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慢性胃炎 飽脹、隱痛、食慾減退…

 ----------
2015-06-25
 胃炎,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之一。胃炎的定義為胃黏膜組織因各種原因發生炎症反應,且炎性細胞增加,其病因和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已知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與慢性胃炎關係密切,其他如酗酒、吸菸、十二指腸液逆流、自身免疫、藥物及飲食因素等,也可引起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多數表現為上胃腸道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部飽脹、無規律的隱痛、胃灼熱感、食慾減退、進食後上腹部不適加重等,少數患者可能伴有乏力及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若伴有胃黏膜糜爛時,大便潛血可呈陽性,嘔血和黑便較為少見,部分患者亦可能無症狀。
 本病屬於中醫學的「胃脘痛」、「痞滿」等範疇,臨床上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給予辨證論治,常見的類型有:
 1.食滯傷胃型:常見患者腹脹,惡心嘔吐,胃酸逆流,便秘伴有腐敗異臭,治療宜健脾和中、消食開胃。藥用白朮、茯苓、神麴、雞內金、麥芽、炒萊菔子等。
 2.脾胃虛寒型:症狀常見食慾不振,嘔吐酸水,上腹隱隱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則輕,餓時疼痛加劇,進食稍減,大便稀溏,精神疲倦乏力。治療宜補中益氣,健脾溫胃。藥用炙黃耆、黨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等。
 3.胃陰虧虛型:患者胃部灼熱疼痛,嘈雜不適,雖饑餓但食慾差,口乾渴,大便艱澀。藥物可用沙參、玉竹、白芍、麥冬、天花粉等。
 4.肝郁犯胃型:患者胃部隱痛,兩脇撐脹疼痛,噯氣頻頻,時有泛酸,食慾減退。藥物可用柴胡、白芍、香附、枳殼、佛手、蘇梗等。
 5.濕困脾胃型:患者胃部悶脹,吃不多即感肚子脹,口淡無味,渴而少飲水,腸鳴轆轆,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困倦懶動。藥物可用薏苡仁、蒼朮、茯苓、雞內金、藿香、佩蘭、白蔻仁、厚朴、菖蒲、半夏、陳皮、乾薑等。

少吃油炸醃漬生冷食物

 有慢性胃炎的飲食上要注意以下原則:
 1.少吃油炸食物: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2.少吃醃漬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及刺激性食物:由於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4.規律飲食:有研究表示規律進餐,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利於消化。
 5.定時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三餐定時,即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進食,避免過饑或過飽。
 6.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原則。
 7.細嚼慢嚥,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8.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涼後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吸菸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因此最好不吸菸及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李啟光提供,記者陳佳伶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5/06/25"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一味藥 清熱解毒,散瘀活血

■平凡
2015-06-23

別名:馬棘。
產地:分布中國大陸華東、華南、西南、陝西、山西等各省。
生長習性:生於山地,林緣,溪邊,草地等野生。
形態特徵:為豆科或蝶形花科半灌木植物。莖、枝葉都被貼生丁字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6~18片,小葉片橢圓形或倒卵形,邊緣全緣。花紫紅色。果實小,花果期7~11月。
採收期:夏秋季採挖,洗淨,切段曬乾使用或備用。
藥用部分:全株或根。
性味:全株是苦、澀、性溫。
功用:清熱解毒,散瘀活血,消炎止咳。
應用方法:
1.瘰癧:一味藥根20克,制何首烏30克,桂枝10克,蜈蚣1隻,水煎溫服或一味藥根、刺波頭各15克,山澤蘭、蒼耳根、粉藤各30克水煎,加豬赤肉適量炖熟,分2次服用。
2.肺寒咳嗽:一味藥根30克,百部12克,五味子10克,細辛、乾薑各6克,水煎溫服用。
3.感冒發熱,一味藥全株、七星劍各30克水煎服。
4.筋骨疼痛:一味藥全株,桑枝、仙鶴草各30克水煎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5/06/2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椿白皮 脾胃虛寒者慎用

圖文:呂晃禎
2015-06-24
 椿白皮是臨床婦科及除濕祛燥的常用藥,目前做為藥用的椿白皮有兩種,一種為香椿,為楝科植物,不論椿葉、椿白皮、香椿子皆可入藥;另一種為臭椿(樗樹),為苦木科植物臭椿(樗樹)的根皮或乾枝;兩者雖然不同科屬,但功效相近,所以歷代本草常常合併論述。 

 椿皮史載於《唐本草》,對於椿、樗二木有這樣的敘述;蘇敬曰:「椿、樗二樹形相似,樗木疏,椿木實為別也。二木南北皆有之,表乾大抵相類,但椿木實而葉香可啖,樗木疏而氣臭」。李時珍謂:「椿木皮細肌實而赤,嫩葉香而甘可茹。樗木皮粗肌虛而白,其葉臭惡,椿樗木皮、根皮,并刮去粗皮,陰乾。以樗根尤良」。目前市場上以樗白皮使用較普遍。

 椿白皮其味苦、澀,性寒,歸大腸、入胃、肝三經,功能清熱燥濕,收澀止帶,止血止瀉、殺蟲。可治療赤白帶下,濕熱瀉痢,久泄久痢,腸風便血,崩漏帶下,遺精白濁,疳積蛔蟲,疥癬濕瘡。現代更應用於婦人子宮出血、產後出血,子宮炎,腸炎,膀胱炎、尿道炎及淋病等症。也有延伸用來治療神經痛、肝臟、脾臟等疾患。

