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茉莉(止痛消腫,理氣解鬱)

 ■平實
別名:奈花,末莉,木梨花,抹麗,末麗,沒利,鬘華,抹厲,三白,簪奈花,茉莉花。
分布:台灣各地有栽培,大多以觀賞用。
生態:係屬木犀科攀緣灌木,幼枝,葉柄及脈上被柔毛,單葉對生。果實成熟時黑色。
藥用部分:根、葉、花。
性味:味辛,香,無毒性熱。
功用:根有麻醉、止痛之效;葉具有疏風解表、止痛消腫之效;花具有理氣解鬱、和中辟穢之效。茉莉花露具有理氣醒脾、美容澤肌之效。
方例:
1.腹脹、腹瀉:茉莉花、厚朴各 6克,木香 10克,山楂 30克水煎服用或茉莉葉、半夏、厚朴、蘇葉、生薑各 6克,茯苓 10克水煎服用。
2.頭暈、頭痛:茉莉花 15克,鰱魚頭 1個,水炖服用。
3.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泪:茉莉花、菊花各 6克,金銀花 10克水煎服用。
4.結膜炎:用茉莉花適量煎汁洗眼膜。
5.赤白痢:茉莉花葉、車前草共搗汁和蜂蜜 1匙,頓服 1升,日 3次服用。或茉莉適量煎服。
6.昏迷:用米酒磨根服用。
7.失眠:茉莉根 10~ 15克,磨水服用。
8.骨折、脫臼跌打損傷:茉莉根 10克,川芎 3克,研細末,以米酒沖服用。

本文載自2013/11/28"中華醫藥網"

矯正偏食 有撇步

 孩子偏食,就是不要吃,怎麼辦?例如常有孩童不吃苦瓜,或覺得茄子好醜、不好吃,或說秋葵毛茸茸的,好可怕。
 每當餐桌上出現孩子不愛吃的食物,隨即展開一場親子間的拉鋸戰,擔心長期下來孩子的營養不均衡,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幫助孩子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
 孩子喜歡參與大人的工作,請孩子當小幫手,幫忙料理食材,藉著認識接觸這些平日不愛的食物,讓他對食物不再討厭或畏懼,慢慢地也就能逐漸增加孩子對食物的興趣了。
 改變烹調方式,把不喜歡吃的食材,重新包裝利用一些圖案可愛的碟碗擺盤、鮮豔顏色的動物造型或吃法創意,例如:梅漬苦瓜、焗烤茄子等,吸引孩子好奇進而嘗試。
 利用故事引導,將食材融入故事主角,例如將秋葵橫切塊,形狀宛如星星,讓孩子對食物更加親切好奇。
 不喜歡的食物最好不要單獨出現,可以讓它跟孩子喜歡的食物一起混著烹調,轉移注意力,減少排斥感。
 增加活動量,促進食慾,在飢餓時新菜色先上桌。
 利用同儕或聚會機會,和其他孩子一起愉快用餐,增加對食材的喜好度。
 營造和諧的用餐氣氛,避免在餐桌上討論課業、工作或訓話,聊聊有趣的事,心情開朗,食物會變好吃。
 父母更要以身作則,避免在進食時批評菜餚,以免孩子產生偏食的記憶與心理作用,也不要依自己的飲食習慣做購買標準。
 很多孩子對特定食物有排斥感,不要強制攝取,而造成抗拒心理,最好採用同一類食物代替,補充不足的營養素,孩子對食物的偏好,不會持續很久,現在不敢吃,並不代表以後也不敢吃,味覺會隨年齡增長、心智發育而改變,慢慢的接受這些食物。
(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邱愛萍提供,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載自2013/11/28"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服用中藥應忌的6類發物

■王鼎源
 發物是指在治療疾病期間不宜食用的食物。發物根據其性能分為 6類,服用中藥時,應注意對發物的食忌。
 發熱之物:食物與藥物同服不利於疾病治療時,則應忌口。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的患者,不宜食用生薑、辣椒、狗肉等熱性食物,因為感冒為熱性疾病,若食之,則不易退燒。高血壓、肝陽上亢、頭風痛及癲癇病的患者不宜食用豬頭肉、公雞肉、鵝肉等熱性食品,如肝火旺別吃公雞肉,因公雞肉為助熱生火的發物。
 發風之物:食物有添病益疾時應忌口。如蕁麻疹、濕疹、瘡癤、中風等症狀,忌食海鮮魚類、蝦、蟹等食物;哮喘、過敏性皮炎的患者,不宜吃魚、蝦、蟹、鵝等食物,在哮喘發作期間,鵝肉、魚蝦等高蛋白食物會加重病情;患有皮膚病的病人忌吃黃鱔、泥鰍、草魚、白鰱魚等,有助火動血,誘發疾病的作用。
 發濕之物:一些食物有助濕生痰的作用,患有吸收系統疾病的病人不宜食用。感冒期間忌吃一切滋補品,如飴糖、阿膠、人參等還有豬肉、羊肉、糯米飯等各種粘糯的甜點食品;痰濕肥胖的人,甜膩膏脂類食物皆能成為發物。
 發冷積之物:西瓜、梨、柿、冷飲等性寒涼,孕婦產後禁食用。因其身體呈虛寒狀態,並兼瘀血內停,此時凡寒涼、酸收、辛燥發散之品均忌口。
 發血之物:辣椒、胡椒為大辛大熱之品,具有發動血氣、助火的作用。如月經過多、吐血、慢性胃腸病、鼻出血、皮下出血、尿血、痔瘡等病症,均不宜食用。
 發滯氣之物:薯類、豆類的食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會引起消化不良。如潰瘍病、急性和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者應忌食豆製品、薯類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腸脹氣。
 此外,在服用中藥時,也不宜食用腐乳,因為腐乳含有蛋白質會抵消中藥的藥性,需特別忌口。茶葉含有單寧酸,影響中藥的功效,甚至導致藥物的藥性喪失,不利疾病的治療。
 

本文載自2013/11/27"中華醫藥網"

厭食症真要命!

/張仙平
 日前,新北市一名就讀國三的王姓女學生,身高約 150公分,體重從 40公斤暴瘦只剩下 26公斤,被家人發現猝死在家中,疑似因為對於成績自我要求比較高,造成壓力過大產生憂鬱、厭食症。
 
■厭食症病因

 厭食症通常發生在 10到 30歲的女性,平均發病年齡是 17歲。青春期少女易受媒體影響產生錯誤價值觀,崇尚極瘦身形,或是因壓力過大例如自我要求嚴苛,離家去外地求學,導致厭食症,開始厭食,就算有食慾也不願進食,不願維持最低的正常體重,且非常害怕變胖。
 厭食症為隱藏且漸進性發病,停經的症狀往往是最早出現,甚至比外觀變瘦更早出現,女性患者因為過度減肥,造成身體營養不足,影響腦下垂體內分泌失調,最後導致停經。厭食症後期最讓人擔心的是,已經危害健康,並造成身體機能改變或不良合併症出現,例如電解質不平衡、貧血、無月經、蒼白虛弱、便秘、低血壓、心律過慢,甚至骨質疏鬆等等,可能一點點小感冒就會奪走患者生命。
 

