母乳、石壁癀適量,搗汁服,治肺癰。
六、水豬母乳、益母草、茜草各適量,水煎服,治月經不調。
七、水豬母乳適量搗爛,敷患部,治腫毒。
 
本文轉載自2011/03/09"中華日報醫藥網"

慢性胃炎的中醫治療

■蘇聰明
 慢性胃炎是由許多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一種胃粘膜慢性炎症,根據胃粘膜病理變化可分為淺表性胃炎和萎縮性胃炎,常見於中老年人、與壓力及日常飲食有關。
 造成慢性胃炎的原因很多,包括急性胃炎反覆發作及不良的飲食習慣,精神功能紊亂,膽汁返流、刺激性物質、免疫因素及幽門螺旋菌感染等有關。
 這類患者常抱怨進食後上腹部不適或疼痛、伴食慾不振、泛酸、惡心、腹脹及噯氣,甚至伴有出血、貧血、消瘦、腹瀉、皮膚粘膜變白及舌炎等現象,屬中醫「痞滿」、「胃脘痛」、「嘈雜」及「胃痞」等病症。
 就中醫觀點,慢性胃炎發生的部位雖表現於胃,但其發病卻與肝、脾的病變關係密切,發病的原因大多由於精神刺激,過度疲勞,飲食不節和脾胃虛弱等,導致胃氣鬱滯,不通則痛。治療以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鎮靜、抗炎、鎮痛和調節胃酸分泌為基本原則。
 診斷慢性胃炎的重點,是診斷時必須詳問慢性胃炎的起因、部位、時間、性質、放射部位等相關症狀資料,才能提供正確的治療方向。
 臨床上,中醫治療慢性胃炎,常以「強胃湯」為主方,再依患者情況加減治療,如腹脹加厚朴:噯氣惡心頻繁加半夏:胃痛較甚加元胡:胃酸缺乏加烏梅:胃酸過多,可去「強胃湯」中的山楂,加入海螵蛸,以加強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
 除了藥物治療也可配合按摩或針灸來減輕慢性胃炎病情,例如用手按摩腹部中脘穴、做環形按摩、輕重適度、每日 1-2次、每次 15分鐘,或針刺中脘、脾俞、足三里、梁門、三焦俞、氣海、三陰交等穴、達到調理脾胃、理氣止痛功效。
 門診發現,這類健脾益氣,化濕消滯的中藥,有增強損傷組織的修復能力,加速損傷處癒合的作用,對消除慢性炎症,改善脾胃消化功能,有較明顯的效果,一般預後良好。至於部分萎縮性胃炎可能會轉化為胃癌,最好定期做胃鏡追蹤檢查。
 (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台灣醫藥交流協會理事長)


本文轉載自2011/03/09"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萵苣 清熱解毒 利尿通乳


萵苣

■胡德欽
別名:劍菜、萵菜、鵝仔菜、媚仔菜。
形態:菊科一年生草本,基生葉叢生,長橢圓形或倒卵形,莖生葉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莖粗肉質,黃色花瘦果長橢圓狀倒卵形,灰色。
性味:莖葉:味苦、甘、性涼。
功效:
一、莖葉:清熱解毒、利尿通乳、治尿血、小便不利、乳汁不通。
二、果實:袪瘀、活血、通乳。
三、種子:利尿、下乳、治水腫。
用法:
一、萵苣莖葉適量搗爛汁飲用,止腹痛。
二、萵苣搗汁,滴入耳中,治百蟲入耳。
三、萵苣洗淨生嚼,治口臭。
四、萵苣莖葉煮成湯喝,有補血功效。
五、萵苣 500克,煮湯,加適量米酒服,治乳汁不通。
六、萵苣莖葉磨成泥狀和溫水調勻,抹擦肚臍上方治小兒小便不通。
七、萵苣含豐富維他命C,常吃可預防牙縫出血,皮膚乾燥,婦女產後增加乳汁分泌。
八、禁忌:胃寒者慎內服。

本文轉載自2011/03/08"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馬拉巴栗(清熱降火、生津止咳)

馬拉巴栗

■文圖/胡德欽
別名:大果木棉,美國土豆。
形態:木棉科常綠亞喬木,葉掌狀複葉,葉片長橢圓形或長倒卵形,基部楔形,先端尖,全緣,花單生新枝上部葉腋,線形,蒴果長橢圓形或卵形,種子六至三十二粒,扁圓形或橢圓形。
功效:樹皮或根:清熱,降火,生津,止咳,滋陰,潤燥,治口渴,胸痛,慢性腎臟炎,咳而無痰或痰不易出。
馬立巴栗,原產美洲黑西哥,於一九三八年由南洋引進本省栽塝,目前以盆栽供室內或室外盆景及庭園造景之用,馬拉巴粟栽培及管理容易,一年四季綠意盎然,很受消費者喜愛。

本文轉載自2011/03/08"中華日報醫藥網"

藥茶調體質 治痘痘

■王郭丹鳳
 青春期的雀斑、粉刺或痤瘡(青春痘)是青少年常見的困擾,這些種種皮膚問題,若能藉由中醫藥治療,調整體質,內外同治,不僅可除痘化斑,更可使其順利度過青春而長大成人。
 △薰衣菩提茶:將薰衣草、金銀花及菩提子各一大匙加五百 CC沸水沖泡,燜約二十分鐘,過濾後加入適量冰糖及柳丁汁,即可代茶飲用。能清熱降火,解毒消痘;適用於青春痘,性情急躁,口苦口渴,大便秘結等熱性體質者。
 △去油退熱茶:將山楂 3錢、決明子 3錢、葛根 3錢、白芷 1.5錢、杏仁 3錢、枇杷葉 2錢加四千 CC的水,浸泡三十分鐘後,大火煮滾轉為小火,煮約六十分鐘,過濾後加入蜂蜜即可飲用,此約三天份。功能消脂除痘,潤腸通便;適用於青春痘,顏面油膩,便乾秘及脂漏性皮膚炎等熱症。
 △降火化痘茶:將洋甘菊,黃菊花及茉莉花各一大匙,薄荷一茶匙加五百 CC沸水沖泡,燜約二十分鐘,過濾後加入適量蜂蜜,即可代茶飲用。功能清熱降火、解毒消痘;適用於青春痘、性性急躁、口苦口渴,大便秘結等症屬熱毒熾盛者。
 △滋潤美白茶:將西洋參三錢,枸杞五錢,石斛五錢,菟絲子三錢,女貞子五錢加四千至五千 CC的水,浸泡 30分鐘後,大火煮沸轉為小火,煮約 60分鐘,加入蜂蜜即可飲用。此為兩天份。此茶有補血滋陰調經的功效;適用於頭暈無力,顏面潮紅,粉刺痤瘡,夜 ?流汗,口乾舌燥,大便乾結,月經不調等症屬陰虛熱症者。