 椿皮如伍配得宜,運用廣泛;常與良姜、芍藥、黃柏共用,治療遺精《攝生眾妙方》。與蜀椒、蔥同用,治產後腸脫不收《婦人良方》。若濕熱下注,帶脈失約,赤白帶下,常與黃柏同用,如木雲樹根丸。倘濕熱瀉痢,久瀉久痢,則與母丁香、訶子等藥伍配。如血熱崩漏,月經過多,痔瘡便血,則與龜板、白芍、黃芩、黃柏同用《聖惠方》。若體虛便血,常和雞冠花、黃耆共用《證治準繩》。椿白皮若單用為丸可治療血痢及腸風下血不止(如神丸《聖濟總錄》)。若休息痢,晝夜無度,腥臭不可近,臍腹撮痛,諸藥不效,則與訶子、母丁香共用,如訶黎勒丸《脾胃論》。椿皮除了收斂除濕,止瀉止帶外,還有殺蟲的功效,內服可治蛔蟲腹痛,外洗治療疥癬搔癢。

 椿白皮長於收斂固攝,不論是久泄久痢,腸風便血,崩帶遺精等症皆有很好的療效,但使用時機須是久病為主,若新病初發使用則後患無窮,其中以《本草玄通》所述最為詳盡,云「椿皮,專以固攝為用,故瀉痢腸風,遺濁繃帶者,並主之,然必病久而滑,始為相宜,若新病早服,強勉固澀,必變他症而成痼疾。凡刮去粗皮,生用則能通利,酸醋炙即能固澀」。

 以現代要化分析,椿皮含有苦味的臭椿內酯、11-乙醯臭椿內酯、臭椿辛內酯C、及多種有毒生物鹼β-卡波林衍生物、川楝素,以及植物甾醇、蠟醇、轉化糖、鞣質等。現代藥理學證實,椿白皮具有抗菌作用,對於潰瘍病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椿白皮一般用量以6~9克為原則,使用上脾胃虛寒者不可用。因其性燥,凡滯下積氣未盡者也不宜遽用。崩漏屬腎家真陰虛者也不適合。如須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06/24"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椿白皮(清熱燥濕、收歛止血)


/平實
又名:香椿,紅椿樹,大紅椿樹,白椿椿芽木。
生長環境:野生於山坡,山腳疏林或栽培。
來源:為楝科落葉喬木的根。根皮、根、葉、香椿子可入藥用。
分布:中國大陸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與台灣各省。
採收:秋季採挖根皮,樹皮,除去粗皮,洗淨鮮用或晒乾用。
性味歸經:香椿皮/味苦,澀,性涼或寒入大腸,胃經。香椿葉味苦,性平,有小毒。香椿子味辛,苦,性溫。
功用:香椿皮/清熱燥濕,澀腸殺蟲,收歛止血。果實/袪風散寒,止痛。根/收歛,止血,收歛,澀腸,葉/清熱解毒,消炎除蟲。
應用方法:
1.濕熱白帶。香椿白皮,金櫻根各 15克,白果 10克,鮮臭腥草,白肉豆根,白龍船花各 30克水煎早晚各服 1次或椿白皮,白芍,黃柏,高良姜冬適量,研末,用粥漿調和為九如綠豆大,每次服用 10克,或椿白皮,白木香,仙茅,白背葉根,雞血藤,當歸藤各 10克與豬瘦肉適量煲服用。
2.跌打腫痛:椿白皮 30克。梔子 15克浸白酒(米酒適量)擦患處。
3.氣滯胃痛:椿白皮 60克水煎服用或椿白皮,通天草,桂花根,香圓,梅樹皮各 30克,加豬肚一個,炖爛服用。
4.風濕關節痛:香椿花果 10克,豬赤肉 30克炖熟食用或香椿子 15克豬赤肉共炖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4/11/25"中華日報醫藥網"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失智症10大警訊

陳俊銘
2015-06-21

 龍眼肉、紅棗、肉蓰蓉、胡桃、丹參、川七為常用治療阿滋海默症中藥。
      為何要面對阿茲海默症的挑戰,因為只要活得夠久,人人都有可能會面臨到這一天。

 依病因的不同,失智症大致可分為「退化性」和「血管性」兩大類,還有少數是因其他疾病如腦瘤、感染、甲狀腺功能異常等所造成。大部分患者都屬於「退化性失智症」,其中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占所有失智症的六成左右;其他的「退化性失智症」有路易氏體失智症、額顳葉失智症等。至於「血管性失智症」,則由於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所引起。台灣65歲以上的人約有5%會得失智症,但也有65歲前發病的早發型失智症。

 失智症的10大警訊:
 1.影響日常生活的記憶力改變,剛獲得的資訊馬上就忘記,是失智症早期最常見的徵兆之一。
 2.計畫事情或是解決問題有困難。
 3.在家中、工作場合或休閒活動中,對於完成熟悉的工作有困難。
 4.對時間或地點感到困惑。
 5.對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關係有困難。
 6.在說話或寫作的用字上,出現新的困難。
 7.物件放錯地方,且失去回頭尋找和重做的能力。
 8.判斷力變差或減弱。
 9.退出工作與社交活動。
 10.情緒和個性的改變。

 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患者的大腦有類澱粉斑的沉積,神經細胞內出現神經纖維纏結,造成大腦退化,而出現記憶力和其他認知功能的減退,病情逐漸嚴重,病程可達8至12年,終至無法照顧自己。

 中醫治療阿茲海默症以養心血、補腎水、行氣活血化瘀為主。心主神明,腎主髓海,養心血、補腎水有助失智症的改善,並延緩惡化。行氣活血化瘀可改善腦部循環,增加腦部血液灌流量,有助失智症改善。臨床以歸脾湯養心血,六味地黃丸補腎水,補陽還五湯合通竅活血湯行氣活血化瘀,加減肉蓰蓉、胡桃、巴戟天、石菖蒲、九節菖蒲、天門冬、玉竹、丹參、川七等。配合針灸,常用穴道如下:四神聰、百會、大腦運動品和感覺區,風池、啞門、率谷、耳穴神門、耳中、心、腦、腦幹等,有助阿茲海默症的改善。
 (作者為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06/2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百草浴包 祛寒除穢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2015-06-18
      新北市聯合醫院18日舉辦「艾浴清愁,端午節浴包手作體驗活動」(見圖,新北市聯醫提供),邀請中醫科醫師饒康平講解百草浴包功效,並帶領民眾製作。 