■厭食症治療


 治療厭食症,首重兩個立即性的階段目標:第一是營養重建,恢復正常飲食型態,第二是心理調適。一般是採用門診追蹤,配合藥物治療,再輔以個人、團體或家庭治療。
  1.營養重建
 漸進式的給予適當飲食,以少量多餐的方式,慢慢增加進食量,千萬不可以一次給太多,避免因大量進食,使患者身體產生不適。適當的飲食,可以讓患者因為厭食而造成的體重過輕、電解質不平衡、代謝異常等身體機能恢復正常,但飲食方面患者往往配合度不高,且無病識感,需要強制住院,供給流質飲食,必要時可能需以灌食方式強迫餵食。
  2.心理調適
 厭食症為一種身心綜合性疾病需要由內科醫師、營養師、心理治療師共同治療,對年輕的患者來說,家屬的支持是必要的且很有幫助,因為家長是照顧孩子非常重要的角色,有助療程的進行。
 (本文作者為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載自2013/11/27"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紅刺蔥(去風除濕,止痛消腫)


■平實
 又叫:食茱萸,刺江某,茱萸,紅刺杉,紅刺蔥頭,烏不宿。
 生長習性:台灣全境山野地區自生。
 形態特徵:係屬芸香科落葉喬木。樹幹具圓狀凸出銳尖刺,枝葉脈有尖刺。夏天開淡綠色或淡黃白色小花。蓇葖果似圓形。
 藥用部分:根,樹皮,果實。
 採集:全草採根皮或樹皮稱紅刺蔥,秋季採成熟果實,稱食茱萸。
 性味入經:樹皮或根皮性平,味苦。果實,味辛、味苦,性溫,入肺、肝、腎三經。
 功用: 1.根:去風除濕,止痛消腫,通絡活血,溫中化瘀。 2.樹皮:袪風通絡,解毒殺蟲。 3.果實:止痛消積,健胃殺蟲,溫中除濕。
 驗方:
  1.打傷膏肓痛:紅刺蔥根或樹皮,萬點金、臭茄錠各 30克,埔銀仔頭、含殼草、馬蹄金各 15克,以半酒水加豬排骨 120克炖爛,分 2次服用。
  2.頭風、頭痛、月內風:紅刺蔥、軟枝椬梧各 25克, ?藤、白埔姜、芙蓉頭、雞屎藤、紅水柳、紅骨九層塔頭各 15克,以半酒水加豬排骨適量炖爛,分 3次服用或炖老雞母 1隻明目。
  3.小便白濁:紅刺蔥根、白龍船根、山龍眼根、紅骨蔡鼻草、白刺杏根各 25克,以半酒水炖豬小肚 1粒或炖豬粉腸分 2次服用。
  4.腰痛;紅刺蔥大本、牛乳埔、崗梅根各 40克,黃金桂 15克以半酒水炖豬尾骨分 3次服用,或紅刺蔥頭、不留行、牛七、番仔刺各 30克,杜仲、補骨脂各 12克,以半酒水加豬脊椎骨 3節,豬尾 1條炖爛分 2次服用。
  5.腳風症:紅刺蔥根、黃金桂、埔銀仔、軟枝椬梧、小金櫻各 20克,白雞香藤、千金拔、土牛七各 15克,以半酒水加公豬後腳 1節,早晚各服 1碗。
  6.麻痺症:紅刺蔥根、埔鹽、紅藥頭(血騰藤)各 30克,紅水柳、羊帶來、黃金桂各 15克,用半酒水煎分 2次服用。

本文載自2013/11/26"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補腦益心腎 救老人失智

肉蓯蓉、當歸、黃耆、天門冬、丹參、赤芍為用失智症中藥。
 朋友傳來了一段話,覺得很感動!主題是:「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父母年老的時候─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衣服上時,當我忘記怎麼繫鞋帶時,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牽著你的手教你,當我一遍又一遍地重覆你早已聽膩的話語,請耐心地聽我說,不要打斷我,你從小的時候,我不得不重覆那個我講過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進入夢鄉,當我需要你幫我洗澡時,請不要責備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千方百計,哄你洗澡的情形嗎?……」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 65歲以上的老人約有 6%以上的老人失智症患者,而且年紀愈大,失智的比例愈高!失智症引發的原因很多,有近百種原因,大致分兩類:
 一、可逆性失智症:生理代謝失調、創傷、毒物(酒清、重金屬、毒素)、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藥物、營養失調、憂鬱、常壓性水腦症,經治療後可以改善,但並不保證完全改善。
 二、不可逆失智症:
  1.中樞神經系統的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
  2.血管異常現象:多發性血梗塞失智症、心衰褐引起缺氧症等。
  3.創傷:頭顱大腦傷害、拳擊性失智症。
  4.感染: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進行性多發性血腦病變、腦炎後失智症等。
 家人可從下列情況判斷,是否長輩開始失智了:
  1.學習困難 2.處理複雜任務有困難 3.合理化能力降低 4.空間能力和導向失調 5.語言表達困頓 6.行為異常。
 中醫治療老人失智症從心、腎下手,心主神明,益心氣、養心血,有助於腦部退化保養,常用方如歸脾湯、養心湯、天王補心丹、孔聖枕中丹等。腎主骨,骨生髓,髓生血,腦為髓之海,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所以腎氣腎水足,自然髓海足,腦部不易退化!臨床常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右歸丸、還少丹等保養腦部!另外活血化瘀,改善腦部循環,有助於失智症的改善,常用方如下:補陽還五湯、通竅活血湯、丹七散、血府逐瘀湯等。配合針灸頭部穴道,刺激大腦,減緩退化失智!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載自2013/11/25"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常吃堅果益養生

■王中
 堅果類食品是指外有硬殼、內有果實的食物,如松子、核桃、榛子、葵花子、蓮子、白果、菱角、花生、板栗等,美味可口,營養豐富,既是休閒食品,又是養生佳果。
 中醫認為:「齒宜數叩、津宜數咽」。老年人咀嚼力減退,唾液分泌減少,常吃瓜子、松子、花生等堅果可引起「齒宜常叩之功效,又收「津宜常咽」之果,能增加牙齒的彈力,促進唾液分泌,有延遲牙齒衰老作用。
 以營養學角度來說,堅果類食品大多含有極為豐富的油脂、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礦物質、維生質A、 B1、 B2、E以及許多微量元素,能使人體獲得固齒、補益、養身功效,這些更是老年人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
 像葵花子,含豐富植物油脂及多種微量元素,尤其維生素 E含量極豐富。每天吃一把葵花子,就能滿足人體一天所需要的維生素 E,葵花子所含的蛋白質可與各種肉類媲美,特別是含有製造精液不可缺少的精氨酸。
 南瓜子除了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 B1、 B6、C、E還含有 ??和鋅、鎂、鐵、銅等微量元素。南瓜子仁性味甘平,還是一種安全有效又無毒性的驅蟲藥。
 西瓜子仁富含脂肪、蛋白質、維生素 B2。還含有一種皂 ?物質,具有清肺、潤腸、和中、止血、止渴、健胃等作用。松子則因「本草疏經」中指出其味甘補血,血氣充足,則五臟自潤,髮黑不飢,故能延年,輕身不老,而被譽為「長生果」。
 榛子營養豐富,果仁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外,胡蘿蔔素、維生素 B1、 B2、 E含量豐富,榛子中人體所需的 8種氨基酸樣樣俱全,其含量遠遠超過核桃。榛子中鈣、磷、鐵含量也高於其他堅果,由於其營養豐富,味道甘香,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它當作珍果。榛子性平味甘,有補氣、健脾、止瀉、明目、驅蟲等功效。
 堅果類含豐富碳水化合物,是老年人理想的供應熱能的食品。
本文載自2013/11/24"中華醫藥網"