本文轉載自2011/03/07"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一碗泡(解毒止痛,消腫止痛)

一碗泡 


■立德
又名:吹雲草,齒果草,莎蘿莽
來源:本品係遠一年生草本植物之全草可供藥用
形態:一碗泡高半台尺左右,莖纖細弱,黃緣色,有狹翅,葉互生,心臟形或卵形,基部少部份有像心形,全綠或稍稍呈波狀,基出脈 3~ 5條。秋季開花排成頂生穗狀花予,花很小,淺紅色,花瓣 3片,蒴果細小,邊綠有 1列彎曲,三角形之短裂齒。
生長環境:生花丘陵山坡,曠野之草地上。
性能:吹雲草全草味立,性溫,具有解毒止痛,消腫去翳等之效。
主治可治,無名腫毒,牙痛,眼生翳,毒蛇咬傷等症。外用適量,有小毒慎用孕婦忌用。
用法:
1.眼生翳或白內障,一碗泡適量煮沸薰洗或用吹雲草,海藻各適量煮沸燻眼睛。
2.牙痛:莎蘿莽適量水煎濃汁會漱或莎蘿莽,烏刺,夏枯草各 30克水煎合漱或麵包株花數孕,一碗泡 30克水煎服用或加印度蘿勒,水丁香冬等量炖青殼鴨蛋服用。
3.治毒蛇咬傷:以雲草適量搗爛敷患處或七葉一枝花,一碗泡各等量曬乾研末溫開水運服或六裸草,吹雲草,四葉蓮各 60克搗爛敷傷或水煎服用或一碗泡,茯苓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

4.無名腫毒:賜末草,吹雲草,雙面刺,魚尖草,菝葜,鴨舌桕各 30克水煎服用或吹雲草適量搗爛敷患處或馬鞍藤,吹雲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或大甲草根,一碗泡全草,搗爛敷傷口。

本文轉載自2011/03/06"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5日 星期六

結球白菜(解熱利尿、通利腸胃)

結球白菜
■胡德欽
別名:大白菜、黃芽菜、卷心白菜、包心白菜。
形態: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基生葉大,葉片倒卵狀長圓形寬倒卵形,邊綠波狀,有不明顯齒牙,莖生葉包莖,花淡黃色。
性味:味甘、性涼。
功效:葉:解熱、利尿、清腸胃、清食下氣、治食積、淋症,外用治痄腮、漆瘡。
用法:
一、結球白菜適量,水煎加冰糖服,治熱咳痰多。
二、結球白菜搗爛取汁,擦患處,治漆瘡。
三、喉嚨發炎、眼睛發痛、便秘等,多吃結球白菜,有去熱緩解功效。
四、結球白菜水果汁:材料:結球白葉三葉,芹菜三株,蘋果 1/2個,檸檬汁二匙,蜂蜜少許。
作法:結球白菜洗淨切絲,芹菜切絲,蘋果去皮,心,切塊,三者放入果汁中攪拌加入蜂蜜,檸檬汁調勻服用,可降血壓,健胃整腸功效。
五、結球白菜吃法,可煮食,炒食,加配料燉食或切成細絲涼拌沙拉鬆脆爽口,是道涼拌佳肴。
六、禁忌:氣虛胃寒者慎內服。

本文轉載自2011/03/05"中華日報醫藥網"

惱人的神經痛

■蘇聰明
 神經痛是一種很麻煩的疾病,劇烈的疼痛會順者神經纖維延伸到各處,或集中於某一部位,嚴重時,痛得連夜裡也無法得到安寧。
 根據臨床了解,神經痛的特徵是陣發性的出現,持續時間比較短,疼痛的感覺像電擊般的刺痛。沒有發生的時候,不覺有症狀,發作的狀況,有時是自然發生,有時是受到某種刺激所引起。
 神經痛屬於中醫學的筋痹、痛痹、尪痹及頑痹等論治範疇,在「三因痹證論」中有:夫筋痹、疼痛不可屈伸,其痛如掣,部位走竄不定…等記載,不難看出患者飽受痛苦折磨的痛苦模樣。
 神經痛的種類相當多,有臉頰像觸電般疼痛的「三叉神經痛」;有腰臀部延伸到小腿肚、腳部等處疼痛的「坐骨神經痛」;有胸脅局部性疼痛的「肋間神經痛」和脖子、肩膀、手臂等處疼痛的「頸臂神經痛」。
 其中,最常見的是坐骨神經痛,也就是脊椎神經受到壓迫或刺激引起,通常是以下肢疼痛、麻木、無力為主的疾患。常因咳嗽、噴嚏、彎腰或下蹲而加重症狀。
 台灣地處亞熱帶、悶熱潮濕、神經痛患者不在少數,初期臨床症狀以肢體肌肉酸痛、麻木、不易屈伸為主,一旦病情持續惡化,除肢體肌肉外,連內臟及血管等器官也會受牽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由於神經痛是以疼痛為主要表現,其病因是氣血阻閉不通,不通則痛,所以疏通經絡是各種神經痛常用法。
 至於究竟要採取何種療法?需視神經痛的位置來決定,一般而言,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常用「解痙散」治療;肋間神經痛則以「肋膜炎湯」治療;坐骨神經痛可用「通痺散」治療;頸臂神經痛則可用「舒頸湯」調治,應詳加辨證,才不至於錯判誤治。
 解除神經痛症,國人長久以來就廣泛使用中藥,效果也很好,由於中藥有通絡活血、舒筋止痛的作用,可以促進血管循環,消除肌肉痙攣,對治療神經痛有治本效果,且極少有副作用。
 神經痛除可經由中醫師診察,針對不同體質開立適當處方,還可輔以外敷、熱敷、拔罐、按摩、針灸治療,以輔助療效。在日常飲食保健方面,應避免抽菸、喝酒,少吃辛辣刺激、油膩食物,例如:辣椒、胡椒、芥末、油炸物、麻辣鍋等刺激性食物,並多選用含有維生素 B、 E的食物,注意保暖身體,避免直接吹風。
 (作者為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台灣醫藥交流協會理事長)