 饒康平說,百草浴包由艾葉、藿香、白鮮皮、白芷、薄荷等藥草製成;經水煮沸後,加入洗澡水中清潔皮膚,可以促進肌膚新陳代謝,草本香味也能舒緩身心。其中,艾草更是端午時用來驅蟲避邪的植物,符合節氣又除穢氣。

 饒康平表示,百草浴包中的藥草多有袪除瘴氣、驅除蚊蟲的功效。其中,又以艾草功效最佳,加上現代人普遍寒濕重,添加艾葉溫暖入浴更能祛寒,好處不少。

本文轉載自2015/06/18"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21日 星期日

中藥調理青春痘 首重通暢排泄、降低毒素  

記者黃興文/台北報導
2015-06-18
      天氣熱,油脂分泌過多、狂冒青春痘就診的年輕患者增加約3成,中醫師表示,面對就業、應試、或適應校園生活,都會為年輕人帶來壓力,如果因而導致滿臉痘痘,除了影響自信,也是健康的警訊。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周宗翰表示,青春痘主要是因為皮脂腺分泌過度旺盛,加上空氣骯髒,導致毛囊開口處的角質堆積造成阻塞,或是雄性荷爾蒙分泌過度所致。

 透過中醫治療青春痘要有耐心,持續服藥1到2個月控制症狀,接著觀察3到6個月鞏固療效。中藥調理青春痘其實是調身體的平衡,但是人體的氣血陰陽是動態的,身體的平衡雖然達成,但仍有可能因為不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又再打亂。

 痘痘在中醫而言也是診斷的依據,例如:額頭長痘痘,通常與熬夜、失眠、思慮過度與心火旺相關;鼻子長痘痘,是喜食烤辣炸食物導致脾胃火旺;兩頰長痘也與情緒、壓力、肝臟解毒功能,過敏體質及鼻過敏有關;嘴部周圍長痘,是與消化不良的腸道健康相關;下巴長痘痘是對應人體骨盆腔,女性大多與卵巢或子宮等生殖系統有關,特別是月經前後易長痘痘,與內分泌不穩定有關係。

 周宗翰強調,中醫觀點認為,長期便秘、常吃燒烤油炸食物,容易造成腸胃積熱,所以治療青春痘首重於通暢排泄以降低體內毒素的累積。建議要生活作息正常,檢視每天是否排便。平常應減少食用高油脂、燒烤、油炸、辛辣與高糖分食物。

 此外,周宗翰表示,如果已經長痤瘡及粉刺,千萬不能用手擠壓,否則容易感染或留下疤痕,平時需經常清洗並更換枕頭巾,尤其是兩頰長青春痘的最重要的是適度運動,可以幫助皮膚新陳代謝。
本文轉載自2015/06/18"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龍骨 鎮靜收斂

■呂晃禎
2015-06-17
      中醫藥使用天然物的碳酸鈣做為制酸劑已有數千年歷史,除海螵蛸外,產於陸地上最有名就是龍骨;龍骨不是龍的骨頭,而是泛指古代大型哺乳類動物的化石。
 龍骨味甘,性澀、平,歸心入肝、腎、大腸四經,功能平肝潛陽,鎮靜安神,斂氣逐濕,固精止汗,止血澀腸,生肌斂瘡。主治腦神經衰弱、陰虛陽亢、煩躁易怒、驚狂癲癇、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遺精遺尿、頭暈目眩、自汗盜汗、吐血衂血,崩漏帶下、腸風下血、久瀉久痢、濕瘡癢疹、瘡口不斂;外用可治外傷出血、濕瘡流水、瘡瘍久潰不收口。

 龍骨臨床運用廣泛,如心虛盜汗常與茯苓、蓮肉、麥冬等藥同用(《方脈正宗》)。治傷寒脈浮,醫以火劫迫之,亡陽,必驚狂,臥起不安者,配伍牡蠣、桂枝、蜀漆等藥,如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湯《傷寒論》。治白濁則與糯米、茯苓、赤石脂共用,如龍骨丸《魏氏家藏方》。治血崩不止,則與香附、當歸同用,如龍骨散《景岳全書》。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脈虛孔遲,為亡血失精,脈得諸孔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則與桂枝、芍藥、牡蠣等藥共用,如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金匱要略》。治小便頻數、心神恍惚、健忘之心腎兩虛的頻尿、滑精症,則配伍桑螵蛸、遠志、菖蒲、當歸、人參等藥同用,如桑螵蛸散《本草衍義》。治腎虛精關不固,遺精滑瀉,腰痠耳鳴,四肢痠軟,神疲乏力,常與芡實、牡蠣、沙菀蒺藜、蓮鬚等藥共用,如金鎖固精丸《醫方集解》。

 治療肝陽上亢,氣血上逆之類中風,頭暈目眩,心中煩熱,口角漸形歪斜,則與牛膝、玄參、龜板、茵陳、天冬等藥共用,如鎮肝熄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若氣虛不攝,衝任不固之崩漏,可和黃耆、五倍子、海螵蛸等藥伍配,如固沖湯《醫學衷中參西錄》。用於心神不寧,心悸失眠,多夢健旺等症,常與遠志、菖蒲等同用,如孔聖枕中丹《千金方》。倘痰熱內盛,抽搐驚癇,癲狂發作者,應與牛黃、羚羊角、鉤藤等息風止痙要共用。龍骨除內服外,外用有收濕、斂瘡、生肌之效,治療陰汗搔癢,濕瘡流水,常與牡蠣研粉外敷共用。