核桃藥用價值高
■呂晃禎
 介紹一種既營養又健腦的綠色食品給大家當零食吃-核桃。其營養價值早已獲醫學及營養學家肯定。
 核桃含大量對神經系統生長與發育的營養重要成分,維生素 E、亞麻油酸、磷脂等;α -亞麻油酸可經由人體合成 omega-3,再轉化成 DHA,可被腦部迅速吸收利用,達到健腦、補腦、增強記憶力效果,孕婦及孩童很適合食用;不過由於屬高脂肪和高熱量,孕婦 1天只宜吃 3-5個,否則會發胖,影響血糖、血脂和血壓。
 核桃藥用價值也很高,中醫藥早已廣泛運用,如「唐鄭相國方」治虛寒喘咳、腰腳痠痛,就只用核桃和破故紙兩味藥。核桃味甘、性溫、無毒、入腎、肺、大腸經:可補腎、固精強腰、溫肺定喘、潤腸通便;「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久服輕身益氣、延年益壽。明醫家李時珍「本草綱目」核桃有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命門、溫肺潤腸、治虛寒喘咳、腰重腳疼、心腹疝痛、血痢腸風等;與桂圓、山楂、同食能改善心臟,廣泛運用於遺精、便溏、冠心病、胃痛、喘咳等症。核桃對於腦神經衰弱也有很好的效果,凡頭昏心悸、失眠健忘、腰腳痠軟、全身乏力,早晚各吃數個,有滋補治療作用。
 核桃營養豐富,每百克中含蛋白質 15.4克、脂肪 58.8克、碳水化合物 10.7克、鈣 108毫克、磷 329毫克、鐵 3.2毫克、鋅 2.7毫克、鉀 385毫克、錳 3.44毫克、維生素 43.1毫克、硫胺酸、核黃素等。所含的亞麻油酸和鈣、磷、鐵是人體肌膚修復重要養分,經常食用有滋潤肌膚、保護頭髮掉落的功能。

益智果營養高
 單就營養成分來比較,核桃的營養價值是大豆的 8.5倍、雞蛋的 6倍、牛奶的 25倍、肉類的 10倍,所以國外有「大力士食品」、「益智果」的稱號,在國內有「萬歲子」、「養人之寶」等美名。
 核桃雖脂質含量高,其中大部分是亞麻油酸 58%和次亞麻油酸 12%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占總脂肪酸含量約 70%,這兩種脂肪酸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脂肪酸,食後不但不會使膽固醇升高,還能減少腸胃道對膽固醇的吸收,所以是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心血管患者很好的補養品。
 這些油脂也能提供大腦基質必需的養分(如前所述),其所含的微量元素鋅和錳更是腦下垂體重要的養分,常食能達到補腦、健腦之效。核桃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降低 2型糖尿病風險、ω -3脂肪酸減少憂鬱症發病率、及降低注意力缺失多動症( ADHD)、癌症和老人痴呆發生機率等,近年經來國內外學界、醫界專家學者研究都已獲證實。
 其實核桃也是很好的減重食材,只要吃少些就會有飽足感,且各種養分和熱量都夠,不會因少食而傷胃或節食而營養不良,唯一要注意的只有不要因太好吃而多吃。因是高脂和高熱量,故不宜多食,否則會發胖,反而達不到預期效果;一般建議每天 5-8個約 35克為宜,多食易生痰助火、大便過軟或瀉者、陰虛發熱、火旺鼻出血者應少食或禁用。因體質有異及中藥配伍十分專業,如需長期食用建議就近請教中醫師。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本文載自2014/03/20"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健脾祛濕 茶飲 中醫排毒良方

中央社/台北 21日電
 從毒澱粉、棉籽油、銅葉綠素,到鮮奶疑含禁藥,民眾常擔心「病從口入」,想要排解體內毒素,中醫師今天傳授民眾排毒妙招。
 台灣食安事件持續延燒,從塑化劑開始,到現在熱門討論的鮮奶疑含禁藥風波,民眾除了更加了解食品添加物與毒素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外,也對日常飲食更加戒慎恐懼。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勇璋表示,民眾若是關心身體排毒機能,應該要適量而不過度的進食、飲水,保持消化道與泌尿道排泄暢通,這是排毒重點,可讓毒素不至於在體內停留太久。
 吳勇璋說,除了一般排泄之外,皮膚的汗腺能排出汗水、鹽分、尿酸和尿毒,也是重要排毒器官。另外,肝臟是重要解毒器官,當肝的代謝功能異常時,解毒機能下降,毒素會沉積在人體內,就容易出現皮疹痤瘡,或是各式色素沉積。
 至於要如何察覺自己體內的毒素累積程度呢?吳勇璋表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舌苔和排泄物。
 吳勇璋說,早上起床刷牙前可以先照鏡子,吐出舌頭看看舌苔厚薄程度,偏厚又帶有口臭,就暗示體內毒素較多。另外,若是常放臭屁、大便顏色偏深、較不成形、又帶有酸臭或是腐臭味,小便混濁透明度低,也顯示體內環保不好,毒素較多。
 想要做好體內環保,吳勇璋推薦民眾一帖健脾祛濕的茶飲,陳皮、紫蘇葉、藿香、扁豆各 10克、生薑一小片,以 2公升水煮沸後做為茶飲,適量飲用可以幫助減少體內濕氣。扁豆也可以用薏仁取代,但孕婦不宜食用薏仁,必須注意。
 吳勇璋提醒,成人建議一天飲水 2公升,因此煮出來的茶飲最好分幾天喝,或是與人共享,若是一天喝太多水,反而可能造成「水毒」,使水液滯留體內衍生各類疾病。
本文載自2013/11/22"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21日 星期四

慢性胃炎保養

 一般民眾因生活作息及三餐不正常,常引起胃發炎不適。所謂胃炎,為胃黏膜組織因各種原因發生炎症反應,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已知與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關係密切,其他如酗酒、吸菸、十二指腸液逆流、自身免疫、藥物及飲食因素等也可引起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多數表現為上胃腸道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部飽脹、無規律的隱痛、噯氣、胃灼熱感、食慾減退、進食後上腹部不適加重等,少數患者可伴有乏力及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若伴有胃黏膜糜爛時,大便潛血可呈陽性,嘔血和黑便較為少見,部分患者可無症狀。
 慢性胃炎屬於中醫學的「胃脘痛」、「痞滿」等範疇。中醫在臨床上應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給予辨證論治。
  1.食滯傷胃型:常見患者腹脹、惡心嘔吐、胃酸逆流、便秘伴有腐敗異臭,宜健脾和中、消食開胃。藥用白朮、茯苓、神麴、雞內金、麥芽、炒萊菔子等。
  2.脾胃虛寒型:症狀常見食慾不振、嘔吐酸水、上腹隱隱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則輕,餓時疼痛加劇,進食稍減,大便軟散、精神疲倦,宜補中益氣,健脾溫胃。藥用炙黃耆、黨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
  3.胃陰虧虛型:患者胃脘灼熱疼痛,嘈雜不適,雖饑餓但食慾差,口乾渴,大便粗硬。藥用沙參、玉竹、白芍、麥冬、天花粉。
  4.肝郁犯胃型:患者胃脘隱痛,兩肋側緣撐脹疼痛、噯氣頻頻,時有泛酸、食慾減退。藥用柴胡、白芍、香附、枳殼、佛手、蘇梗。
  5.濕困脾胃型:患者胃脘悶脹、食不多即感脹,口淡無味、渴而少飲水、腸鳴轆轆、大便軟散,身重乏力、困倦懶動。藥用薏苡仁、蒼朮、茯苓、雞內金、藿香、佩蘭、白蔻仁、厚朴、菖蒲、半夏、陳皮、乾薑。
 慢性胃炎飲食上要注意:
 少吃油炸食物、少吃醃漬食物、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規律飲食、定時定量等。
 慢性胃炎生活起居上要注意以下原則:
  1.保暖:天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2.飲食調養:胃病患者的秋冬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防止侵蝕胃粘膜和潰瘍面而加重病情。
  3.忌嘴保養: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嘴,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粘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煙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粘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4.平心靜養: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5.運動健養:腸胃病人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復發,促進身心健康。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簡珮珊口述,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載自2013/11/21"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慢阻肺宜少量多餐