本文轉載自2011/03/05"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秋葵(清熱解毒、滋補強壯)

秋葵
■胡德欽
別名:毛茄、黃秋葵、倭克拉。
性味:味甘、性寒。
功效:
一、未成熟果實:治咳嗽、淋病、小便困難、滑腸利便、滋補強壯。
二、花:治燙傷。
三、根:清熱解毒,筋骨損傷,無名腫毒。
用法:
一、秋葵花用麻油浸泡、治燙傷。
二、秋葵成熟種子,可榨食用油或當咖啡代用品,可研製治瘡或燙火傷。
三、秋葵嫩果含豐富維他命A、C是一強壯菜餚,吃法可妙食、炸食或醃漬泡菜等,美味可口,很受消費者喜愛。
 
本文轉載自2011/03/04"中華日報醫藥網"

最佳食品排行榜

■王中
 現代,人們餐桌上的食品越來越豐富,到底什麼是最佳食品?前不久,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一分經過約三年時間研究得出最佳食品榜,揭開謎底。
 最佳蔬菜:由於薯(地瓜)既含豐富的維生素,又是抗癌能手,所以榮登所有蔬菜之首。其次分別是蘆芛、捲心葉、花椰菜、芹菜、茄子、甜菜、胡蘿蔔、薺菜、芥藍菜、金針菇、雪裏紅、大白菜。
 最佳水果:十種最佳水果的排名依次是:木瓜、草莓、橘子、柑子、獼猴桃(奇異果)、芒果、杏、柿子與西瓜。
 最佳肉食:鵝鴨肉化學結構接近橄欖油,有益於心臟。雞肉則被稱為「蛋白質最佳來源」。
 最佳食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等尤佳,植物油與動物油按一比零點五至一的比例調配食用更好。
 最佳湯食:雞湯最優,特別是母雞湯還有防治感冒、支氣管炎的作用,尤其適於冬春季飲用。
 最佳護腦食物:菠菜、韭菜、南瓜、蔥、花椰菜、菜椒、豌豆、番茄、胡蘿蔔、小青菜、蒜苗、芹菜等蔬菜,核桃、花生、開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等穀類食物以及糙米飯、豬肝等。
 
本文轉載自2011/03/04"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防 風(上)(下)

防 風
◎文╱顏三豐

防風最早記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為繖形科草本植物防風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ez.) Schischk.的根。主要生產於中國東北、華北及內蒙古。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葉鬚根及泥沙,曬乾。切片,生用或炒用。藥性辛、甘,微溫。歸肝、脾、膀胱經。1

藥材市場中,東北三省及內蒙東部生產者稱關防風、東防風或北防風,品質最佳,關防風外觀術語稱蚯蚓頭或旗竿頂,因其藥材頂端有密集細環紋形似蚯蚓及旗竿頂部。內蒙西部(綏遠省)及河北生產的因在張家口集散,稱口防風,山西生產的稱西防風,品質僅次於關防風。2

一、命名

防風全草,古代名「屏風」(見《名醫別錄》),喻禦風如屏障也。其味辛甘,性微溫而潤,為「風藥中之潤劑」。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二·防風》云:「銅芸、茴芸、茴草、屏風、根、百枝、白蜚。防者,禦也。其功療風最要,故名。屏風者,防風隱語也。」

二、功效、主治

《神農本草經》謂防風「主大風,頭眩痛,惡風,風邪,目盲無所見,風行周身,骨節疼痛。」防風功效能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解痙。1

1. 祛風解表,故能治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及風疹搔癢證。辛溫發散,氣味俱升,以辛散祛風解表為主,雖不長於散寒,但又能勝濕、止痛,且甘緩微溫不峻烈,故外感風寒、風濕、風熱表證均可配伍使用。此外亦能祛風止癢,可以治療多種皮膚病,其中尤以風邪所致之癮疹搔癢較為常用。
2. 勝濕止痛,故能治風濕痹痛證。辛溫,功能祛風散寒,勝濕止痛,為常用之祛風濕、止痹痛藥。
3. 解痙,故能治破傷風、抽搐痙攣證。

三、主要成分

防風根含揮發油、甘露醇、苦味、酚類、多醣類及有機酸等。防風藥材中以升麻(prim-O-glucosylcimfugin)及5-O-methylvisamminol最高,尚含有木蠟酸(lignoceric acid)為主的長鏈脂肪酸、升麻素(cimifugin)及前胡素(dacursin)、3'-O-angeloyl-hamaudol、chromone等。研究顯示在血中濃度以升麻素(cimifugin)含量最高,而尿液中以升麻素與葡萄糖醛酸為主要成分,推測升麻素為主要成分,並以肝臟代謝為主。3

四、注意事項

防風藥性偏溫,陰血虧虛、熱病動風者不宜使用。《景岳全書·本草正》云:「然此風藥中之潤劑,亦能走散上焦元氣,誤服久服,反能傷人。」1

五、配伍

荊芥與防風均味辛性微溫,溫而不燥,長於發表散風,對於外感表證,無論是風寒或風熱感冒,兩者均可使用。同時,兩者也都可用於風疹搔癢。

《本草求真》云:「用防風必兼荊芥者,以其能入肌膚宣散故耳」,「若屬外感證,用麻桂嫌熱、嫌猛;用銀翹嫌寒時,荊防用之最宜」《施今墨對藥臨床經驗集》,可見荊芥與防風相配有達腠理、發汗散邪之效,二者相輔相成。