促進血凝作用
 以現代藥化分析,龍骨主要成分含有碳酸鈣、磷酸鈣、少量的鎂、鐵、鋁、鉀、氯、鈉及硫酸根等,據現代藥理學證實,龍骨有促進血凝作用,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興奮作用。鈣又與血液凝固及血管通透性有關,因此,龍骨有鎮靜、收斂、固澀、止瀉之效。
 龍骨用量以15-30克為原則。常與牡蠣相須為用,是臨床很好的藥對,除一出於陸地,一產於海中外,其功用如《本草求真》云:「龍骨與牡蠣相同,但牡蠣鹹澀入腎,有軟堅化痰清熱之功,此屬甘澀入肝,有收斂止脫鎮靜安魂之妙,如徐之才所謂澀可止脫,龍骨牡蠣之屬」。
 龍骨為收斂精氣要藥,可以收斂浮越之正氣,固大腸而鎮驚。其性能收陽中之陰,專走足厥陰,兼入手足少陰,治多夢紛紜,多寐泄精,吐血衂血。
 龍骨雖為收斂之藥,但其特性是「斂正氣而不斂邪氣」,所以張仲景於傷寒之邪氣未盡亦用之。如《傷寒論》中之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等方之運用,即是最好的例證。
 龍骨雖為臨床很好的收澀、制酸和補鈣劑,仍有些須注意之處,如有濕熱、實邪者忌服。龍骨為收澀之藥,若非久痢虛脫者,切勿妄投。《本草經集注》:得人參、牛黃良;畏石膏。《本草逢原》火盛失精者誤用,多致溺赤澀痛,精欲不能收攝矣。如需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06/17"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龍骨木(催吐,瀉藥)

文圖/胡德欽
2015-06-17
別名:仙人掌大戟,大戟乳漆樹。
形態:大戟科多刺肉質性灌木,葉甚小,葉片圓形或橢圓形,為早落性,棘刺短,成對生於稜上,莖自基部分枝,有3至4稜,深綠色,全株含豐沛乳汁,花序與棘刺交互而生,雌雄同株,總苞杯狀,黃色、蒴果。
功效:催吐藥及瀉藥。
用法:
1.龍骨木為有毒植物,使用時要非常小心。
2.有毒部位:乳汁。
3.中毒症狀:①小孩誤食乳汁,會嚴重嘔吐、下痢、口、喉紅腫等症狀。②皮膚過敏者,觸及乳汁,引起發炎或起紅疹。③眼睛碰及乳汁,造成紅腫或劇痛。如有以上症狀,應立即立醫治療。
本文轉載自2015/06/17"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牛尾菜(袪痰止咳、袪風通經)

■胡德欽
別名:過江蕨、老龍鬚。
形態:百合科多年生革質藤本,葉互生,葉片卵形,橢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具根莖、莖中空,繖形花序腋生,花單性,淡綠色,漿果球形,熟時黑色。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效:
     1.袪痰止咳,袪風濕,通經路,治跌打損傷,坐骨神經痛,風濕關節痛,慢性氣管炎。
  2.牛尾菜根 4至 5錢,三點金草 1至 2兩,水煎服,治慢性氣管炎。
  3.牛尾菜根 1至 2兩,燉豬腳服,治腎虛腰腿痛。
  4.牛尾菜根 1兩,草烏 1錢,朱砂根 3錢,虎刺,八角楓,水龍骨各 4至 5錢,酒浸服,每日  
        1至 2次,量每次服 10cc,治風濕關節炎。

本文載自2012/09/27"中華醫藥網"

牛尾菜(舒筋活血、補氣通絡)

■平凡2015-06-20

產地:分布於中國大陸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各省。
生長環境:喜生山坡、路旁灌叢中。
形態特徵:為百合科或菝葜科多年生攀援狀藤本植物,全株無毛,單葉互生。花黃綠色,繖形花序腋生,花序梗基部有多數小苞片,果實球形,黑褐色,花果期5~10月。
採收:秋天採挖、洗淨、切片、曬乾備用。
性能:根莖味甘、苦、性平。具有舒筋活血、補氣通絡、止咳化痰。用於氣虛浮腫、腎虛咳嗽、跌打損傷、筋脈拘攣、牛毒疔、咳嗽吐血等症,用量15~30克。
應用方法:
1.牛毒疔:牛尾菜15克、苦瓜核15粒,共搗爛,調米酒適量擦患處。
2.跌打損傷:牛尾菜、毛冬青各30克水煎服用,其渣搗爛敷患處。
3.筋脈拘攣:牛尾菜30克、寬筋藤25克,水煎服用。
4.腎虛咳嗽:牛尾菜、黃花倒水蓮、枸杞根各10克、仙茅3克,蒸雞吃湯吃肉。
5.氣虛浮腫:牛尾菜15克、五加皮、土黃花20克水煎服用或牛尾菜30克、玉米鬚20克、黃耆15克、白朮、車前草子各10克,水煎分2次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5/06/20"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緩解更年期 不要怕吃苦寒藥!

 ----------
2015-06-12
 很多女性在更年期前後常會出現異常出汗,此症狀在現代醫學的認識裡,屬於心血管舒縮症狀,其可能的機轉據研究可能是因為雌激素濃度下降,引發身體裡控制溫度的中樞,對溫度變化較為敏感,進而引發不正常的熱能流失所致。
 以中醫觀點來看更年期的發熱汗出,其病理存在「標實本虛」的一面。以「虛實」來分類,更年期的婦女所出現的發熱汗出、煩躁易怒屬於「實」。然而,此階段的婦女正值生理機能衰變的關鍵期,包括卵巢功能、下視丘和腦下垂體內分泌的失調與衰減,這即是屬於「虛」的一面。
 因此,可依循著「瀉實補虛」的大原則來著手進行治療,但因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所以實際上還須考慮個體的差異,調整不同的用藥。常見的「瀉實」藥物包括黃芩、黃連、黃柏、知母、石膏等苦寒藥。常用的「補虛」藥物包括黃耆、人參、仙茅、仙靈脾、熟地、當歸等。
 值得提出討論的是,有些人害怕吃苦寒的藥物,看到醫師開立的處方中含有苦寒藥,便自己認為不妥而拒絕服藥,這樣就容易錯過緩解症狀的機會,其實可以試著服用看看,若服用後真的覺得不舒服,再提出來與醫師討論,調整用藥,建立良好的醫病溝通關係,治療才能達到最大效果。
 治療更年期的發熱汗出,若能耐心的與醫師配合服藥調理,相信多數人的更年期症狀都能獲得改善。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中醫科醫師楊添麟提供,記者葉進耀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5/06/12"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真金草(滋養補虛,清熱活血)