\張仙平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 COPD)是全世界死亡因素中的第 4位,在台灣則位居第 11位。為了幫助病友們及宣導預防,全球聯合訂定每年的 11月第 3個星期三為「慢性阻塞性肺病世界日」 (World COPD Day),在這一天向大家宣導「藥物治療」、「飲食營養」、「生活型態」、「運動復健」的重要性,今年更有孫越先生擔任戒菸大使,分享自身經驗,肺部保健從戒菸做起。
 ■致病主因
 空氣汙染、呼吸道感染、過敏、老化…等都可能是致病因子,但是有 90%的 COPD患者是「吸菸」所造成的,通常都是「老菸槍」,「二手菸」也是致病主因,長期吸入家人的二手菸,同樣會得到 COPD,造成呼吸道漸進式阻塞,出現肺氣腫、肺泡塌陷或長期咳嗽、呼吸困難、多痰的症狀。
 不管是哪一類症狀,皆會因「低血氧」而造成「肺動脈高血壓」、「右心室肥大」,終致「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
 ■飲食對策
 在臨床上,病患常因攝食時易「嗆咳」、「呼吸困難」或「腸胃不適」而減少進食量,但是此時身體內的能量需求量往往較高,一天呼吸所消耗的能量將近普通人的 10倍之多,因此有 2540%的 COPD患者有「營養不良」及「體重減輕」的現象,進而導致「呼吸肌無力」、「組織缺氧」、「慢性發炎」,如此惡性循環。
 根據上述,不難了解良好的營養對於 COPD的治療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要讓病患獲取足夠的營養來維持「體重」及「肌肉量」,為了增加進食量,可採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食用濃縮性食品,以此增加進食量與熱量,另外,肥胖者應配合營養師經由飲食控制體重,才能減輕身體呼吸負擔。
 飲食中採高脂、低醣、足夠蛋白質來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高脂可多食用單元不飽和脂肪油,如:芥花油、橄欖油、花生油、堅果種子類…等;蛋白質來源選用優質蛋白來源,如:肉類及黃豆製品 (豆腐、豆漿 );多吃含纖維質的蔬菜, 1天至少 3-5盤的量,並且多喝水, 1天至少 2-3公升的白開水,避免便秘及減少痰的量,最後記得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料。
 如有必要使用「營養品」補充時,同樣選用高脂 (3545%)、低醣 (4055%)、足夠蛋白質 (1520%)的營養品,高脂最好在 45%以內,可以避免脂肪瀉的發生。
 ■生活對策
 除了飲食方面,也要配合藥物治療以及多運動 (如:散步 ),另外也要做好呼吸復健運動, 1天 3次, 1次 10分鐘,並且開始戒菸。有 40%的病患還在吸菸,因此而不斷拖延病情,受疾病之苦,因此戒除菸癮除了幫助自己脫離 COPD之苦外,也可帶給家人健康的環境,遠離 COPD這個疾病。(本文作者為益富營養中心執行長)
本文載自2013/11/20"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腎虛補養4藥膳

記者林偉民∕台南報導
 天氣候逐漸轉涼,容易腎虛,嘉南療養院中醫師戴步雲指出,食用藥膳預防和治療是必要的,但也不必大費周章,有些藥膳食療方劑可以自己做。
 戴步雲表示,中醫所謂的腎虛,與現代醫學所說的荷爾蒙不平衡類似,通常是因工作過於疲勞、勞動與休閒不能平衡、氣血兩虛或情緒控制不良,即中醫上的心與腎受到損傷;也有突然受到驚嚇,造成岔氣而損傷到腎氣;或因飲酒抽菸過度,身體產生濕熱症候;也有因情感受挫而抑鬱不歡、個人性情過於孤僻、罹患相關疾病及藥物中毒等,都會出現腎虛症狀。這類患者宜經常吃補腎壯陽、益氣養血的食物。
 他提供幾道有關預防與治療腎虛的藥膳食療方劑,供大家製作食用:
 ■菟絲枸杞豬肉丸
 材料:
 菟絲子 100克,黑芝麻 50克,豬肉 300克,雞蛋 2個,砂糖 35克,枸杞子 15克,味精 2克,胡椒粉 1克,生粉 20克,料酒 5毫升,薑末少許,花生油 300毫升,麻油少許,鹽 3克。
 功效:
 滋補肝腎,益氣健脾。適用於脾腎虛弱、頭暈健忘、白髮、脫髮等症。
 作法:
  1.菟絲子洗淨,黑芝麻洗淨,中火炒香;枸杞子洗淨研粉。
  2.雞蛋打碎,取蛋清攪勻,加入芡粉打成糊,調入鹽。
  3.豬肉切碎成粒,用蛋清糊、菟絲子、枸杞子、胡椒粉、生粉、味精、料酒、薑末拌勻,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起。
  4.鍋內放少許麻油,溫熱時放入砂糖,攪動至糖全部溶化後,放入炸好的肉丸,再攪動使其粘勻糖汁。
  5.立即倒入黑芝麻,攪動使芝麻均勻粘附於肉丸表面,即可裝盤上桌。
 食法:佐餐食用,每日 1次。
 宜忌:陰虛火旺者忌服。

 ■巴戟核桃雞
 材料:
 核桃仁 300克,巴戟天 30克,雞 1隻,雞肉泥 150克,蛋清適量,蔥 5克,鹽 5克,薑 5克,黃酒 10毫升,玉米粉適量。
 功效:
 溫腎陽、潤腸。適用於腎虛、咳嗽等症。
 作法:
  1.將雞宰殺後,去內臟,洗淨,用滾水拖一遍,裝入盤內,放蔥、鹽、薑、黃酒,上蒸籠熟後取出。
  2.將雞對半切開,另用雞泥、蛋清、玉米粉、黃酒調成糊狀,再把核桃仁、巴戟加入糊內,拌勻後,鋪在雞內膛上。
  3.將雞放入大油鍋中用溫火炸酥,成金黃色撈出,用刀切成條塊,放於盤內即可。
 食法:佐餐食用。
 宜忌:陰虛火旺者忌食。

 ■菟絲肉桂燉雞肝
 材料:
 肉桂 2克,雞肝 2克,菟絲子 10克,黃酒少許、鹽 3克,蔥 10克,雞粉 2克,薑 10克。
 功效:
 溫陽、補腎。適用於腎虛腰痛、小兒遺尿等症。
 作法:
 將肉桂、雞肝、菟絲子洗乾淨同放入燉盅內,加適量水,並放薑、蔥及黃酒。蓋上燉盅的蓋,隔水燉 2小時左右,調味後即可食用,小兒量酌減。
 食法:佐餐食用, 1週 2次。
 宜忌:孕婦不宜。

 ■蓮子芡實煲老鴨
 材料:
 芡實 200克,老鴨 1隻,蓮子 30克,雞精 3克,薑 15克,蔥 10克,料酒 15毫升,清水適量,鹽 4克。
 功效:
 固腎,澀精,滋補腎陰。適用於腎虛、遺精等症。
 作法:
  1.將芡實洗乾淨,用水浸泡至透,蓮子洗淨去心。
  2.將老鴨開膛去內臟洗淨後,把芡實、蓮子放入鴨腹中,然後把整隻鴨子放入瓦煲內,加適量清水、薑、蔥、料酒,用文火煲 3小時左右,加食鹽、雞精調味即可食用。
 食法:佐餐食用,每週 2次。
 宜忌:外感前後、瘧疾疳痔者忌食。

本文載自2013/11/20"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灰毛豆(清熱解表、燥濕解毒)