但荊芥質輕透散,發汗之力較防風為強;又能透疹、消瘡、炒炭又可止血。防風質鬆而潤,祛風之力較強,並能勝濕、止痛、止痙,又可用於外感風濕,頭痛如裹、身重肢痛等證,為「風藥之潤劑」、「治風之通用藥」。4

研究顯示,荊芥、防風兩味藥物單獨應用具有一定的抗炎、解熱鎮痛和抑制家兔離體腸管蠕動之止痙作用;兩藥配合應用,顯示出明顯的協同作用,使抗炎、解熱鎮痛作用更為明顯。另外試驗結果顯示此兩味藥臨床使用毒性低。5

六、臨床方劑應用

1. 外感表證:治風寒表證,頭痛身痛、惡風寒者,常配以荊芥、羌活、獨活等藥同用,如荊防敗毒散《攝生眾妙方》;治外感風濕,頭痛如裹、身重肢痛者,每與羌活、本、川芎等藥同用,如羌活勝濕湯《內外傷辨惑論》;治風熱表證,發熱惡風、咽痛口渴者,常配伍薄荷、蟬蛻、連翹等辛涼解表藥。與黃耆、白朮等藥同用,祛邪而不傷正,固表而不留邪,共奏扶正祛邪之效,如玉屏風散《丹溪心法》。(待續)

參考資料

1. 顏正華:中藥學,第1版。台北,知音出版社,2003:75-77。
2. 張賢哲:道地藥材圖鑑,第2版。台中,中國醫藥大學,2008:862-863。
3. 李悅悅、王慧、陳俊、趙亮、張海、柴逸峰、張國慶:RRLC-TOF/MS鑒別防風血漿、尿液中成分及代謝產物。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0;31:760-763。
4. 趙中振:百藥圖解,第1版。香港,萬里書店,2005:35-36。
5. 王長林、王秀君、浦仕飛:荊芥與防風的藥理作用試驗研究。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9:6-8。

(本文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 藥劑科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09期" 100 / 02.28~100/03.06


(下)
◎文╱顏三豐
六、臨床方劑應用
2. 風疹搔癢:風寒者,常與麻黃、白芷、蒼耳子等配伍;治療風熱者,常配伍薄荷、蟬蛻、殭蠶等藥,如消風散《外科正宗》(防風、荊芥、當歸、生地、蟬蛻、知母、苦參、胡麻、蒼朮、石膏、牛蒡子、甘草);治療濕熱者,可與土茯苓、白鮮皮等同用。若治療血虛者,常與當歸、地黃等配伍,如當歸飲子《校注婦人良方大全》(防風、荊芥、當歸、白芍、何首烏、川芎、甘草、黃耆、生地黃、白蒺藜)。6

3. 風濕痹痛:治療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攣急者,可配伍羌活、獨活、桂枝、薑黃等祛風濕、止痹痛藥,如蠲痹湯《醫學心悟》。1若風寒濕邪鬱而化熱,關節紅腫熱痛,成為熱痹者,可與地龍、薏苡仁、烏梢蛇等藥同用。

4. 抽搐痙攣:防風入肝經,能辛散外風,又能息內風以止痙。常與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風止痙藥同用,如玉真散《外科正宗》。1

5. 腹痛泄瀉:防風升清燥濕之性,亦可用於脾虛濕盛,清陽不升所致的泄瀉,可與人參、黃耆、白朮等藥配伍,如升陽益胃湯《脾胃論》。若用於土虛木乘,肝鬱乘脾,肝脾不和,腹瀉而痛者,常與白朮、白芍、陳皮同用,如痛瀉要方《丹溪心法》。1

療效探討
1. 降低組織胺及抗過敏
防風配黃耆、白朮,即玉屏風散。方中黃耆實衛,得防風則使邪去而外無所擾,得白朮以培中固裏,使脾健內有所據。所謂「發在耆防收在朮」,內外兼顧,誠固表止汗之良方。玉屏風散現今常用於治療過敏性鼻炎,研究顯示玉屏風散可以有降低組織胺、間白素-4的濃度,其中防風降低組織胺、間白素-4的濃度效果遠比黃耆、白朮來的強,顯示防風在抗過敏上可能扮演重要角色。7
2. 調節腸道功能
(1) 防風配柴胡、羌活、獨活等,能散風勝濕,升清止瀉。即《內經》云:「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濕勝則濡瀉」是也。吳鞠通取補中益氣湯加防風,升清陽以止瀉。若因外傷風邪,肝木乘脾,完榖不化,而泄瀉者,用痛瀉要方《醫方集解》,取防風能舒脾瀉肝勝濕,為引經之要藥。現代藥理研究,防風可能具有抑制過敏物質釋放與止痙、抗炎鎮痛的作用;芍藥對腸管有明顯的解痙鎮痛作用;甘草有解除腸管痙攣和鎮痛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抑肝扶脾之功效,減少過敏物質對腸道的剌激,具有止痛、減緩腸蠕動而止瀉的功效。8研究顯示防風能夠抑制離體大鼠結腸平滑肌收縮,其機制與腎上腺素α-受體、蕈毒鹼型乙醯膽鹼受體有關。9
(2) 防風配枳實或枳殼能通便,方如《太平聖惠方》搜風順氣丸用防風升脾之清氣,配枳殼、大黃以寬腸順氣,治中風而引起的風秘、氣秘,使清陽升而濁陰降。若兼裏實熱結者,常配伍大黃、芒硝、黃芩等藥,如防風通聖散《宣明方論》。研究顯示患者經防風通聖散治療,並分析其大腸蠕動改變情形,結果改善率為82.7%。10