■平淡
2015-06-13
又名:金絲蓮,藥虎,藥王,虎頭蕉,台灣金線蓮。
生長環境:台灣海拔700~2600公尺間濕林中,栽培也不少。
生態:為蘭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地生性,葉全緣,卵形或卵圓形,先端尖,上方暗綠色或紫暈,花頂生穗狀花序,花朵稀少,花序梗有毛,果實為直立蒴果,花果期10~2月間。
採收:全年採收全草鮮用,或曬乾使用,或備用。
藥用部分:全草。
性能:真金草味甘性溫或平入肺、肝、脾,通十二經絡藥。具有:滋養補虛,強心潤肺,袪傷解鬱,袪風解毒,清熱活血,利尿安神,止痛消炎。
應用方法
1.風濕、敗腎、夜尿:真金草60克,覆盆子、蛇床子、地膚子、褚實子、菟絲子、決明子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早晚服1次。
2.小兒轉骨、發育不佳:金線蓮、寄生茶、火炭母、小本山葡萄根各適量,炖赤肉服用。
3.吐血、流鼻血:真金草、一點紅、白茅木各30克水煎加冰糖適量調勻後服用。

本文轉載自2015/06/1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羅望子(清熱解暑、消積和胃)

■胡德欽
2015-06-12
別名:酸豆、油楠、羅晃子。
形態:豆科長綠喬木,偶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葉片橢圓形,全緣,莖多分枝,小枝被毛,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成圓錐花序,花黃色,被紫色線紋,莢果長筒形,灰褐色,內種子3至10粒。
性味:味甘、酸、性涼。
功效:清熱解暑、消積和胃,治小兒食積、翻胃吐食、小兒蟲積腹痛、酒化為痰格於胃中。
用法:
1.羅望子果實7至8粒,煆存性,酒調下,治翻胃吐食。
2.羅望子、檳榔、使君子各3至4錢,水煎服,治小兒蟲積腹痛。
3.羅望子、芭樂各1至2兩,水煎服,治小兒食積。
本文轉載自2015/06/12"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11日 星期四

玻璃瓶的醬油沒有防腐劑,塑膠瓶裝的醬油有加防腐劑,是真的嗎?

【發布日期:2015-06-11】 發布單位:企劃及科技管理組

解答:
醬油產品是否使用防腐劑等添加物,是依據製造者設計配方時決定,如有添加防腐劑,其種類及用量必須符合衛生福利部公告「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規定;至於玻璃瓶或塑膠瓶裝等包裝材質,並非為是否添加防腐劑之辨別方式,且亦不影響醬油之生產方式,故網路上的說法並不正確。
延伸閱讀:
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http://consumer.fda.gov.tw/Law/FoodAdditivesList.aspx?nodeID=521 (另開視窗)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食物中毒喝優酪乳」能解毒,是真的嗎?

【發布日期:2015-06-11】 發布單位:企劃及科技管理組

解答:
以微生物學的理論來看,優酪乳內的乳酸菌能使腸道環境內的好菌增加,以期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生長,但好菌並不會對已經發生的食物中毒有所助益,而且食物中毒也分成多種類型,病因除細菌外,還有因化學物質、天然毒素等造成的中毒型態,所以發生食物中毒喝優酪乳可解毒的說法並不正確。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阿利藤(袪風除濕,活血通絡)

■平淡
2015-06-09
又名:瓜子藤,念珠藤,鏈珠藤,春根藤。
生長習性:喜生於林邊或灌木叢中。
生態:為夾竹桃科鏈珠藤屬藤狀灌木,有乳汁,葉片小,對生或3葉輪生,有短柄,圓形或卵形,葉頂端圓或微凹,邊緣反捲,7~8月開花,花小,生在枝頂或葉腋,花萼深裂;花冠高腳碟狀,先淺紅色,後變白色,雄蕊5枚,結圓形之核果,2~3個核排成鏈珠狀故名鏈珠藤。
藥用部分:全株或根。
採收加工:全年可採收鮮用或曬乾用。
性味功能:味辛,微苦,性溫有小毒具有袪風化溫,活血通絡,止痛止瀉之效。
驗方:
1.泄瀉:阿利藤根、鼠麴草、金針根各15~30克水煎服用。
2.經閉:鏈珠藤90克水煎湯去渣調紅糖適量服用或阿利藤、月季花、大紅花根皮各30克,生番子10克水煎服用。
3.跌打損傷:念珠藤、雞血藤各等量浸米酒適量服用,每次1杯,早晚各1次。
4.腰痛:瓜子藤、雞血藤、五加皮、當歸、生地黃各15克,羌活5克水煎服用。
5.風濕關節痛:春根藤30克,豬前腳1隻,酌加半酒水炖服用。
6.水腫:阿利藤、烏蹄金各25克,玉米鬚、五斤草、冬瓜皮各15克,水丁香30克水煎,連服1星期。
 孕婦、體質陰虛者忌用。

本文轉載自2015/06/09"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防胃食道逆流 疏導情緒、避免胃失和降