文圖/胡德欽
別名:烏仔草、野青子、紫草藤。
形態:豆科半灌木、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葉片橢圓披針形,小葉 7至 17片,先端鈍,有小銳尖,莖多分枝,總狀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花冠淡紫色,莢果扁條形。
性味:味微苦、性涼、有毒。
功效:清熱解表,燥濕解毒,治濕疹,消化不良,胃脘疼痛,風熱感冒。
用法:
1.夾毛豆 2至 3錢,水煎服,治風熱感冒。
2.灰毛豆根 3至 4錢,煎水洗患處,治濕疹。
3.灰毛豆全草 3至 4錢,水煎服,治腹脹腹痛。
禁忌:灰毛豆有毒,不可用量過多,全株有毒,以根部毒性較大,中毒症狀為腹痛,腹瀉等,請立即送醫治療。
本文載自2013/11/17"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小胖的煩惱--談普瑞德威利症候群

小胖的煩惱--談普瑞德威利症候群
遺傳諮詢中心(92年12月)

小璇剛出生時,醫生跟我說她有肌肉無力的現象,但做了肌肉切片後,卻也沒什麼結果。四歲時,食慾越來越好,看到東西就想吃,脾氣也越來越古怪。到高醫由小兒遺傳專家診斷出小璇是小胖威利患者,先生公婆無法接受事實,認為是因為我本身的因素而生下這種缺陷兒,種種壓力讓我活得好辛苦。(高雄市蕭太太)
普瑞德威利症候群(Prader-Willi Syndrome),是一種十五號染色體異常的疾病。約有百分之七十的患者是由於來自父親的十五號染色體有缺失。在嬰兒時期,會表現出肌肉張力低下、餵食困難、體重不易增加、哭聲微弱,男孩隱睪症、陰莖短小,女孩外陰部發育不全。在六歲前後,會開始食慾大增,無法控制地大飲大食,導致體重急速增加,又稱小胖威利,對食物會有強迫搶奪的行為,由於在孩童時期,腦部發育遲緩,身材矮小及肥胖,可能導致一些異常的行為與情緒問題。臨床特徵:前額窄、杏仁眼、薄而下垂的嘴唇、小手小腳、斜視、皮膚較白、說話發音缺陷、摳戳皮膚、睡眠呼吸暫停、骨質疏鬆、脊柱側彎、發展遲緩等,可藉由基因診斷技術找出遺傳上的病因及相關危險因子。嬰兒期鼻胃管餵食,以提供足夠的營養,同時復健治療以加強他們的肌肉張力。孩童時期,必須限制病童的熱量攝取來控制體重,熱量限制在一天一○○○至一二○○卡,加上維他命及鈣質的補充、每天至少運動三十分鐘、目的都在於避免肥胖,以及肥胖所造成的後遺症,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脊柱側彎等。
大多數的小胖威利症患者都有生長激素的缺乏,目前已有醫學報告使用生長激素注射來協助他們成長,可以改善身高、改善身體脂肪分布、改善呼吸狀況以解決睡眠呼吸障礙問題、增加肌肉數目以促進運動技能、協助增加骨密度以避免骨質疏鬆。至於行為方面的問題,則可透過療育計劃來降低嚴重度,部分患者可配合藥物治療,(如治療強迫症的藥物)。小胖威利症最重要的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來改善身心發育方面的問題,並對疾病的病程、併發症的預防及控制有正確的認知。(許家銘、遺傳諮詢中心趙美琴主任)
﹝遺傳諮詢中心﹞的設立就是提供民眾相關的服務,歡迎民眾親臨門診外(掛號代號0406),本中心也規劃網站http://www.kmuh.org.tw/www/ccgd/welcome.html,醫師與病友雙向溝通,也歡迎各地醫院、診所及衛生所的轉介、轉診及轉檢,本中心的醫師群會回覆相關的資訊。(遺傳諮詢中心 主任趙美琴醫師撰寫)
本院遺傳諮詢中心門診設於小兒科六診(掛號代號0406),包括有婦產科、小兒科、內科、外科、骨科、耳鼻喉科,各學有專長的遺傳科醫師提供諮詢,歡迎民眾可以藉高醫附院網頁或E-mail: d630005@kmu.edu.tw或電話諮詢07-3121100轉6464或6465(小兒遺傳科 趙美琴副教授)。

本文轉載自"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耳鳴保健 穴位按摩有效

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滋滋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境中並無相應的聲音,也就是說耳鳴只是一種主觀感覺。
 耳鳴可分短暫性或持續性存在,嚴重的耳鳴可以擾人一刻不得安寧。如果是短暫性忽來忽去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不必過分緊張;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症狀,則要提高警惕,儘早就醫。
 引起耳鳴的病因比較複雜,一般可分為兩大類:耳源性疾病(即與耳部疾病相關),往往伴有聽力下降,如耳毒性藥物中毒、病毒感染、內耳供血不足等引起。另外,非耳源性疾病,這類病人除有耳鳴外,常伴有相應疾病的其他症狀,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腦外傷等。
 就中醫來講,耳鳴是一種常見症狀,為聽覺機能紊亂所致。它可以是多種疾病的伴隨症狀,受疲勞、休息、月經、及頭部微血管循環改變等因素影響而變化。按照中醫理論,耳鳴實少虛多,且以腎虛最為多見,但認真追究起來,引起耳鳴的原因尚有多種,不同原因導致的耳鳴,其治療方法有很大差異,常見的中醫分型有風熱侵襲、肝火上擾、痰火壅結、脾胃虛弱、腎精虧虛等。
 平常保健可以輔助以下的穴位按摩手法,從而促進耳部血液迴圈、刺激聽神經,對減輕症狀、緩解病情都很有好處。
 一、點揉翳風穴。翳風穴位於耳垂後方的凹陷處。按摩時,可以將雙手置於頭部。拇指指尖按在翳風穴,其他四指分散地放在耳朵上方,起一個穩定作用。然後拇指用力對凹陷進行點按,直到能感覺出痠脹感。這樣每天可以點按數次,也可以點揉 3分鐘。對於提神開竅、明目、防止頭痛頭暈都有很好的效果。
 二、鳴天鼓。鳴天鼓是中醫推拿的特色手法,具體操作是首先將兩手掌用力相搓,使掌心產生一定的熱量,然後用兩手掌分別按於兩耳,掌心對準耳道,四指叩擊枕部 20下,自覺有 "咚咚 "聲即可,可預防耳病提高聽力。中間還可用置於後方的拇指加點風池穴數次,風池穴位於後頸部,後頭骨下的凹陷中,與耳垂齊平。
 三、分搓耳前後。具體方法是將雙手分別放在兩耳根部,食指和中指分開置於耳朵前後,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後,然後從耳垂開始,夾持耳朵向上推動,注意有一定的力度,並且緊貼耳廓,直到耳尖。這樣來回分搓,每天 50次。由於在人體耳廓前後尤其是耳前,有耳門、聽宮、聽會等重要穴位,這樣的分搓,可以疏通經脈的經氣,達到清耳竅的目的。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曾裕芳口述,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載自2013/11/15"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神仙對坐草(止癢,通乳,止血)