3. 止血、通經
「防風,去蘆頭,炙赤、為末,治崩中」《經驗後方》。正因防風能升脾之清陽,炒黑,則入血分增強止血之效。槐角丸《和劑局方》方中用防風配槐角、地榆、枳殼等,治諸痔、脫肛及腸風下血。(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顏正華:中藥學,第1版。台北,知音出版社,2003:75-77。
2. 張賢哲:道地藥材圖鑑,第2版。台中,中國醫藥大學,2008:862-863。
3. 李悅悅、王慧、陳俊、趙亮、張海、柴逸峰、張國慶:RRLC-TOF/MS鑒別防風血漿、尿液中成分及代謝產物。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0;31:760-763。
4. 趙中振:百藥圖解,第1版。香港,萬里書店,2005:35-36。
5. 王長林、王秀君、浦仕飛:荊芥與防風的藥理作用試驗研究。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9:6-8。

(本文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藥劑科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10期" 100 / 03.07~100/03.13

香附之炮製與配伍(上)(下)


(上)
◎文╱羅俊鉉

壹、前言

在傳統醫藥的學理中,理氣藥主用於治療「氣滯」所引起胸腹疼痛等症候。氣、血壅滯不通,就會發生疼痛,即所謂「不通則痛,通則不痛」,故氣、血調和暢達,疼痛就會消失。而香附即是常用之理氣中藥,為莎草科莎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乾燥根莖。始載於《名醫別錄》,列為中品,《唐本草》稱香附子。李時珍《本草綱目》曰:「其根相附連續而生,可以合香,故謂云香附子。」一般在春秋兩季採收,以秋季產者質佳。

貳、性味歸經及功用主治

香附性味辛、微苦、微甘、平、氣香。其功效具有疏肝理氣,利三焦,解六鬱,調經止痛之作用。《本草分經》謂香附性「辛香、微苦、微甘。通行十二經八脈氣分。調一切氣…」。《湯液本草》「香附子,亦血中之氣藥也,方中用治崩漏,是益氣而止血也。」可見香附在婦科用為調經藥。故有「氣病之總司,婦科之主帥」之稱。在臨床主治上可治療肋脹痛,氣鬱不舒,脘腹疼痛(如慢性肝炎之痛、胃、十二指腸潰瘍或慢性胃炎之胃脘痛),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乳房結塊。

參、炮製及作用

一、生香附
1. 炮製:揀淨雜質,撞去鬚毛,碾成碎塊。亦可噴淋浸泡潤透,切片。
2. 作用:上行胸膈,理氣開鬱,治胸膈痞悶,胃脘疼痛,外達皮膚,故多入解表劑,臨床上用於外感風寒,臟腑腹脹。

二、醋製香附
1. 炮製:取香附碎片100斤,加醋20斤拌勻至吸盡,置入鍋內用文火微炒至微帶焦斑、取出、晾乾。
2. 作用:《藥鑑》云:「醋炒理氣疼為妙。」其因醋性味酸苦,微溫,能引藥入肝經血分,具有收斂,解毒,散瘀止痛作用。增強疏肝理氣,止痛作用。長於消積止痛,且歛其散,治肋脹痛,乳房結塊。

三、酒製香附
1. 炮製:取香附碎片100斤,加酒20斤拌勻至吸盡,置入鍋內用文火微炒至微帶焦斑、取出、晾乾。
2. 作用:其因酒甘辛大熱,氣味芳香,能升能散,活血通絡。故酒能行經絡,酒製後可增加香附的溶解度,增強行血止痛力,治月經不調,痛經。

四、香附炭
1. 炮製:取香附碎片直接強火炒至焦黑色,噴水,曬乾。
2. 作用:炒黑能止崩漏下血,入血分補虛,主要適宜婦科血症,但內科之血症需慎用之。故王好古謂:「香附炒黑能止血治崩漏,此婦人之仙藥也」。

五、四製香附
1. 炮製:取香附碎片100斤,加黃酒、醋各10斤,生薑汁5斤,食鹽2斤拌勻至吸盡,置入鍋內用文火微炒至微帶焦斑、取出、晾乾。
2. 作用:取酒、醋、鹽、薑汁做輔料來炮製香附,目的是用酒行經絡,醋引藥入肝,鹽入腎,薑汁和胃與化痰發散,增強香附疏肝解鬱,通絡止痛之力,治氣血鬱結,肝腎兩虛,心腹諸痛,月經不調者。

六、麩製香附
1. 炮製:先將炒藥鍋加熱,均勻撒入25斤的麥麩,均勻翻炒,待麥麩受熱起濃煙,加入100斤的香附碎片,炒至藥材表面色深,取出、過篩、攤晾。
2. 作用:香附與麥麩拌炒其目的有二:為「麩炒樁去毛,麩炒樁去皮」,即除去毛鬚及雜質。為具健脾、行氣止痛作用。《本草綱目》記載「心脾氣痛同高良薑末服」,香附行氣通滯,通則不痛,最常用於氣滯胃痛。


對於香附炮製理論解釋,《本草綱目》亦云「香附之氣,平而不寒,香而能竄,其味多辛多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足厥陰肝,手少陽三焦氣分主藥,而兼通十二經氣分,童溲浸炒則入血分而補虛,鹽水浸炒則入血分而潤燥,青鹽炒補腎氣,酒浸炒則行經絡,醋浸炒則消積聚,薑汁炒則化痰飲」。(待續)


(本文作者為臺北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07期" 100 / 100 / 2.14~ 2.20
(下)
◎文╱羅俊鉉


肆、配伍


一、香附配川芎
氣血並調,開鬱止痛,因香附辛散行滯氣,川芎辛散溫通,走而不守,行血中之氣,而血隨氣行,行氣順暢則血也暢行,且川芎具有擴張血管,解痙止痛作用,兩藥配對共達理氣解鬱,活血之功。


二、香附配當歸
疏肝柔肝,辛潤通絡,因當歸辛甘而潤,養血行血,和血補血,辛潤通絡,善補肝體,而疏達肝氣,與香附為伍,疏肝之氣,解肝之鬱,補肝血而利肝之用,臨床用於胸肋脹痛,月經不調或痛經等症。