 ----------
2015-06-08
      中醫將人體分為五藏六府(古字藏=臟,府=腑),其中五藏代表的是實質器官,六府則代表中空器官,而「胃府」這個中空器官代表的正是整個消化道。
 「內經」云:「六府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就是說,六府(中空器官)的主要功能是傳送變化物質,等於把進到中空器官的東西排空,加上「胃氣主降」,因此消化道正常時應一路向下蠕動以排空消化物;假如排空的機能下降,就有可能造成腸胃蠕動不良,甚至向上逆流的問題,其中胃裡的東西向上逆流,即是俗稱的「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的內含物包括胃酸、胃液、食積(未消化完全的食物),這3種狀況都是因為「胃氣不降」所引發的結果,所以應以和降胃氣為優先治療,才能治本,否則只是制酸制熱、減少胃液、消除食積,都只不過是減緩症狀的治標行為而已。這也就是為何西醫一味制酸也無法改善胃食道逆流的原因。
 如何和降胃氣呢?因為中醫視人為整體,每個藏府間都有細膩而微妙的相互關係存在,所以光用和降胃氣之法(無論是中藥或針灸),效果未必很好,必須從中醫整體的氣機理論著手,尤其應著重「木克土」這條路徑,其中,土即脾胃消化之類,木即肝膽情緒之屬,也就是肝膽情緒之木會影響脾胃消化之土。
 若肝膽功能及情緒失常,就會影響消化機能,包括「胃氣主降」也受影響,因此中藥或針灸治胃食道逆流都可能會見到疏肝理氣、降膽和胃的影子;也因此,罹患胃食道逆流時應學著疏導情緒,才能避免造成「胃失和降」而難以根治胃食道逆流。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鍾玄夫提供,記者葉進耀整理)
本文轉載自2015/06/08"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辛香什錦菇末煮豆腐 蔬食風麻婆豆腐

■田芬穗
2015-06-07
      平時肉類吃得多,偶爾換道蔬食當主菜,既可換口味又少負擔-將幾種菇類切成末,代製作麻婆豆腐常用的絞肉,不但清甜富口感,且增了肉類所缺的豐富膳食纖維。菇類較清淡,可先以融入薑香的麻油將菇類炒香潤,再加辛香的豆瓣醬等調味,味更鮮濃。然後放豆腐、蔥末,加點太白粉汁一起煮,增柔滑口感,成一道蔬食風、開胃好配飯的麻婆豆腐。
 材料(2人份):
 鮮香菇2朵 舞菇100克 杏鮑菇50克 傳統豆腐100克 蔥1/2條 薑1/2塊 A(酒、味噌各1大匙 醬油、味醂、豆瓣醬各1/2小匙) 水50毫升 麻油1小匙 太白粉1小匙 蔥花1大匙
 作法:
 1.豆腐去水-以廚房紙巾將豆腐包密,放在平盤上,上面再以平盤壓著,置放約30分鐘,讓水分釋出。
 2.菇類、蔥、薑分別切成末。去水的豆腐切成1.5公分的方塊。
 3.將麻油和薑末放入平底鍋,開火熱至香味釋出,將菇類放入鍋炒,炒至菇類的水分收乾,立刻將(A)的調味料往裡倒,繼續混合炒約2分鐘。
 4.接著將豆腐放入鍋,快炒混合,然後倒水入鍋,拌勻後煮約5分鐘,接著將蔥末拌勻,再加少許水(份量外)和碗裡的太白粉攪拌融合成太白粉汁,來回往鍋裡倒,邊煮邊和所有材料拌勻,煮至呈濃稠狀即可盛入盤中,再往上散置蔥花。
本文轉載自2015/06/07"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甲亢 有家族傾向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2015-06-07
 「大脖子」-甲狀腺腫大,早期困擾著台灣民眾,自從食鹽加碘後,患率逐漸下降了。在老一輩的觀念裡,大脖子並不是嚴重的病,只要多吃海帶、紫菜之類藻類,都會自然消失,因為海帶含碘,對部分甲狀腺疾病確有裨益,但甲狀腺腫的病因複雜,內容繁複,治療各不相同,並非所有甲狀腺腫皆可藉食物攝取自癒。
 引起甲狀腺腫疾病中,最常見的是甲狀腺機能亢進,根據統計,它的發生率至少占全人口10%至15%。所以在國內就有將近兩、三百萬的甲狀腺亢進病人。其中20至30歲的年輕人為最多,而且婦女居80%。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格雷弗氏病,其次是多發性甲狀腺結節或甲狀腺腺瘤所引起的甲狀腺機能亢進,一般認為多少與遺傳和緊張有關,也有些是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所引起,臨床觀察,常可看出病患有家族傾向,另外有可能早已有這方面的潛在因子,當遭逢重大或強大心理壓力時,受到強烈精神刺激,而引起病發。
 甲亢症主要症狀如下:
 1.焦慮,易緊張,情緒起伏大,失眠,易受驚嚇,神經質。
 2.發抖,肌肉無力,多言,好動,週期四肢麻痺。
 3.心跳加快,心悸,心律不整,血壓升高。
 4.飲食增加,體重減輕,易口渴,大便次數增加。
 5.皮膚濕潤,體溫升高,怕熱,出汗,呼吸困難,短促。
 6.眼突,視力模糊,怕光,眼痛,眼脹,易流汗。
 7.外觀可能明顯喉嚨腫脹,脖子變粗,喉嚨異物感。
 8.經期紊亂或停經,不孕、流產。
 9.可能會出現所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中醫治療甲亢症,急性期則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慢性期則疏肝理氣,益氣養陰,軟堅散結。甲亢症突發,急性期方以龍膽瀉肝湯合黃蓮解毒湯,知柏地黃丸清熱解毒、滋陰降火;慢性期方以加味逍遙散合生脈散,仙方活命飲疏肝理氣,益氣養陰,軟堅散結改善甲亢症一系列症狀,針灸可以耳穴加強,可選副交感穴道:神門、耳中。配合心、內分泌、甲狀腺炎、肝等。除了藥物和針灸治療外,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適當運動,飲食清淡,養生保健也是很重要。