■正義
又名:大飛揚草、飛揚草、大本乳仔草、羊母乳草、大乳汁草、大地錦草。
生長環境:生於草地、路旁、村邊、荒蕪地等。
形態特徵:戟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毛,折斷乳狀液汁。莖葡匐或傾斜生長。單葉對生斜卵形或橢圓形,邊緣有小鋸齒;托葉披斜形,早落,花是栗傘花序,綠色或淺紫紅色或紫色,無花被、腋生,雄蕊多數,果是蒴果卵狀、三陵形。
藥用部分:全草。
性味歸經:味辛酸性涼,入肝、肺、大腸三經。
功能:清熱解毒、滲濕止癢、袪風除濕、通乳、止血之功。
應用方法:
( 1)菌痢:鮮大飛揚草、鮮敗醬草各 30克,鮮小飛揚、鮮五根草各 15克水煎或鮮大乳汁草、鮮碎米薺各 25克,鳳尾草、石榴皮各 15克水煎服用或神仙對坐草 30克水煎服用。
( 2)尿血、小便不利:大飛揚、白茅根各 30克、小薊根、一支香、草前草各各 15克水煎服用或鮮大飛揚草 30至 60克水煎日服 2次。
( 3)攝護腺肥大:鮮大飛揚草、鮮白刺杏、鮮白茅根各 60克,含羞草、五斤草各 15克水煎服用或鮮大本乳汁草、鮮白茅根各 90克,海金沙藤、紅骨含羞草、粉藤薯各 30克水煎當茶飲。
( 4)乳腺炎:鮮大飛揚草 60克,豆腐 90克炖爛去渣飲湯。另取鮮大飛揚適量加鹽少許敷患處。
( 5)足癬:鮮神仙對生草 120克, 75%酒精 500CC浸泡 3至 5次或浸液外塗患處。
( 6)尿酸:大飛揚 60克,白鶴靈芝、冇骨消各 50克,紫莖牛七水煎當茶飲。
( 7)小兒爛頭瘡:鮮飛揚草適量,水煎洗患處。
( 8)帶狀疱疹:鮮大飛揚適量搗汁,加入雄黃 2克調勻,塗患處。( 9)骨刺:鮮大乳汁草 60克,桂枝 15克水煎服用,忌食用空心菜、菜頭、香蕉、芹葉、花生。
本文載自2013/11/14"中華醫藥網"

針灸薰蒸理筋 治筋傷

 中醫《內經》記載「諸筋者,皆屬於節」。古人將關節附近的軟組織叫做筋,實際上包含骨骼周圍的肌肉、肌腱、筋膜、關節囊、韌帶等。各種暴力原因所造成的筋的損傷,統稱為筋傷。骨折術後腫脹疼痛若延誤治療,遷延日久,則瘀血凝結,局部組織肥厚、沾黏,傷處氣血滯澀、血不榮筋,導致筋肉攣縮、疼痛、活動受限。風寒濕邪亦容易趁虛而入,衍生為風寒濕痺,造成天候變化時關節痠痛、活動不利,日久不癒。
 中醫治療骨折外傷,除了內服中藥之外,在骨折早期可以外敷金黃散清熱消腫止痛。據文獻記載平均使用約 4-5日,即可消除急性軟組織損傷的腫脹疼痛感。在骨折中、後期則可施以針灸、薰洗蒸氣、理筋手法等。首先針灸是根據患處循經取穴、局部取穴,再視實際情況加上艾粒(針上灸)或電針,有疏經活絡、理氣活血、消腫止痛、預防肌肉萎縮的功效。
 薰蒸有溫散寒邪,活血化瘀,疏通經絡,增加關節彈性的作用。中醫在診察中,會以手觸診患處的骨骼肌肉,和健側比較其排列位置是否正常,考慮其受傷機轉、外力方向,依其解剖構造矯正。
 對於局部組織肥厚、沾黏,患處氣血滯澀所導致的筋肉攣縮、疼痛、活動受限,施以理筋手法,可達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絡、鬆解沾黏、軟化關節的作用,加速關節恢復原本功能。並在針灸、薰蒸、理筋手法等治療後外敷祛瘀通絡的藥膏,增強療效。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任東輝提供,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載自2013/11/14"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荷苞花(清熱止血、止咳化痰)

■正義
又稱:紅三七、紅川七、紅蚌蘭、紫萬年青、蚌蘭。
形態特徵:鴨跖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粗而短,葉闊劍形,嫩脆多汁易斷,基部抱莖,葉面深綠色,葉背紫紅色,花白色,腋生,藏於兩片蚌殼狀肉質的苞片,內又稱荷苞花,又形似蚌狀又稱為蚌花(花早期 711月)。
採集:全年可採集鮮用或曬乾備用。
藥用部分:花、葉。
性味入經:花:味甘淡、性涼。葉:味苦、澀、性寒,入肝、腎、大腸經。
功能:花:清熱止血、去於止痛、止咳化痰、涼血潤肺、袪傷解鬱之效。
方例:
1.感冒咳嗽、痰中帶血、百日咳、流鼻血:荷苞花 2030朵水煎服用或鮮荷苞花葉 60克、紅竹葉 30克水煎或燉豬赤肉適量服用。
2.刀傷、腫毒、燙傷:鮮荷苞葉搗爛外敷傷處;或用全草搗爛外敷傷處。
3.一般咳嗽:蚌蘭葉適量燉豬赤肉服用或紅田烏、膨蜞菊、蕺菜各適量共搗爛取汁兌冬蜜服用。或荷苞花 20朵、雞屎藤心、含殼草適量切碎煎蛋食用。
4.菌痢:乾蚌蘭花 1535朵水煎服用或蚌蘭葉 3040水煎服用。
5.一切吐血:紅蚌蘭葉、紅田烏、蛇莓、對葉蓮各 30克搗汁兌冰糖或蜂蜜適量。
6.外傷出血:荷苞花葉 30克(乾品)研末每次用適量撒於患處,
7.胸部鬱悶:蚌蘭、萬點金各 30克,珍冬毛、馬蹄金各 15克水煎分 2次服用。
8.尿血:荷苞花葉 59葉、五斤草花片 15克,黑糖適量燉服用或蚌蘭葉 68葉冰糖燉服用。

本文載自2013/11/13"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赤木(養血補血,解熱消炎)

■正義
又名:秋楓、胡楊、紅桐、重陽木、烏楊、茄冬木
生長環境及分布:平地栽培。分布在亞洲東南及澳門,在中國長江流域省區
形態特徵:赤木為大戟科半落葉性喬木,葉互生,具長柄,三出複葉,具短柄,小葉紙質,葉片橢圓形,鈍鋸齒緣,雌雄異株,花單性,花朵小無花瓣黃綠色,腋生或倒生。排列成圓錐花序,雄花序,多分枝,雌花序,分枝較少,夏季至翌年春天結果期,白頭鳥喜愛食之,果實漿果球形。
藥用部分:葉、根、皮、果實。
採收期:全年可採收, 6~ 10月間採樹皮,洗淨,晒乾用。
性味入經:味辛,苦,澀,性微溫或涼。入肝、肺、胃、腎、腸經。
功能:根/養血補血,滋腎利尿。皮/祛風行氣,活血平喘,消腫解毒,收歛止痢。葉/解熱消炎。果實/強壯劑,消炎止痛。
方例: 
(1)肺炎:茄苳根 60克,山瑞香、甜珠仔草、六月雪、萬點金各 30克,水煎分二次服用或用鮮赤木嫩心適量,蜂蜜適量,食鹽少許,將其嫩心洗淨,絞汁調蜂蜜及食鹽服用。 
(2)糖尿病:紅桐果實 60克,土雞肉 150克共燉服,飲湯吃肉。 
(3)尿毒症:鮮茄冬嫩心 300克,鮮金絲蓮 50克,絞汁約半碗 10分鐘內喝完。 
(4)風濕骨痛:紅茄冬皮、白肉穿山龍、椬梧頭各 30克,雙面刺、黃金桂、五龍蘭各 15克,以半酒水煎 2碗,去渣豬尾角骨 1條燉爛分 2次服用, 
(5)發育不良:茄苳嫩心或葉適量放在虱目魚 1隻腹內,蒸熟食用,魚及湯或紅茄苳根、紅骨九層塔根各 60克,莤草、虎杖、雞屎藤各 25克,加番母鴨肉 150克分次服用,適用 10~ 15歲發育期間, 
(6)感冒發熱:赤木根、無頭土香、遍地錦各 30克、苦●、龍葵、桑葉各 15克,冰糖適量水煎加放糖溶化服用。 
(7)胃病:茄苳根、桂花根、牛乳埔、白橄欖根各 30克,雞屎藤、抹草頭各 15克,半酒水加豬排骨適量燉熱分 2~ 3次服用。 
(8)胃酸過多、胃炎、消化不良:赤木根、食用白醋少許,豬肝 120克,共燉爛分 2次服用,連服 3~ 7日 
(9)小兒發育不良:鮮赤木葉 60克,土雞一隻(去內臟及五尖),塞入雞腹內,雞肉搓少許食鹽,再將雞放進電鍋內鍋,燉爛,分多次服用。
本文載自2013/11/12"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坤草(袪瘀活血、清肝明目)