三、香附配夏枯草
清肝利頭目,因夏枯草能能涼肝清熱,明目凝神。與香附配伍為治療肝鬱,肝熱頭痛,目痛之常用藥對。


四、香附配黃連
黃連大苦大寒,大寒清熱,味苦性燥,為瀉實火,解熱毒之要藥,兩藥配對行氣瀉火,一疏一清,使心火去,鬱滯解則疼痛除。臨床用於心火上炎所致的口舌生瘡,目赤腫痛諸症。


五、香附配木香
木香辛苦溫,功擅行氣止痛,且溫中偏氣分,兩藥配對使行氣止痛加強,如《醫方集解》云:“木香,香附行氣之藥能通三焦,解六鬱”。調中宣滯,善治脘腹氣滯脹痛,臨床用于腸胃疼痛或腹中腸鳴作痛病症。


六、香附配丹參
行氣化瘀,丹參苦為寒而潤,苦能降泄,微寒清熱,入心肝二經血分,有活血化瘀而不傷氣血之優點,臨床用於跌打損傷,瘀阻腫痛,痛經,閉經。


伍、結語


中藥常因不同炮製方法衍生不同藥理作用,有時炮製能改變原有的性味與歸經,適宜不同的病症,增強療效,擴大原有功效、治療範圍。香附疏肝解鬱,調氣活血,通經散滯,復具止痛之力,且經過加輔料炮製,能入氣分及血分,故前人稱其為血中氣藥。氣行則血行,氣血通利,疏泄調達,則月經自調,又為婦科調經止痛的要藥。故《藥鑑》稱香附為:“乃血中氣藥,諸血氣方中所必備用者也。”因此在臨床上應使用正確以達成效。(全文完)


參考文獻


1. 張賢哲 蔡貴花編著 中國醫藥學院印行 中藥炮製學1992 P247~P249
2. 王大觀 楊淑芬編著 知音出版社 中藥臨床學 2005 P290~P292
3. 易道出版社 新編中藥炮製法 P114~P115
4. 祝芙苡 于文敏 高 首都醫藥 傳統中醫藥 香附的炮製加工與性狀鑒別 2009.12 (上)P39
5. 安炎 高洪春 山西中醫 香附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應用 Jun. 2009 Vol. 24 No. 6
6. 孫昌雲 潘小毛 中醫藥臨床雜誌 香附的炮製與臨床應用 Feb. 2008 Vol .20 No 1
7. 周建芽 江西中醫學院學報 淺談香附炮製工藝 Oct. 2006 Vol. 15 No .5
8. 樓英浙江 中西醫結合雜誌 香附的一藥多用 2006 Vol. 16 No. 3
9. 徐才華 符仙宇 江西中醫雜誌 行氣止痛話香附2002 6月號 P258~P259
10. 楊麗貞FJ Medical Journal 中藥香附地炮製沿革及其作用1999 Vol. 21 No .6
11. 丁元慶 中國中藥雜誌 香附治頭痛的機制與配伍應用 Feb. 2006. Vol. 31 No .4 P350~P351
12. 劉慶林 湖南中醫學導報 香附藥對的臨床應用舉隅 Nov. 2002. Vol.8 No .11 P642~P643


(本文作者為臺北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08期" 100 / 02.21~100/02.27

藥師~居家照護的好幫手(上)(下)

(上)
◎文╱藥師周樺蓁

曾經,在繁華的台北,撰寫研究論文、提擬研究計畫、出國發表論文,因緣際會回到溫暖的台南。從忙碌的醫院藥局跨入親民的社區藥局,從機構式照護走入居家藥事照護。一通來電讓我有幸參與今年度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王四切老師的研究計畫,針對高診次的民眾,首次走入居家,了解民眾真正用藥的情形。

陌生初訪 專業取信民眾
懷著忐忑又興奮的心情,拿著老師給的名單,撥起一通通電話,也許文明帶來的產物~詐騙集團侵蝕了原本互信善良的心,也或許藥師到居家服務的觀念太新太陌生,所以一個個主動居家藥事照護的善意被電話那頭種種存疑的理由婉拒與回絕。雖然如此,最後終於還是有兩位民眾被藥師的真誠感動,同意初訪。

民眾對於陌生的初訪,難免戒心深重。幸好王四切老師的研究中,有搭配民眾所看診醫院的醫院藥師同行,增加初訪時民眾的信任度及親切感。兩位民眾都表示有按照醫師指示用藥,且無自行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等不安全的用藥行為。雖然一次初訪,就民眾口中還無法了解真正長期高診次的原因,但至少了解民眾居家用藥的概況及主要照護成員和長期用藥原因,更重要的是被民眾接受並同意,二次家訪就算成功一大半。只要民眾願開一扇門,藥師的居家照護之路就有舖下去的希望。

照護的民眾中第一位是高齡88的男性牧師,用藥單純,但痛風及胃部不適讓他倍感困擾,而牧師未向醫師透露,通常自行向藥局購買胃藥解決胃痛問題。經過初訪後發現,長期控制痛風的藥品對胃部有相當的刺激性,比較適合在急性發作期服用。經與醫院藥師進一步討論後,再向牧師詢問此藥長期服用的原因時,牧師也表示曾有醫師告訴過他,但他總認為只要痛風不發作,胃痛可以花錢買藥緩解,所以就未積極配合醫師做用藥調整。

經以藥師角度,告知牧師有更適合痛風長期控制及對胃部比較無傷害的藥品可用。若他擔心痛風再發作,除了飲食類別的選擇很重要,急性發作期用藥的備用,就可讓痛風用藥更安全、胃部傷害減少、緊急用藥的儲備,三方兼備可讓用藥更安全適當。牧師了解後欣然接受!