本文轉載自2015/06/07"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山椒 健胃、利尿

■胡德欽
2015-06-04
別名:蜀椒。
形態:橘科落葉灌木,葉為為羽狀複葉,葉片卵形,邊緣有鋸齒,樹幹多分枝,聚繖花序,雌雄異株,黃綠色小花,結滿表面綠褐色粗糙的果實,成熟裂開散出黑色種子。
功效:健胃、利尿。
用法:
1.山椒乾燥種子15公克,加水400CC,煎至2/3量服,有利尿功效。
2.山椒果皮煎汁,塗於皮膚患處,治斑疹。
3.山椒果皮煎熬,可作芳香藥、驅蛔蟲藥。
本文轉載自2015/06/04"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川貝 治咳良藥

■呂晃禎
2015-06-03
 川貝善治咳嗽深植國人心中,川貝母是名貴的中藥材之一,臨床確實是治咳良藥;只不過藥價貴了些,貴的時候1斤數千元。
 其藥用記錄始載於《滇南本草》,是治療外感風熱、陰虛燥咳、久咳不癒的良藥。不過貝母的紀錄較早,出於《神農本草經》,並列為中品,陶弘景曰:「形似聚貝子,故名貝母」。蘇恭云「其葉似大蒜,四月蒜熟時采之良…」。其實早期川貝、浙貝分野並不明顯,直至《本草綱目拾遺》才將川貝與浙貝明確分開,謂川貝味甘而補,內傷久咳以川貝為宜。
 川貝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及梭砂貝母的乾燥鱗莖,前三種慣稱「松貝」和「青貝」,後者習稱「爐貝」,其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入心,質潤泄散、降而微升,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解鬱散結之效。主治:肺熱咳嗽,乾咳少痰,陰虛勞嗽,痰中帶血,憂思鬱結,胸悶脘脹,肺痿肺癰,喉痺乳癰,癭瘤瘰癧,癰疽種毒,乳汁不下等症。
 川貝善於治療內傷久咳,燥咳、熱痰之症,用於肺虛勞嗽,陰虛久咳不癒者,常配伍沙參、麥冬以養陰潤肺,化痰止咳。治肺燥肺熱咳嗽,常伍配知母以收清肺潤燥之效,如二母丸《壽世保元》。若肺熱痰多,則與甘草、杏仁同用,如貝母丸《聖劑總錄》。傷寒後,暴嗽喘急,欲成肺痿勞嗽,則與桔梗、紫苑、杏仁等藥共用,如貝母丸《太平聖惠方》。川貝除善治咳嗽外,另一大功效就是,治療瘰癧瘡腫及乳廱、肺廱。若痰火鬱結之瘰(即淋巴結核),則與牡蠣、元參等藥共用,如消瘰丸《醫學心悟》。倘熱毒廱盛之瘡廱、肺廱,常與清熱解毒藥如蒲公英、魚腥草等藥共用,已達散結消腫之效。

潤肺止咳 化痰平喘

 以現代藥理分析,川貝含有多種生物鹼,如川貝母鹼、西貝母鹼、青貝鹼、爐貝鹼、松貝鹼等;貝母總生物鹼及非生物鹼部分皆有鎮咳及祛痰作用,貝母總鹼也有抗潰瘍作用,西貝母鹼有解痙作用。總的來說,川貝母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熱化痰、鎮咳、祛痰、抗菌、及降壓作用。
 川貝母主要用於燥咳,熱症咳嗽,燥熱咳嗽,肺火咳嗽、風熱咳嗽,咳嗽症狀如口乾舌燥、痰少痰稠、色黃、咽乾咽痛、夜咳、陣咳、咽癢即咳、連續咳嗽、痰咳不出。川貝雖是治咳良藥,但是,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咳嗽川貝都是用的,如咳嗽痰多而白者不宜(風寒咳嗽),川貝雖有滋陰潤肺作用,但其性寒,而且有收斂作用,如果外感初期即使用,反而使得外邪不易驅散,病情可能會更加嚴重複雜。
 川貝一般用量以3-12克為原則,川貝雖好,不過在使用上也有若干須要注意之處,如脾胃虛寒、及寒痰、濕痰者不宜。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糖尿病的人皆應慎用;服藥期間禁食辛辣、油膩食物。舉凡氣虛、濕熱、陽虛體質者皆不宜,如須長期服用,應請教中醫師。

《雪梨川貝湯》

 雪梨(或一般梨子)1個,川貝5-12克,冰糖酌量。先將梨子洗淨,上部連蒂橫切為蓋,下梨挖去核心,加入川貝、冰糖,燉煮1-2小時,即可食用。能夠化痰、潤肺、止咳,可治夜咳不止,頓咳、陣咳、久咳不癒之疾,氣管不佳者,入秋前後服用最佳,如無暇燉煮,長期生吃水梨亦有滋陰潤肺的效果(臨床觀察效果不錯)。
 (作者為私立大仁科技大學講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中心特約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06/03"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奇妙莓 排宿便