/正義
又叫:益母草、白花益母草、紅花益母草、茺蔚、臭穢、貞蔚、苦低草、鬱臭草、益母艾、苦草。
生態:坤草為一年生或兩年生植物,莖四稜形,有節有倒向粗糙伏毛,葉對生、根生葉具長柄、莖頂的葉羽狀深裂,夏秋開白花稱為白花益母草,開淺紫紅色為紅花益母草。以白花藥用較多,花序輪傘狀,腋生,果小黑色稜形或熟時褐色,即為茺蔚子。
採集加工。採全草,切段,晒乾稱為益母子,花晒乾稱為益母草花,秋季採種子,晒乾用。
藥用部分:全草及種子。
性味入經:全草味辛,微苦,性寒,入心、肝、腎三經。子辛、甘、性微溫、有小毒、入心、肝、肺經。
功能:全草/袪瘀活血,利水調經,茺蔚子(種子)疏風活血,清肝明目,清熱降壓,袪風調經。
藥效:全草治月經不調、胎漏難產、產後瘀血腹痛、產後血暈、崩中漏下、腎炎水腫、月經過多、婦女白帶、盲腸炎、狗咬傷、經痛、尿血、瀉血、癰腫瘡瘍、小便不利。茺蔚子/治月信不順、目赤腫痛、崩漏帶下、高血壓、惡露不淨、子宮功能性出血、生翳膜、肝熱頭痛等症。
成分:益母草含有益母草鹼、水蘇鹼等生物鹼、芸香甘、少苦氯化物笨甲酸、月掛酸、水蘇糖、茺蔚子含有益母寧、油類維他命A等。
藥理分析: 1.益母草鹼靜脈注射在兔子,有明顯利尿作用。益母草對子宮的興奮作用,主要在葉部,根本較差,而莖部則全沒有這種活性。
使用注意事項:益母草在傳統認不宜接觸鐵器煎煮,陰慮血少者慎用,孕婦與血虛無瘀及血氣素慮兼寒。滑精不固者忌服。茺蔚子:肝血不足、瞳孔散大患者不宜使用,不宜多服,過量易審,茺蔚子 30克左右,能引起中毒症狀,全身無力,痠麻疼痛,甚至出汗虛脫,要服紅豆、綠豆、甘草合煮湯飲用解毒之。
本文載自2013/11/10"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千根草(消炎收歛,清熱利濕)

■正義
別名:小飛揚草,小奶漿草,紅乳草,小本乳草,紅乳草,紅菱仔草
生長環境:多生長在路旁、草地濕潤處、田埂等。
形態特徵:千根草為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莖匍匐或披散草本,多分枝,莖淡紅色,折斷有乳汁,單葉對生,斜橢圓形或披針形,倒卵形,繖葉藍紫色,邊緣是全緣或細鋸齒,春夏間開小花,紅色,杯狀花序單生或幾個排列在葉腋,果卵狀,三角形,有短被柔毛。
藥用部分:全草。於夏秋採集,洗淨晒乾用或備用。
性味入經:味酸苦,澀,性涼或寒入肝、腎、胃、大腸經。
功用:全草具有消炎收歛,健胃消疳,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消腫利尿之功。
主治:腸炎腹瀉,血痢,小兒腹瀉,小兒疳積,濕疹,皮膚炎,風疹,香港腳,痔瘡出血,黃疸,帶狀疱疹,慢性膀胱炎,淋病,細菌性痢疾,乳癰,喀血,痢疾,喉嚨乾等症。
驗方: 
(1)菌痢:千根草 30克水煎服用或小飛草 30克,魚腥草 25克,鳳尾草、車前草各 20克,紅花山茶花 6克水煎服用或千根草、五根草、小葉馬齒見、葉下珠各 25克水煎分 2次服用,連服 3~ 5日。 
(2)小兒疳積:小奶漿草、一枝黃花各 15克水煎去渣加豆腐適量分 2次服用或千根草、地耳草、蛇舌癀各 10克,豬肝 30克水煎服用。 
(3)瘡癤及慢性皮膚炎、濕疹、瘙癢:鮮小飛揚適量水煎洗患處或千根草、苦藍盤根、何首烏各 15克水煎服用, 
(4)帶狀疱疹:紅菱草適量,大蒜 1個,搗爛調冷開水塗患部。 
(5)喀血:千根草 15克,白芨十克蓮藕節(炭) 10克水煎服用。
(6)腸炎腹瀉:千根草、三點金草各 30克,雷公根井口邊草各 15克水煎調黑糖適量服用。 
(7)香港腳:小飛揚適量水煎加黑糖,當茶飲。或小飛揚、埔銀、羊帶來各 15克水煎服用。 
(8)淋病:紅乳草、虱母子頭、淡竹葉、通草、筆仔草、車前草各 15克水煎加冰糖適量服用。

本文載自2013/11/06"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打不死(解毒消腫,止痛消炎)

 /正義
 又稱:葉生根,燈籠花,倒吊蓮,大還魂,落地生根。
 生長環境:止於水溝、濕潤草地,林陰樹下或人工栽培。
 形態:落地生根為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莖圓柱形,被短柔毛,節明顯,紫紅色,葉對生或上方者互生,單葉或複葉,小葉橢圓形,具短柄,肉質厚,邊緣全緣或有鋸齒。葉落地會發芽生根故稱葉生根,繁殖力很強又稱「打不死」,冬天至翌春開花,紫紅色,花大下垂如燈籠又稱燈籠花,果實包在萼內,花果期冬春之間。
 採集:夏秋季採集,洗淨切段多為鮮用。藥用:葉、根、莖等。
 性味入經:味淡,微酸苦,入肺、腎經。
 功能:涼血止血,解毒消腫,消炎止痛之功。
 主治:咽喉疼痛,乳腺炎,燒燙傷,外傷出血,癰疽,跌打損傷,吐血,熱毒,咳血,吐血,高血壓,疔瘡,骨折,血熱血濁,熱性胃痛,腎結石,中耳炎,急性中耳炎,關節疼痛,頭痛發燒,蛇傷,肺熱咳嗽,無名腫毒,肝炎,少年內傷發育障礙,頸背痛等症,用量 30~ 60克。
 用法: (1)無名腫毒:鮮打不死根葉、鮮木芙蓉花或葉各 15克,將二味藥洗淨,搗爛調蜂蜜或雞蛋清外敷患處。 (2)乳腺炎:鮮葉生根 30~ 60克搗爛取汁調蜂蜜外敷患處,乾就更換成鮮落地生根葉,莖適量搗汁加梅片 0.1克調勻塗患處, (3)燒燙傷:葉生根葉 15克搗爛取汁塗患部或鮮落葉生根葉、莖適量搗汁塗患處或加鮮仙人掌適量共搗爛,拌米泔水塗患處。 (4)外傷出血:鮮葉生根之葉適量搗敷患處或加鮮白花草(霍香薊)適量共搗敷。 (4)咽喉炎:鮮葉生根 10葉搗爛絞汁漱口,每日數次或鮮燈龍花葉、毛冬青皮或葉各 60克水煎,徐徐吞服。 (5)腎結石:鮮葉生葉 60克拌食鹽服用連服一個月。 (6)跌打受傷、頭痛:鮮葉生根 60克,調蜂蜜適量服用,把渣外敷患部。 (7)疔瘡:鮮葉生根葉、野菊花全草各 60克搗汁調白糖適量服用,渣外敷患處。 (8)肝炎:倒吊蓮、小本牛乳埔、金線蓮、紅骨蛇、黃金桂各 15克,七層塔、黃花蜜菜各 30克水煎服用。