接下去就是與醫師的聯絡溝通,醫師在獲得藥師的說明及建議後也同意接受藥師建議,更改以長期預防性用藥替代治療。藥師初訪結束前,牧師還高興的致贈一本他的著作為禮物。

專業判斷 改善用藥
雖然後來牧師因為忙碌因素,也覺得目前用藥改善且不再常跑醫院,未持續接受家訪,但藥師追蹤其後半年的就診及用藥紀錄,慢箋持續以預防性痛風用藥控制中,其間雖曾有一次痛風發作,醫師開立一週急性用藥即緩解,就診情形減少。電訪經由秘書轉達並了解,牧師表示胃部不適情形減少,自購藥品花費也減少。如果因而提升其生活品質及治療滿意度,也是很有意義的一次會面。

計畫照護中另一位是73歲的獨居阿嬤,長期有高血壓、心臟病及眼疾用藥治療中。阿嬤不識字、行動也不便利、只會說閩南語。兒子雖未同住,但只要阿嬤要就診看病,兒子都會請假協助陪同,阿嬤表示兒子很孝順。阿嬤心很善良,感慨家中經濟不好,幫不上小孩;也埋怨自己健康不佳,無法幫忙賺錢更常麻煩孩子要請假帶她看病,心中滿是愧疚。所以她表示:為了減少兒子的負擔,身體不適時她都盡量忍耐,等拖到很不舒服時只能掛急診處理了。

對於藥師家訪,阿嬤保持開放的心。阿嬤雖然不識字,但對每一種用藥的使用頻次及作用都相當清楚。因為經濟因素,阿嬤雖然有高血壓,但家中並無血壓計可量測血壓控制的情形,只在回診時到服務中心量一下了解當日血壓情形,平時憑感覺,頭痛頭暈就猜測應該是血壓高,才會吃一下藥。

藥師關懷 視病如親
家訪剛開始,約每周訪視阿嬤一次。因為不收費且她怕我們忙,還讓她受到我們藥師的照顧,讓她很感動也很不好意思。接連幾次訪視後,阿嬤終於慢慢搬出所有有用但混雜不清的藥及未用或不適用但捨不得丟的藥。經歸納整理後,慢慢了解阿嬤心血管問題以慢箋穩定控制中,而高診次主要原因來自眼科中的眼睛慢性發炎。

一年多前,阿嬤兩眼分別在同一醫院開完刀,預後復原不佳。長期持續點用眼藥水,因為一小瓶約兩星期就點完,回大醫院又要耽誤兒子上班時間,所以就在附近診所就近看診。若覺得效果不佳就聽別人介紹再換一家,就這樣像逛醫院一樣一家換過一家,家中也堆滿用了沒效但又只用兩三次的藥水罐捨不得丟,徒增誤用過期及再感染的風險。經過藥師說明,阿嬤了解並同意自行整理過期及不適用藥品,再次家訪也確定阿嬤未再留存不適用品項。(待續)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04期" 100 / 01.03~100/01.09

(下)

◎文╱藥師周樺蓁

藥真的知道該怎麼用?
有次阿嬤來電表示,醫院藥局發給她的藥不夠,是醫師新開的神經保護劑,讓她只夠吃半個月,後半個月已無藥可吃。

經核對藥袋資料及阿嬤口述用法後才發現,醫師開立一天一顆的用法,但阿嬤以為一天要吃兩次,所以早晚吃一顆,以致藥量不足。經向阿嬤說明後,阿嬤很不好意思的表示因為她不識字,又誤以為一天吃兩次的用法,所以才會以為藥局少發藥給她。

另請阿嬤示範平時點用眼藥的方式,發現阿嬤使用眼藥的技巧及清潔並不確實,是否因而導致療效不彰及重複感染,確有可能並待商討。

在與阿嬤溝通中,讓其了解正確用藥程序,對療效及避免重複感染有重要影響。另固定回診讓開刀醫師完整掌握其預後療效,做最佳的藥物調整及後續治療,才能讓眼睛獲得最佳的照護及治療。

為確認阿嬤保有正確點藥習慣,藥師每次家訪一定會像考試一樣,請阿嬤再次示範點藥方式並不斷提醒至盡量完整為止。阿嬤做得好時會鼓勵她,讓她很開心也比較有信心!

另外在家訪第兩次後,也驚覺慢箋用藥中,阿嬤領回的藥並未全部按醫師指示吃藥,導致降壓藥囤積約11 個月份藥量。向阿嬤詢問,她才不好意思的表示,因為怕藥吃太多會傷腎,所以平時並未按時吃降壓藥,而是覺得頭痛頭暈時才吃半顆。
但又怕向醫師說了會被罵,所以才會醫師照開藥,而阿嬤自己斟酌用藥的情形發生。經與阿嬤說明,讓其了解血壓用藥用量的安全及適當性沒問題,更告知血壓控制穩定對身體的重要性。經過我們苦口婆心的勸說後,阿嬤答應會按時服藥,爾後藥師前往也會自備血壓機幫她量測當日血壓控制情形。

關於這現象,在與醫院藥師討論後,決定向醫師提出建議,慢箋中暫停降壓藥的開立,以免醫療浪費,另一方面每次家訪也會再次確認降壓藥餘量,以確認阿嬤已慢慢依醫師處方配合高血壓的藥物治療。待囤積藥量將服用完畢時,藥師將再提建議單,並提供家訪期間量得的血壓控制情形供參考,提醒醫師再評估阿嬤續用此藥的必要性。

有次因天氣變化大,阿嬤半夜發生胸悶情形頻繁,甚至出現昏迷現象。雖未到下次約診的時間,因為發作時間都在半夜,阿嬤又是獨居,所以藥師堅持陪同阿嬤前往就診,代為向醫師說明目前用藥及不適發生情形,讓醫師更清楚判斷是否需進一步檢測,經一連串檢查後排除是心臟的問題,合理的轉向懷疑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胸悶不適,將進一步排定進行胃鏡檢查的時間。