■平淡
2015-06-01

 膝關節何時開始退化?不只是年齡過了顛峰期的問題,也有過勞、傷害及其他疾病影響的因素。因此不是有沒有退化的議題,而是程度的議題。
 又叫:神秘果,不可思議果,奇妙果,味覺魔術果。
 分布:原產地西非,迦納、剛果一帶屬於熱帶常綠灌木之果實。
 產地:民國76年引進台灣栽培,北部與中南部生產不同。
 生態:為山欖科終年常綠灌木,少有落葉,樹形稍呈尖塔型,生長緩慢,約4年才能結果。全年開花,葉腋開出白色小花,有淡淡椰奶香味。未成熟果綠色橢圓型漿果,成熟後呈鮮紅色。
 採收加工:果實成熟時採紅色果實。
 藥用部分:果實。
 性味入經:果實/味甘,微苦,性涼。果皮/味酸。種子/味苦,性寒。葉/味苦,性寒。
 用途:果實/分解酒精、消除宿醉,分解化學有毒物,農藥。葉/摘取老葉置於開水中煮沸3分鐘後可直接飲用。
 用量:果實/每天最多5粒,果肉/最多10~20粒,種子/每天5~6粒,整粒每天3~5粒。葉子/6~30克為宜。
 使用注意:吃神秘果有排宿便作用。適量為宜,多吃有排毒較瀉反應,本品葉子放進水中1~2月不變色維持原色。
本文轉載自2015/06/0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益氣養陰、健脾補腎、活血化瘀 治糖尿病腎病變

陳俊銘
2015-05-31
紅花、牡犡、補骨脂、地骨皮、天花粉、知母等為用治療糖尿病腎病變。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疾病,它的特徵是血糖長時間高於標準值。高血糖會造成3多1少的症狀:吃多、喝多、尿多,以及體重下降。糖尿病的成因有2:胰臟無法生產足夠的胰島素,或者是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

 如果未經治療,糖尿病可能引發許多併發症。急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酮酸血症與高滲透壓高血糖非酮酸性昏迷,嚴重的長程併發症,則包括心血管疾病、中風、慢性腎臟病、糖尿病足,以及視網膜病變。

 每年有許多人被診斷出為末期腎臟,而糖尿病即為引起此一疾病最常見的原因,約占有病例的1/3。一般而言,不一定是每名糖尿病患都會發生末期腎臟的病變,但由於糖尿病的流行率高,因而每年有不少人產生糖尿病腎病變。

 糖尿病腎病變主要發生在腎絲球部分,在疾病初期,當腎絲球開始有病變時,血中一些有用的蛋白質會漏出至小便裡,可利用此一現象得知早期的糖尿病腎病變。當進行到較後期時,腎臟過濾器壞了,無法清理,如尿素及肌酸酐類的身體中有害物質時,便會造成血中尿素氮、肌酸干的上升,是腎功能明顯變壞的指標。糖尿病腎病變可分為5個時期:
 1、第1期:血液流經腎臟和腎絲球的量增加,稱為高過濾期。
 2、第2期:腎絲球過濾率仍為維持在正常值之上,但腎絲球開始產生細微損傷。
 3、第3期:尿中白蛋白流失率大於每分鐘200毫克時,正式進入糖尿病腎病變期。
 4、第4期:本期又稱為進階性臨床腎病變。
 5、第5期:病患進入末期腎病變,腎衰竭的情況產生。

 中醫治療糖尿病腎病變,主要以益氣養陰、健脾補腎、活血化瘀為主,益氣養陰可穩定血糖,健脾補腎有助修復腎臟損傷,改善尿蛋白,活血化瘀有助腎臟血液流量增加,改善腎功能。臨床以生脈散合玉泉丸加減地骨皮、天花粉、知母、石斛等,益氣養陰,穩定血糖;以參苓白朮散合八味地黃丸健脾補腎,加減紅花、牡犡、補骨脂、蓮子、芡實等,修復腎臟損傷,改善蛋白尿;以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增加腎臟血液流量,改善腎功能,加減丹參、赤芍、川牛膝、益母草等,配合針灸,常用穴道如下:足三里、上脘、中脘、下脘、梁門、氣海、關元、腎俞等。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大助理教授,西醫內科專科醫師。)

本文轉載自2015/05/3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

<健康醫點靈>健脾利濕防陰道感染

■王郭丹鳳
2015-05-31
      私處搔癢向來是女性難以開口,發生頻率卻不低的困擾。最根本解決之道,是提高陰道的抵抗力,切莫自行使用陰道清潔劑,以免破壞陰道的菌叢平衡,反而讓壞菌有機可乘。

 造成女性私處搔癢的困擾,可粗分為2個原因:
 1.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是一種黴菌,只要環境潮濕,就容易有黴菌的產生。
 2.陰道滴蟲感染:陰道滴蟲是一種原蟲生物,大多經過性接觸感染,少數的人是經由泡溫泉、接觸到不乾淨的馬桶而感染。 通常念珠菌的感染,分泌物會呈現白色豆腐渣形態。陰道滴蟲感染的分泌物,則多為黃色。

 女性陰道裡正常的菌種是乳酸菌,乳酸菌很脆弱,抽菸、喝酒、熬夜、太多冰冷食品,過量刺激性食物,服用抗生素藥物等行為,都可能殺死乳酸菌,避免上述不良行為,即可提升陰道的抵抗力。

 若感染念珠菌,應先看醫生,使用塞劑治療,治療完畢後,適量補充乳酸菌,1天喝1瓶200cc優酪乳。

 清潔用品可能把好菌、壞菌都殺死,這時候反而會讓壞菌先行進駐陰道裡,不利陰道健康。

 陰道滴蟲會破壞子宮頸表皮細胞,讓各種細菌、病毒更容易入侵子宮頸,若為乳突病毒,則會提高子宮頸病變的機率。此外,安全的性行為,是預防陰道滴蟲感染最重要的原則。

 中醫認為體質濕氣過重的女性,較易有私處搔癢的困擾。濕氣重,代表脾土虛,且脾負責運輸、消化。臨床上可發現,經常陰道感染的女性,腸胃系統的運作都不好,想要避免陰道感染,應該要健脾利濕,顧好腸胃道系統。

 女性宜多吃山藥,重點是要吃熱的。山藥生吃和熱食,效果完全不同,生吃有助於補充賀爾蒙,熟食則具有顧腸胃、補脾胃、除濕利濕效果。

本文轉載自2015/05/31"中華日報健康生活網"