本文載自2013/11/04"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大腸直腸癌 去濕熱瘀 平衡臟腑

 衛生福利部公布 2012年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排名第 1,其中大腸直腸癌高居惡性腫瘤的第 3名。大腸直腸癌的早期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便中帶血或見夾黏液,腹部脹氣或不定時會隱隱疼痛,或有不明原因的貧血、短時間消瘦、乏力,甚至於腹部可觸及腫塊等。
 依中醫觀點,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與重口味飲食、醃漬、過期變質食物有關連。臟腑定位則為大腸氣滯血瘀、肝脾濕熱膠結所致,臨床上注重「濕、熱、瘀」的祛除及人體「氣機」的調理。治療利用中藥、針灸、推拿等方式來糾正人體的失衡狀態,達到臟腑間的新平衡。
 在化學、放射線治療期間常見神疲倦怠、消瘦乏力的症狀或伴見有骨髓抑制而有白血球過低的情況,偏屬中醫所說的「氣虛」證型,臨床上常用四君子湯系列加減,再配合黃耆、雞血藤、女貞子、枸杞子、玉竹、補骨脂、何首烏等中藥來幫忙提升血球數量改善體力。此類病人平時也可以 3至 5片西洋參加水 300毫升泡茶當飲品。
 一般在接受放射線治療後常見口乾、放射性口腔炎等症狀屬於「陰虛」證型的情況,建議可多飲水、常排尿以免容易上火;臨床上中藥常以沙參麥冬湯加減來滋陰清熱,再配合生地黃、牡丹皮、知母、鱉甲等藥物;而平時可多食用含膠質較高的食物如黑木耳、白木耳、燕窩、秋葵、地瓜葉、川七葉等,也可用水梨和白木耳加水燉服或酌加點冰糖來滋潤養陰。若伴見有肝炎指數過高者,可用絞股藍搭配西洋參各 3克加水 500毫升一同當茶沖泡,因絞股藍是近代學者研究證實有極佳的保肝作用。
 有些病人手術後活動減少,導致患者胃腸功能紊亂,如腹脹、排氣排便功能障礙等,臨床上選用通調胃腸氣機胃經合穴足三里,脾經三陰交、血海,三穴搭配可產生健脾胃、補氣血的作用;若是脹氣嚴重者可選用灸療膏外敷來延長治療效果,也可指壓肚臍兩側約四指幅寬的天樞穴來通利胃腸氣機。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趙翰林口述,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載自2013/11/03"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2日 星期六

骨折治療應先活血通絡

 骨折癒合的過程受內分泌激素等的調控,中醫早有極深的認識,《普濟方折傷門》中有「若因傷折,血動經絡,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積不散,則為腫、為痛」之說。清《洞天奧旨跌打損傷瘡》也有「跌打損傷瘡,皆瘀血在而不散也,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折不能續」的見解。
 中醫認為跌打損傷導致肢體骨折,傷後必有積瘀,血瘀氣阻,血脈凝澀,經絡壅滯,經氣運行不暢,經氣不通則痛,骨折術後因血離經脈,瘀積不散,導致經絡受阻,氣血不通,才有肢體瘀、腫、痛,治療應活血祛瘀,行氣通絡,使瘀祛新生,氣行絡通,則瘀、腫、痛可除,骨折可續。
 骨折的病理病機是骨斷筋傷、氣滯血瘀。依據筋骨損傷情形,分為早、中、後三個時期︰
 ─早期:受傷後 1-2週內,患處發熱腫脹、疼痛、青紫,活動受限,病機以氣滯血瘀為主,可用理氣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法。常用延胡索、川芎、乳香、沒藥、桃仁、紅花、茯苓、車前子等,改善骨折斷端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血腫的吸收,使腫脹早日消退。
 ─中期:受傷後 3-6週內,患處發熱腫脹漸退,筋骨開始接續,瘀血散而未盡,氣血尚未調和,要繼續活血理氣,使氣血通暢,也要舒筋活絡、通利經脈。常用補骨脂、自然銅、續斷、杜仲等中藥,可提鈣質沉積,有利於骨質修復。
 ─後期:受傷後 7週以上,患處腫脹已退,筋骨已接續但未堅固,氣血耗損,患側痠痛,活動乏力,關節不靈活,須益氣活血,強筋壯骨。常用人參、黃耆、當歸、熟地、桂枝、桑枝、牛膝等,加速肢體恢復運動功能。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任東輝提供,記者翁順利整理)
本文載自2013/11/02"中華醫藥網"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漏蘆與禹州漏蘆




◎文╱藥師吳坤璋

漏蘆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目前坊間稱為漏蘆的有漏蘆(來源為祁州漏蘆Rhaponticum uniflorum (L.) DC.的乾燥根)及禹州漏蘆(來源為藍刺頭Echinops latifolius Tausch或華東藍刺頭Echinops grijisii Hance的乾燥根)兩種,皆歸胃經、性寒、味苦,效能均為清熱解毒,消癰,下乳,舒筋通脈,主治均為乳癰腫痛,癰疽發背,瘰瘡毒,乳汁不通,濕痺拘攣。1但依《台灣中藥典》規定,漏蘆應為菊科植物祁州漏蘆Rhaponticum uniflorum (L.) DC.之乾燥根。2

而坊間流傳之山防風(即禹州漏蘆)因工研院生醫中心曾以該植物的某種成分(衍生物)進行抗癌活性研究,發現於體外試驗對腎癌、乳癌、大腸癌、卵巢癌等多種癌細胞具有毒性而紅極一時,但該成分在植物含量多寡、是否可代表該植物的功效則有待商榷。民間描述山防風外形多稱其形似牛蒡根,有偏方將山防風根、紅棗、黃耆與排骨一起熬煮,用來緩解癌症化療的不適,3目前尚缺乏研究證據,效果令人質疑。


大陸《中國藥典》2010年版,(祁州)漏蘆與禹州漏蘆兩種皆有收載,功能與主治亦相同,傳統多用於乳癰腫痛,飲片用量為1~3錢;而民間普遍流行之山防風(即禹州漏蘆),在台灣中部及北部地區有藥農專門栽培,目前鮮品市售價格約400元,坊間多習慣使用大量新鮮根部(約半斤)或搭配其它藥材,然不應視山防風為聖品而大量獨沽一味,應尋求有經驗中醫師加以辨證論治處方使用為宜。1, 4


參考資料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244,348。
2. 台灣中藥典(第二版),2013:268。
3. 法爾禪修中心網頁,中草藥簡介--山防風湯製備及服用法 (http://dharmazen.org/X1Chinese/D32Health/H407MountainWind.htm)
4.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中藥鑑定學,1988:198。

本文轉載自 "藥師周刊第1822"102/06.10~10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