在未排定胃鏡檢查前,阿嬤表示胸悶情形減少,有自行多注意飲食及保暖情形,藥師進行持續的追蹤及關心。

當藥師像彼此關心的親人
目前阿嬤眼科就診漸漸規律化;高血壓用藥持續穩定服用;不預期頭痛情形減少;慢箋領藥也知道不需再麻煩兒子請假回大醫院領藥,可就近於社區藥局領藥;不會再囤積過期用藥,避免過期或誤用;半年多的持續照護,阿嬤也知道有任何用藥問題可以先找藥師;甚至掛號就診的相關問題,也會主動打電話向藥師詢問,阿嬤表示藥師提供的建議方案讓她如願就診,解決她當病況不佳的疑慮,放下心中的重擔。

有次颱風天,接到阿嬤的來電,幸好不是阿嬤身體不適,而是阿嬤關心我們家中有無淹水,讓我好感動,阿嬤真的感受到我們藥師的用心,也在不知覺中把我們當一家人。

計畫有時程截止日,但真心情意不會有中斷日,只要民眾願意、只要有機會,就算給付不多,我們藥師仍會持續向民眾家中敲門,只要「善意門」願意開,許多熱心專業的藥師都非常願意走入民眾家中,秉持著善盡藥師天職的理念,讓民眾用藥更符合適應症、安全、有效、且服藥配合度高。(全文完)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06期" 100 / 01.24~100/01.30

北沙參與南沙參

◎文╱鍾瑩慧

一、本草查考
沙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學者陸維承考證1《本草圖經》(西元1061年,宋)中的三種沙參,其中淄州沙參與隨州沙參為桔梗科南沙參,歸州沙參則為繖形科北沙參。這顯示當時並沒有南、北沙參之分,僅以沙參之名通稱,且因各地用藥習慣不同,一直都有混用情形。直到《本經逢源》(西元1695年,清康熙34年)才將南、北沙參加以區別:「沙參有兩種,北者質堅,南者質虛力微。」,而首次描述其功效則是在《本草從新》(西元1757年):「北沙參,甘苦微寒,味淡體輕。專補肺陰,清肺火,白實長大者良」。

二、基源、產地、功效
《中國藥典》2005版記載,北沙參為繖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ex Miq.的乾燥根,南沙參為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Adenophora tetraphylla (Thunb) Fisch,或沙參Adenophora stricta Miq.的乾燥根。北沙參主產于山東、江蘇、福建等省,性微寒,味甘微苦,具有養陰潤肺,養胃生津功效。南沙參主產於安徽、浙江、貴州等省,性微寒、味甘,具有養陰潤肺,化痰止咳功效。兩種沙參都有養陰的功效,但所長略有不同,張秉成在《本草便讀》中對兩種沙參的見解為「清養之功,北遜于南、潤降之性,南不及北」。北沙參養陰潤肺之力較強,南沙參清肺祛痰之功較勝2。

三、市售沙參調查
根據學者屠鵬飛等調查,作為沙參的原植物多達30餘種3,在收集了60件南沙參(沙參)商品與62件北沙參(萊陽參)商品後4,歸結市場上沙參類商品的基源與流通情形如表1,其中南沙參的基源較複雜,北沙參的基源則非常一致。

四、功效比較
學者再進一步對10種常用沙參類生藥進行鎮咳、祛痰藥理作用比較5,鎮咳試驗以小鼠灌食0.3 ml藥液(12g生藥粉乙醇提取後溶於30ml蒸餾水)1小時後,用濃氨水蒸汽刺激30秒,觀察5分鐘內咳嗽次數與潛伏期秒數;祛痰試驗以小鼠腹腔注射0.25%酚紅,1小時後犧牲測呼吸道中酚紅濃度,結果如表2。
以上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南沙參的袪痰效果比北沙參好,而北沙參的鎮咳效果比南沙參好,這提供了《本草便讀》對兩種沙參見解之佐證資料。又有學者就南、北沙參所含的磷脂成分進行分析6,發現北沙參磷脂含量為南沙參的2.5~3.2倍,這可能是北沙參補陰之功勝於南沙參的原因之一。



參考資料
1. 南、北沙參出典考證. 海峽藥學, 2007, 5(19):55-56
2. 近十年來北沙參的研究概況. 時珍國醫國藥, 2002, 13(5):309-310
3. 中藥沙參類的研究I.藥源調查和原植物鑒定. 中草藥, 1992, 23(9):482
4. 中藥沙參類商品藥材調查. 中國中藥雜誌, 1994, 19(11)646-647
5. 中藥沙參類研究V.鎮咳祛痰藥理作用比較. 中草藥, 1995, 26(1):22-23
6. 南、北沙參磷脂成分的分析. 中國藥學雜誌, 1995, 25(6):330-332.
(本文作者為桃園長庚紀念醫院 中藥組藥師)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706期" 100 / 01.24~100/01.30


沙參 養陰清肺 袪痰止咳
■胡德欽
 別名:白參、虎鬚、白沙參、條沙參、海沙參。
 形態:桔梗科多年生植物,葉輪生,葉片 ?披針形至長卵形,邊緣有鋸齒,株高 3至 4尺,莖分枝,圓錐花序,花青紫色或淡藍色或藍色,蒴果卵圓形。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功效:養陰清肺,袪痰止咳,治咳嗽,乾咳少痰,虛火牙痛,肺熱咳嗽,體質虛弱,皮膚搔癢,聲音嘶啞。
 用法:
  1.沙參、玉竹各 3至 4錢,桑葉,麥門冬,生白扁豆各 2至 3錢,天花粉,生甘草各 1至 2兩,水煎服,治肺結核,老人慢性支氣管炎所引起乾咳。
  2.沙參 4至 5錢,生地黃 5至 6錢,玉竹,麥反冬各 3至 4錢,冰糖 5至 6錢(溶解),水煎服,治口渴,咽喉乾燥等胃陰虛的症狀。
  3.沙參 7至 8兩,水煎服,治肺熱咳嗽。
  4.沙參根 1至 2兩,煮雞蛋服,治虛火牙痛。
 禁忌:寒痰咳嗽,風寒咳嗽,咳有白色清痰者忌服。
本文載自2013/12/13"中華醫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